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在诊断转移腺癌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手术后有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并且淋巴结穿刺后已做细胞块的肿瘤患者150例,其中肺腺癌30例、卵巢癌30例、肠癌30例、胃癌30例、乳腺癌30例。用细针穿刺淋巴结获取标本,用血浆凝血酶的方法制成细胞块,抗体组选择TTF-1、CA125、CDX2、Villin、GCDFP-15 5种抗体。结果肺腺癌的淋巴结中TTF-1阳性率达90%,卵巢癌的淋巴结中CA125阳性率达90%,肠癌的淋巴结中CDX2阳性率达93%,Villin阳性率达76%,胃癌的淋巴结中CDX2阳性率达50%,Villin阳性率达63%,乳腺癌的淋巴结中GCD—Fp-15阳性率达86%。结论用血浆凝血酶的方法做成的细胞块常规切片,再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不仅能确定肿瘤性质,组织学类型,解决了一些疑难病例,而且还能够对原发灶较小,比较隐匿,而以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肿瘤患者,提示确定原发灶,帮助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2.
胃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53基因是体内重要的细胞调节基因犤1犦,其突变在人类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95%突变集中在第5~9外显子犤2犦。目前对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突变对比研究的报道较少,我们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47例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第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旨在探讨p53基因突变与胃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我院1997年8月至1998年10月手术切除的胃腺癌原发灶组织和转移淋巴结47例,所有标本均经病理证实,取各自相应切端正常胃粘膜…  相似文献   
93.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激素依赖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表达状况是评估内分泌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在20%~30%的乳腺癌中过表达,此类患者倾向于复发、转移早且生存期短[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 NCCN)指南推荐分子靶向治疗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首选疗法[2]。目前乳腺癌术后治疗主要依据原发灶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近年来复发转移病灶中ER、PR、HER2等生物学指标与原发灶之间的表达差异越来越受重视,有必要对复发转移灶受体进行检测[6-15];同时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中ER、PR、HER2等生物学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16-23],因此结合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及原发灶的受体检测有可能更好的评估术后复发风险、判断预后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对乳腺癌原发灶与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和HER2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4.
李琪  陈真婧  俞明明  崔巍 《浙江医学》2018,(13):1438-144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11例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和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在贫血、肠梗阻、原发灶大体病理类型、肝转移灶最大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右半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更易合并贫血,肝转移灶相对较大;在原发灶大体病理类型上各有特点,左半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以浸润型为主,右半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以隆起型为主,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以溃疡型为主;在肠梗阻发生率上,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高于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均P<0.05),而左、右半结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9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中,死亡52例,存活37例;总生存期(OS)为1~72个月,生存期为19(10,42)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2.2%;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治疗方式是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不同部位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各有其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影响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肝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CU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于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常规检查未能发现肿瘤原发灶而进一步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查找肿瘤原发灶的转移性肿瘤患者的资料。PET/CT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病理活检和(或)临床综合诊断、临床随访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46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找到原发肿瘤33例,均经过病理活检及临床随访证实;13例未发现原发病灶。18F-FDG PET/CT对不明肿瘤原发灶的检出率为71.7%(33/46),其中阳性患者中淋巴瘤3例、胃癌2例、食管癌4例、卵巢癌3例、肺癌14例、肝癌2例、尿路上皮癌1例、鼻咽癌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降结肠癌1例。转移方式主要有淋巴结转移32例、骨转移20例、肝转移13例、肺转移9例、胸膜腹膜转移5例、肾上腺转移3例、脑转移4例、皮下转移3例、心包膜转移1例。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CUP的检出率显著优于一般常规检查,对临床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方式.方法 对4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42例甲状腺再手术发现总的残癌率为50%,原发灶部位残癌率为40.5%,外院行甲状腺肿物局部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9.5%,明显高于我院二次手术所致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2.6%.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应行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癌行局部切除术后残癌率较高,该术式应废止.甲状腺手术中应强调喉返神经的解剖,疑有颈淋巴结转移,应行规范化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7.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总结了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变化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TNM)分期, 将具有完整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抽取35例,分析其处于Ⅰ、Ⅱ、Ⅲ、Ⅳ期的免疫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原发灶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5例GIST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5例行完全手术切除,分析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及肿瘤直径<5~10 cm和以肿瘤直径5 cm、10 cm为界的GIST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复发转移8例,均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12%、77.60%、67.26%.肿瘤直径<5 cm、5~10 cm与≥10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0%、84.40%和28.00%(P<0.05),肿瘤直径<5 cm与≥5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0%、54.31%(P<0.05),肿瘤直径<10 cm与≥10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0%、28.00%(P<0.05).结论:GIST完全切除后,肿瘤原发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诊.  相似文献   
99.
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并不少见,但至今未建立起必要的诊断程序.对于不明原发灶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始终存在争议.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综合治疗的模式有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整合分析原发灶切除(primary tumor resection,PTR)对比单独化学药物治疗(chemotherapy alone,CTA)对转移灶不可切除无症状Ⅳ期结直肠癌患者(asymptomatic stageⅣ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synchronous metastasis,ACRCUSR)远期生存获益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CNKI、万方等数据库,全面收集PTR对比CTA治疗ACRCUSR的前瞻性或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和1~5年总生存率。运用Stata 12.0及RevMan 5.3进行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或风险比(hazard ratio,HR)的整合分析;运用试验序贯分析软件(TSA v0.9)分析5年总生存率结局的可靠性并计算达到稳定结果所需的样本量。结果 共纳入35篇研究共258 478例ACRCUSR,整合分析结果显示,采用PTR治疗的总生存时间优于C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