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41篇
  免费   9218篇
  国内免费   8704篇
耳鼻咽喉   762篇
儿科学   1005篇
妇产科学   952篇
基础医学   9303篇
口腔科学   1545篇
临床医学   10723篇
内科学   10909篇
皮肤病学   844篇
神经病学   3083篇
特种医学   29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8篇
外科学   6803篇
综合类   32392篇
预防医学   9040篇
眼科学   1487篇
药学   12156篇
  133篇
中国医学   11799篇
肿瘤学   7750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240篇
  2023年   3975篇
  2022年   4207篇
  2021年   4842篇
  2020年   3291篇
  2019年   3293篇
  2018年   1990篇
  2017年   2841篇
  2016年   3149篇
  2015年   3529篇
  2014年   4535篇
  2013年   4707篇
  2012年   6582篇
  2011年   7479篇
  2010年   6899篇
  2009年   7076篇
  2008年   8200篇
  2007年   6872篇
  2006年   6540篇
  2005年   6653篇
  2004年   5017篇
  2003年   4348篇
  2002年   3519篇
  2001年   3181篇
  2000年   2607篇
  1999年   2059篇
  1998年   1390篇
  1997年   1087篇
  1996年   697篇
  1995年   432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体兔心肌顿抑模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2.
三种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IgA肾病(IgAN)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葡聚糖G200、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和金葡菌的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诱导小鼠IgA肾病模型。用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方法对3组IgAN模型小鼠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1)葡聚糖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部分肾小球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肝和脾可见弥漫性的粉染物质沉积;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少量低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肝和脾可见淀粉丝样物质沉积。(2)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有少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多,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无电子致密沉积物。(3)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多数肾小球均可见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伴系膜基质轻度增生;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和基底膜的内皮细胞下可见高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结论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诱导的IgAN模型从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与人IgAN极其相似,是3种IgAN模型中最理想的IgAN模型。  相似文献   
103.
EBV潜伏膜蛋白-1表达与鼻咽癌增殖和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鼻咽喉》2003,10(3):168-172,T002
  相似文献   
104.
凋亡细胞清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与增殖过程的平衡是维持机体组织的自身稳定性和保证正常细胞及组织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机制。凋亡细胞表面组分性质的改变构成传递给吞噬细胞识别信号。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通过识别凋亡细胞表面特异性信号,如细胞表面的胞膜磷脂成分、碳水化合物等,识别、吞噬和清除凋亡细胞。凋亡细胞的及时清除,可以防止细胞内有害物质的释放,避免炎症的发生,对防止重要组织、器官(如肺、肝)的损伤和延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以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Micro-CT断层图像为基础,对其进行空间结构评估。方法2003年11月~2005年6月,收集股骨头骨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取出的股骨头样本6个,对样本进行Micro-CT断层扫描,获取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计算机三维图像,图像空间分辨率为36μm×36μm×36μm。手工选取兴趣区,随后采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模型因子(Tb.Pf)等三维空间参数分别对股骨头骨坏死标本的正常区域、硬化带和塌陷区进行评价。结果晚期股骨头骨坏死硬化区和塌陷区的骨小梁空间结构明显改变:硬化区Bv/Tv明显增加,Tb.Th明显增厚,Tb,Sp变窄,SMI与正常区域的骨小梁无差别;而塌陷区Bv/Tv明显减少,BS/BV增大,Tb.N和Tb.Pf增加,Tb,Th改变不明显。结论Micro-CT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能够在不损伤样本的条件下快速获取股骨头骨坏死样本断层图像,具有精度高、检测快、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的优点。晚期股骨头骨坏死不同区域的骨三维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6.
化疗和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两大手段,现结合文献对其机制综述如下。 1 细胞凋亡的概念及现象 细胞凋亡是1972年由KerrJFR等首先提出的,也叫做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接受某种信号的刺激后,自行控制发生的自杀死亡过程。这是机体清除多余、变异或癌变细胞的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7.
20062485HIV感染者/AID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CD4 T淋巴细胞水平的临床实验研究/杨忠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彭红,邵红…∥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3).-202~20336例AIDS患者、50例HIV感染者以及54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流式细胞技术对比分析显示: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AIDS组>HIV感染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对照组>HIV感组>AIDS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果提示HIV/AIDS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表1参8(杨亚琴)20062486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PAH)对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心肌细胞原位末端标记、左心室心肌凋亡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半定量分析和HPLCRIA法分别检测了2001年10月至2003年2月因各种原因引起缺氧和缺氧合并PAH[PASP>30mmHg,PAMP>20mmHg(1mmHg=0.133kPa)]死亡的17例患儿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5种相关凋亡基因蛋白表达及心肌Ang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缺氧组的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凋亡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缺氧合并PAH组与缺氧组却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缺氧及缺氧合并PAH组心肌组织Ang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合并PAH组高于单纯缺氧组,2组相比较P<0.05。缺氧和缺氧合并PAH患儿心肌组织AngⅡ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3,P<0.01,0.551,P<0.05)。结论:缺氧是引起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而PAH的形成并未进一步使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加重,缺氧与AngⅡ在引起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丹参注射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18只引种繁殖的雄性SHR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只。对照1组育至第8周处死;丹参组从第8周给药,丹参粉针剂1g/(kg.d),腹腔注射,用药10周处死;对照2组从第8周开始用相同容量蒸馏水腹腔注射,第18周处死。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应用HE、VG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TDM)和面积(CA)、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管腔面积比例(PVCA)。三组间各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与对照1组比较,对照2组的SBP、LVMI、TDM、CA、CVF、PVCA显著增加;丹参组除SBP升高外,余指标与对照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0.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趋化因子如CCL19和CCL21是T细胞增殖重要且有效的诱导物,两种因子趋化活性的研究证实,其能诱导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迁移,并能促进胞吞作用和抑制细胞凋亡。这些研究进展增加了研究者对这两种分子的了解,并能为疫苗的合理设计和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