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797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144篇
综合类   1627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04篇
  7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 观察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低位硬膜外镇痛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探讨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镇痛的最佳药物浓度。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67例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5个治疗组(A、B、C、D、E)和一个对照组(F),3h后硬膜外腔用药。前5组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A:0.1%;B:0.15%;C:0.2%;D:0.25%;E:0.3%),F组使用0.9%生理盐水。注药前后20分钟分别观察、记录以下项目: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阻滞区运动神经反射;3. 下肢指令运动。结果 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均有程度不同的术后镇痛作用。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A、B、C三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E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选择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镇痛既可以有效地发挥术后镇痛作用,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0月-2000年10月,使用一次性微量连续性注射器进行老年前列腺扩裂术后持续镇痛28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①研究对象:前列腺扩裂术病人28例,年龄60~85岁,因前列腺肥大需手术治疗者.②材料:中外合资江苏镇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一次性微量麻醉持续注射器.③镇痛方法:前列腺扩裂术病人首先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药配伍为2%利多卡因15 ml加0.5%布比卡因5 ml混合液,待麻醉起效后,经尿道放置气囊于前列腺部位.首次麻醉药平均剂量(10±2)ml.扩裂术时间为30~60 min.术后经硬膜外导管进行持续术后镇痛,时间为24 h.镇痛药配伍为芬太尼0.3 mg加0.125%布比卡因,总量为100 ml,流量为2 ml/h.④结果:镇痛效果分三级:Ⅰ级为不痛或偶有轻痛;Ⅱ级为疼痛较重,但能忍受;Ⅲ级为疼痛不能忍受,需辅助其他镇痛药.28例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的病人镇痛效果判定(以病人自述为准):Ⅰ级18例,Ⅱ级8例,Ⅲ级2例,经辅助度冷丁加异丙嗪混合液,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丙酚适时给药方法和剂量的临床效应。方法:组①异丙酚负荷量1.5mg/kg,5min后开始维持3.75mg.kg^-1.h^-1;组②负荷量0.75mg/kg,随之接与组①相同维持量;组③以0.2mg.kg^-1.h^-1共5min为负荷量,随后接维持量。结果:(1)组①血压下降,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发生率较高。组②③不发生呼吸抑制和血氧饱和度严重降低。(2)有良好的镇静制动作用,其深度调整容易。(3)术中无恶心呕吐或鼓肠,停药后清醒迅速无不适。结论:以适当方式给一定量的异丙酚,是良好的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4.
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氟醚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麻醉药,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吸收和恢复快及刺激性小等优点。本研究对小儿使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并与异氟醚吸入诱导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76例,年龄1~13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七氟醚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6.3±2.2)岁,体重(20.8±7.4)kg。异氟醚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7.0±2.6)岁,体重(23.6±8.7)kg。麻醉方法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常规禁食6~8h。使用德国Drager公司Fabius Aeomed Vaporizer Vp300定量挥发器提供的七氟醚(凯特力,江苏恒…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吸收剂中水分对七氟醚分解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模拟紧闭反应器内干燥的二氧化碳 (CO2 )吸收剂及自身含水对七氟醚分解的影响。方法 在紧闭反应器 (1 6 0ml)内 ,分别装钠石灰、钡石灰、干燥钠石灰和干燥钡石灰 (各 2 5g)。在密闭状态下注入液态的七氟醚 4 0 0 μl,放入 5 0℃水浴内反应 6h ,分别在 5、1 5、30、4 5、6 0min、以后每 30分钟至 36 0分钟采样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七氟醚的分解产物。结果 钠石灰组出现复合物A、B ,在其他组七氟醚产生 5种分解产物。复合物A∶干燥钡石灰 >干燥钠石灰 >钡石灰和钠石灰组。干燥钡石灰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复合物B∶干燥钡石灰组 <钡石灰组 <干燥钠石灰组 (P <0 0 5 )。复合物C、D、E ,以干燥钡石灰组最为明显 (P <0 0 5 )。各组均未检测到CO。结论 在 5 0℃的紧闭反应器内 ,七氟醚与干燥的CO2 吸收剂反应剧烈 ,未产生CO ;国产钠石灰优于钡石灰 ,在紧闭容器内自身含水可以抑制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离体模式下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通过氧合器应用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成人型膜式氧合器,预充生理盐水2000ml,连接动静脉端形成环路。将预先配制在钢瓶内的2.4%地氟醚、0.46%异氟醚及0.308%氟烷混合气体输送至氧合器,气体流量3Umin,泵流量4Umin,温度30℃。在摄入及排出的0、1、2、4、8、16、32min采集氧合器入气口、排气口及动脉端样本,测定吸入麻醉药分压。结果在摄入阶段及排出阶段,动脉端溶液中三种吸入麻醉药分压迅速上升或下降,用药后8min时,三种药物的动脉端样本分压与吸入气分压之比(Pa/Pi)均达50%以上,停药后8min动脉端样本分压与动脉端样本分压峰值之比(Pa/Pa0)均降至10%以下。三种药物之间在同一时间点Pa/Pi及Pa/17aO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吸入麻醉药动脉端样本与氧合器排气口中分压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r=0.99)。结论(1)Bentley膜式氧合器具有快速转运吸入麻醉药的性能;(2)地氟醚、异氟醚及氟烷通过氧合器应用后摄取和排出速率随着药物的水/气分配系数的增高而减慢;(3)通过监测氧合器排气口中吸入麻醉药分压可以快速、准确地估计液相中吸入麻醉药分压。  相似文献   
17.
局部麻醉药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麻醉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局部麻醉的理论、方法和临床实践均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局麻药、不良反应以及新剂型的研制。不断对局部麻醉药的深入探讨必将推动局部麻醉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笑气与导乐联合用于分娩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常与恐惧、紧张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母儿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围产医学的发展,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成为产科的重要课题。2003年4月~2004年4月用笑气吸人加导乐应用于分娩镇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全身麻醉药物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身麻醉药物通过对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的影响,调节神经突触传递可塑性的改变,从而对学习记忆功能产生广泛作用。深入考察全身麻醉药物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将为合理解释术中残留记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婴幼儿和老年痴呆患者手术期间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和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