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10篇
  免费   4623篇
  国内免费   3410篇
耳鼻咽喉   238篇
儿科学   443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4462篇
口腔科学   3106篇
临床医学   19476篇
内科学   2814篇
皮肤病学   142篇
神经病学   648篇
特种医学   59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32531篇
综合类   43489篇
预防医学   7291篇
眼科学   356篇
药学   16861篇
  538篇
中国医学   18213篇
肿瘤学   456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314篇
  2023年   2725篇
  2022年   3359篇
  2021年   5854篇
  2020年   4744篇
  2019年   3558篇
  2018年   1426篇
  2017年   3086篇
  2016年   3576篇
  2015年   4323篇
  2014年   8134篇
  2013年   8391篇
  2012年   9999篇
  2011年   10985篇
  2010年   10088篇
  2009年   9402篇
  2008年   9260篇
  2007年   8166篇
  2006年   7384篇
  2005年   7012篇
  2004年   5734篇
  2003年   4976篇
  2002年   4106篇
  2001年   3938篇
  2000年   3132篇
  1999年   2530篇
  1998年   1838篇
  1997年   1661篇
  1996年   1434篇
  1995年   1220篇
  1994年   960篇
  1993年   655篇
  1992年   522篇
  1991年   521篇
  1990年   391篇
  1989年   445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韩志强 《实用骨科杂志》2014,(12):1072-1075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双解剖锁定板治疗C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5例采用切开复位双解剖锁定板治疗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4~67岁,平均40.8岁。致伤原因为跌伤9例,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合并尺神经损伤1例。左侧9例,右侧6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按AO/ASIF分类,C1型3例,C2型8例,C3型4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双解剖锁定板固定,同组医生手术,术后早期活动,定期复查。术后2周、6周、10周、14周、22周按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术后1年、4年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19.4个月。术后22周Cassebaum评分,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86%。Mayo评分为60~100分,均分90.8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切开复位双解剖锁定板治疗C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7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患者经济情况等选择手术方式。PFLP(A组)29例,其中EvansⅢ型17例,EvansⅣ型9例,EvansⅤ型3例。PFNA(B组)42例,其中Evans Ⅲ型19例,Evans Ⅳ型15例,Evans Ⅴ型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骨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X线曝光次数、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通过来院复查、电话随访、上门随访了解功能恢复情况,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例随访9~43个月,平均24.3个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中3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PFNA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曝光次数、下地负重时间较PFLP均有显著优势(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上,PFNA和PFL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例EvansⅢ型优良率94.42%。EvansⅣ型优良率82.85%,EvansⅤ型优良率47.92%。结论 PFLP和PFNA是目前临床上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常用的器械,代表着髓外、髓内两大系统。相比之下PFNA具有显著优势,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临床值得推广。随着骨折复杂程度的增加,手术难度也在增加,手术的并发症也在增加,优良率也出现了下降。PFNA治疗费用较高,对EvansⅣ、Ⅴ型的骨折治疗上价值更高。PFLP治疗费用适宜,对EvansⅢ型,效果明显,对于EvansⅤ型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应避免使用。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高龄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同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观察总结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7例,采用膝前内侧微创小切口进入,应用双固定螺钉进行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17例患者进行6~24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未见明显骨折端移位,无膝关节伸屈受限。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3.2±1.9)。结论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技术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采用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85例股骨干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12~24个月随访,81例患者骨折逾期达骨性愈合,延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1例患者死于术后左侧大面积肺栓塞。结论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属于微创,对骨折端干扰少,切口感染率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率低,下肢功能恢复良好,且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降低术后全身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采用内侧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采用插入式内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7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应用Johner-Wruhs方法评估患肢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8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全部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22周,平均18周,1例出现皮肤破溃坏死,无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按照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优34例,良20例,可3例,优良率为94.7%。结论内侧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内固定胫骨远端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固定稳定可靠,切口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6.
随着人工关节技术、手术方法的不断发展及临床医师对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等方面认识的不断深入,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在关节创伤、关节炎、肿瘤、骨坏死、严重关节畸形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7.
为了探讨膝踝关节活动仪与人工共同训练脑卒中偏瘫下肢的效果,对30例训练组与45例对照组——非训练组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由坐位到站立及步行都有大幅度进展。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对膝关节屈曲、膝过伸的改善也有较明显疗效,两组比较差别有意义。因此,膝踝关节活动仪与人工共同训练,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8.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98例临床体会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骨骨折临床较常见,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交锁髓内钉是常用方法.我院自1998年2月-2003年6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9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踝关节骨折患者72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行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异物反应病例,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踝关节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复位丢失。对照组出现2例金属螺钉在皮下对周围软组织产生激惹反应从而出现疼痛,二次手术取出金属螺钉时有2例术中出现螺钉滑丝。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方面提供了充分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具有生物组织相容性良好、避免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报告脊柱通用系统(USS)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择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20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T12 7例,L4 8例,L2 3例,L3 2例,均应用USS内固定并植骨。结果2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4年,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影像学术后脊柱后凸角、椎体压缩和椎管矢状径复原基本达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椎管变形基本消失,椎管通畅,硬膜囊受压基本解除。结论模式化的USS操作简便,复位满意,三维固定牢固,是脊柱后路固定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