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5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30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83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61篇 |
中国医学 | 1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叶下珠人工种植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工种植条件下叶下珠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构成及影响因素,为叶下珠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田间实验,并将种植叶下珠与野生叶下珠进行性状比较。结果与结论:人工种植条件下叶下珠的株高、分枝数、单株干重等性状均比野生叶下珠有极大的提高,其中单株产量提高达3.27倍;播种期是影响叶下珠单位面积产量和单株性状的最敏感因素,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产量也有显著影响;叶下珠4月中旬前期播种,20 cm行距条播,1周左右开始出苗,6至8月为生长旺盛期,9月份生长减缓,10月下旬采收,每公顷产量可达5 750 kg。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苦味叶下珠Phyllanthus amaru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20柱色谱、重结晶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提取分离苦味叶下珠的化学成分,采用UV、IR、EI-MS、1H-NMR、13C-NMR、HMQC及HMBC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苦味叶下珠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1~3,分别鉴定为棕榈酸(1)、对羟基苯甲醛(2)、齐墩果酸(3);从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4~9,分别鉴定为stigmast-5-en-3-ol,oleate(4)、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5)、胡萝卜苷(6)、芹菜素(7)、木犀草素(8)、叶下珠新苷(9)。结论化合物9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叶下珠新苷,化合物4~8为首次从苦味叶下珠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9个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指认主要成分。结果:叶下珠多酚部位指纹图谱检出7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9个不同产地叶下珠多酚部位相似度达到0.972-0.998,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化学成分上说明了9批样品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论:以指纹图谱数据为基础,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合起来进行识别,为叶下珠药材的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安徽产叶下珠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安徽产叶下珠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临床研究曹慰祖刘家琴曹登云苏菲(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肥230022)徐师国(安徽医科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合肥230032)叶下珠PhylanthusurinariaL.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是近年来发现有苗头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中草药。我国民间用叶下珠治疗黄疸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腹泻和小儿疳积等疾病[1],与苦味叶下珠P.amarus同为一属,但我国无苦味叶下珠。本文采用安徽产叶下珠治疗无症状HBV携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药材的使用及药材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sil C1 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3:9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1nm。结果:没食子酸的进样量在0.23371.635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n=6),RSD为0.88%。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含量在1.63%1.635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n=6),RSD为0.88%。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含量在1.63%2.34%。结论:不同产地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差别较大,以陕西紫阳广城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连续口服给予叶下珠提取物对SD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 叶下珠提取物4.0、1.3、0.4 g·kg-1(高、中、低剂量)连续灌胃给药26wk,分别于给药13wk、给药26wk及停药后6wk时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高剂量组大鼠皮毛无光泽,精神萎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在给药26wk时导致大鼠血液WBC、NE%、ALT、AST、CR明显升高,LY%、PLT、ALB明显降低(P<0.05或P<0.01),停药后6wk时,除NE%、LY%之外,其他指标均恢复正常.高剂量组的大鼠肝脏、肾脏组织出现可逆性病变,中剂量组的大鼠肾脏组织出现可逆性病变.结论 长期大剂量给予叶下珠提取物,可导致SD大鼠出现肝脏和肾脏功能以及病理组织学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连续口服给予叶下珠提取物对Beagle犬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 叶下珠提取物125、250、500mg·kg-1(低、中、高剂量)连续灌胃给药26wk,于给药26wk及停药6wk时取部分犬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尿液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高剂量组Beagle犬出现食量减少、间歇性呕吐等症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在给药结束时导致Beagle犬ALT、AST、ALP、T-Bil、BUN、γ-GT等血液生化学指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停药6wk后,以上指标均恢复正常.给药结束时,高剂量组Beagle犬尿液出现蛋白质和胆红素阳性.病理检查显示,中、高剂量均可导致Beagle犬肝脏和肾脏实质脏器出现可逆性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长期大剂量口服给予叶下珠提取物,可导致Beagle犬出现肝脏和肾脏功能以及病理组织学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的HPLC定量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H IMADZUVP-ODS(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4:96);流速:1.0mL/m in;检测波长:215nm;结果:没食子酸在0.0214~0.2140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4%。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叶下珠的含量测定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