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3篇
  免费   1815篇
  国内免费   675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499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588篇
内科学   3645篇
皮肤病学   181篇
神经病学   600篇
特种医学   5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57篇
综合类   9310篇
预防医学   1771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9582篇
  156篇
中国医学   3183篇
肿瘤学   601篇
  2024年   360篇
  2023年   1266篇
  2022年   1141篇
  2021年   1621篇
  2020年   1396篇
  2019年   1514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1376篇
  2016年   1407篇
  2015年   1629篇
  2014年   2474篇
  2013年   2292篇
  2012年   2425篇
  2011年   2256篇
  2010年   1764篇
  2009年   1518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277篇
  2006年   1114篇
  2005年   1087篇
  2004年   860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555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康复护理系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康复护理课程的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又能独立思考和主动创新的现代型康复护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同时上课的3个本科护理班中的2个班采用互动式教学,另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反映、老师评价、考试成绩对三个班的教学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教学效果。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的治疗效果及其与剂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SF患者9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组(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各30例,前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 mg/d、10 mg/d,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帧数平均值(M-TFC)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根据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情况,评价各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后,3组M-TF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M-TFC均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M-TFC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388,P=0.0125;χ2=4.8000,P=0.0285),而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3,P=0.7386)。结论在常规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CSF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提高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且瑞舒伐他汀钙20 mg/d强化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 探究带状疱疹患者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利巴韦林等三种不同抗病毒药物实际应用中成本-疗效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自2009年3月到2014年5月来我院就治并确诊为带状疱疹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抽样分为三组,其中A组采用阿昔洛韦抗疱疹病毒药物治疗,B组采用伐昔洛韦抗疱疹病毒药物治疗,C组采用利巴韦林广谱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三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治疗成本状况并计算成本/效果比.结果 治疗结束后,三组(A、B、C)患者治疗成本费分别为594.23±96.75元、721.77±101.32元、518.46±89.16元,相互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 =6.003,3.729,9.509,P<0.01).治疗效果方面,A组有效率(84.78%)和B组有效率(92.68%)远远超过C组有效率(71.79%),但A、B两组间不存在差异(x2=1.330,P>0.05).住院时间上,A组患者要高于B组(t=2.254,P<0.05),成本-效果比方面,A组(696.06)小于B组(772.11).结论 衡量治疗成本和疗效,从长远看,阿昔洛韦可以作为治疗首选药物,近期快速控制方面,伐昔洛韦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95.
将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4w后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LDL-C平均检测水平为(1.98±0.63)mmol/L、TC水平为(4.07±1.05)mmol/L,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DL-C的水平与TG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远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时,应用瑞舒伐他汀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较应用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少,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洛宁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均采用阿托伐汀进行治疗,根据用药剂量分为两组,各45例,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40 mg/d,B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及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治疗后A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B组(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漯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2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56例)和B组(56例)。A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B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月均头痛发作次数较少,头痛指数较低(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较尼莫地平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指标变化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4月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因心衰住院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32例和对照组(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浓度,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结果 1治疗前两组LVI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IDd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MMP-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P-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明显降低血清MMP-2水平,提高LVEF,降低LVIDd。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淇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试验均有所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运动耐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