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9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387篇
内科学   21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9篇
综合类   1478篇
预防医学   68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579篇
  5篇
中国医学   3273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从理论及临床实践看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它贯串于《伤寒杂病论》全书。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 ,证实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是对《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并认为历代医家的评注和大量医疗实践充实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结合新近研究成果 ,阐释了“肝病传脾 ,当先实脾”及“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等治未病思想的科学内涵。事实证明 ,一千多年前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 ,至今仍有极高的科研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2.
脉诊是中医具有特色的诊察方法,在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相兼脉是临床常见的脉象。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六版《中医内科学》中出现了3种不存在的相兼脉。①呕吐·脾胃虚弱证中的代表脉象为“濡弱”(182页)。浮而细软为濡脉.沉而细软为弱脉,二脉位相反,不能相兼并见。②颤震·气血亏虚证之脉象为“沉濡无力”(371页)、痰热动风证之脉象为“沉濡”(372页)。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外阴色素减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3例外阴色素减退患者随机分为2组,轻、中、重三型。治疗组99例采用地锦冲剂(含地锦草)、对照组124例采用白金冲剂(含白花蛇舌草、金线重楼)外洗治疗,2组均内服六仙安(由苦参、威灵仙、石菖蒲、何首乌、火麻仁、防风组成),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3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后组化(多巴)及电镜检查,超微结构显示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有较丰富的细胞器,黑色素细胞内有较丰富的黑色素颗粒,胶原纤维新生且见周期性横纹。结论:地锦冲剂治疗外阴色素减退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4.
刘彩虹 《光明中医》2003,18(6):49-49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科学家 ,是攻邪学派的代表人物 ,其对中药的发展功不可没 ,尤其是对七方十剂、五苦六辛等中药基础理论的发挥 ,对后世方药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现就其对五苦六辛的发展作以简述。《儒门事亲》卷十四·“治法心要”·专列“五苦六辛”曰 :五苦六辛 ,从来无解 ,盖史家阙其疑也。一日麻征君以此质疑于张先生 ,先生亦无所应。行十五里 ,忽然有所悟 ,欣然告于麻征君。以为五苦者 ,五脏为里 ,属阴 ,宜用苦剂 ,谓酸苦涌泄为阴。六辛者 ,六腑为表 ,属阳 ,宜用辛剂 ,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征君大服其识见深远…  相似文献   
12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治以益气养血活血、燥湿祛风止痒法,当归六黄汤化裁内服,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对照组37例,内服西替利嘻外用药相同,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比单纯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6.
黎林烽 《首都医药》2003,10(19):5-6
2003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暴露出了我国医疗体制的种种弊端,也给我们带来了反思的机会。9月9日,新加坡重现SARS。如何应对危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事实上,对危机的应对和管理从未像今天这样为人们所重视,医药行业尤其是医疗卫生系统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现。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医药行业的各种分会上,专家为我们揭示了医药行业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7.
针对八纲辨证思维混乱和地位归属问题 ,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八纲辨证规则 :阴阳是六变的纲领 ;六变是组合的内容 ;六变组合三类二十五型 ;六变组合式诊断。八纲辨证的再思考 :八纲之八个类型是广义的 ,六变组合二十五型是狭义的 ;阴阳从宏观上概括为阴证阳证 ,不介入六变组合 ;八纲是深入浅出的分类方法 ,由博返约的归纳法则 ;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 ,其它辨证方法均含有八纲的内核 ;客观分析八纲在现实辨证中逐渐淡化的原因 ,充分认识它在未来辨证中继续发挥方法论的作用。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 :八纲是辨证基础 ;脏腑是辨证核心 ;其它辨证方法依据外感内伤分类 ,围绕着辨证基础、核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8.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同样体重的人,梨型身材可能比苹果型身材的人更健康。因为脂肪累积在下半身,与累积在上半身与腹部比较起来,后者(苹果型身材)对身体所带来的健康危险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29.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肺结核中毒症状3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结核病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咳嗽、食欲不振、盗汗、乏力等 ,临床经西药抗痨治疗要较长时间才能够消失。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肺痨多阴虚的病理表现 ,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结核中毒症状 ,除盗汗治愈外 ,其它症状均能在较短时间内消失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组 3 8例 ,男 2 2例 ,女 1 6例 ;年龄 2 0~ 45岁之间 ,平均 3 7.3岁 ;均为病程在 3个月以内的初治患者。对照组 3 5例 ,男 2 5例 ,女 1 0例 ;年龄 2 5~ 5 3岁 ,平均 41 .3岁 ;病程亦为 3个月以内的初治患者…  相似文献   
130.
姚荷生论色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诊是中医通过辨色来诊察病情的方法。由于“色为气血之所荣 ,面为气血之所凑 ,气血变幻 ,色即应之 ,色之最著 ,莫显于面” ,加上面部诊察之方便 ,经验之丰富 ,故望面色在色诊上几乎取得了代表地位 ,成为临床诊察重点之一。然面部色诊古人论述虽多 ,但如何既提纲挈领地掌握而又切合实际地运用 ,却并非易事。我省中医泰斗姚荷生先生 ,生前曾从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角度 ,对面部色诊的运用方法 ,提出过较为系统的见解。下面即是笔者在师从于先生之际 ,根据先师有关的文稿和作者随师所学 ,就其该方面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所作的初步总结。1 察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