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5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924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876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2430篇
内科学   1009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195篇
特种医学   4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67篇
综合类   5474篇
预防医学   1931篇
眼科学   316篇
药学   3238篇
  12篇
中国医学   2807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973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1850篇
  2007年   1152篇
  2006年   1113篇
  2005年   1332篇
  2004年   981篇
  2003年   966篇
  2002年   752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443篇
  1998年   413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所接诊的62例毒蛇咬伤患者.采用于伤处循肢体纵轴方向作两条平行切口,深达皮下,再于咬伤处上下方肿胀处作多个同样小切口,经切口作皮下适当潜行分离,加湿纱条向切口方向挤压;再加以三棱针扎刺伤处周围肿胀,拔火罐排毒,口服药物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术后均不经缝合即自然良好愈合创口,恢复较快,不留后遗症。结论:与此前(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仁寿县北斗中心卫生院对毒蛇咬伤后患者单纯采用“+”切口和西药治疗的51例患者比较,病愈出院时间平均提前了2d,充分显示了本文术式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2.
从土壤中分离产气荚膜杆菌用于实验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气荚膜肝菌引起的气性坏疽病人较少,临床标本来源困难。几年来,我们从土壤中分离产气荚膜杆菌制备菌种、荚膜和芽胞标本片,用于临床检验专业厌氧芽胞杆菌的培养实验及其他专业荚膜和芽胞特殊结构的观察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3.
风湿止痛丸是由川乌、防风等六味药物组成的复方中药复方制剂,其标准中没有制定含量测定的方法,为了更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用HPLC法测定本方中主要药味防风的含量。方法学研究表明,本法分离效果良好,线性、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等均符合定量测定的要求,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矫形与修复外科填充物方案——成纤维细胞疗法,其概念、优缺点、安全性、时效性持不同观点的医师评论及其在国际医学界的使用现状。从病人耳后切取皮肤,经过体外分离、扩增出成纤维细胞后,再注入病人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在治疗部位刺激形成新的胶原,治疗皱纹和皮肤老化。由于注入的是自体细胞无排斥反应,疗效可持续多年。Isolagen公司在欧洲和澳州已经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病人。治疗后4个月出现疗效。观察59例英国病人1个月至1年,约75%的病人在治疗后2~4个月出现疗效,到6~12个月100%病人都出现疗效。  相似文献   
45.
《中国现代中药》2007,9(4):F0003-F0003
福建海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研究开发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药专家、访美学者、美国需治城大学植物药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唐肖洪先生主持,与美国GNCF生物科技公司全面技术支持合作,拥有先进的各种植物化学成份提取分离的设备。  相似文献   
46.
速率法测定血清心机酶谱(AST、CK、LDH、α—HBDH)结果准确,但实验方法外的干扰因素较多,有关报道较少。本文就心肌酶谱测定方法外的干扰因素进行探讨,对标本离心分离速度,采血后血清分离时间、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测定的比较、VitaminC、Hb对测定影响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甘草黄酮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充分利用甘草资源。方法:从提取过甘草酸的废渣中提取甘草黄酮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用碱酸处理和用大孔树脂处理黄酮含量高,收率也高。结论:从甘草废渣中提取甘草黄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8.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急救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琼 《实用护理杂志》1998,14(9):482-483
随着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仅1997年12月-1998年4月间我科就收治12例。4例死亡,8例好转出院。该病起病突然,有剧烈能,休克,压迫症状,死亡率高。因此,做好主动脉夹层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严格观察各种有关症状及体征及时给予处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9.
50.
马棒状杆菌是人类极为罕见的机会致病菌,多发生于细胞介导免疫受损的病人,仅有少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发病[1]。作者在报告2例后[2]发现11例马棒状杆菌L型致病病例,但免疫功能均为正常。特对其分离菌株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并作致病的毒力因子研究,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13例患者皆为儿童,7~12岁。入院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非喷射性呕吐,伴发热38~39C,数d后,转下腹痛且伴腹泻及暗红色水样便。粪便、血、尿普通培养未检出致病菌。血L型培养均有细菌生长。经庆大霉素、红霉素8~lod治疗,体温等症状恢复正常,血标本L型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