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6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05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29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952篇
预防医学   259篇
眼科学   2085篇
药学   598篇
  11篇
中国医学   144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监测皮肤黑素瘤生长过程中的成像效果。方法将20只4周龄的裸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n=16)与对照组(n=4)。实验组:将0.2 mLA375人源皮肤黑素瘤细胞悬液经皮下种植于裸鼠背部;对照组:将 等量的培养液经皮下种植于裸鼠背部。自接种后起,每天对裸鼠进行大体观察、小动物高频超声成像以及OCT成像,对所得图 像进行量化分析,并记录肿瘤成瘤时间、肿瘤大小、体积、长径、厚径等信息,接种后第24天解剖裸鼠,切取肿瘤块进行病理检 查。结果皮肤黑素瘤接种成功率为87.5%,结果经HE染色证实。OCT比高频超声更早探测到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在高频 超声图像中可见点状或带状强回声信号,在OCT图像中出现真皮上层的扁平化,并且在高频超声与OCT中,CNR均逐步增强 (P<0.05)。生长曲线图显示,与高频超声相比,OCT对厚径的测量更灵敏,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 频超声和OCT可在体监测皮肤黑素瘤的动态发展过程,且在不同发展阶段,成像效果不同。高频超声和OCT在肿瘤生长的不 同阶段的影像学表现,可在研究肿瘤动态发展过程中,对不同影像模态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和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对闭合性眼球损伤患者眼前节病变的检测能力。

方法:这是一项观察性横断面研究。2010-01/2015-07,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连续招募了16名闭合性眼球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评估、非接触眼压测量和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采用SD-OCT检查所有损伤眼的前段。两名患者双侧眼外伤,接受双侧SD-OCT检查。记录角膜、虹膜、前房和晶状体的OCT表现,并与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所纳入的18眼均合并前房积血,且前房积血至少占前房容积的三分之一。16眼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和OCT检查中发现角膜水肿和角膜上皮损伤。OCT检查检出Descemet膜脱离(n=7),房角退缩(n=6),晶状体半脱位(n=3)和虹膜根部离断(n=3)。

结论:SD-OCT能鉴别闭式眼球损伤的特征,而在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则看不到这些特征。在闭合性眼球损伤中,SD-OCT可能优于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OCTA检查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01/10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38例38眼,其患病眼为A组,对侧健康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行3mm×3mm范围的模式扫描,获得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4个层面黄斑血流密度图,测量表层视网膜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Image J软件计算4个层面黄斑区血流密度(MVD),OCT模式测量黄斑中心凹的水平厚度与垂直厚度(CFT)。

结果:A组和B组浅层视网膜FAZ、水平CFT及垂直CFT测量均有差异(P<0.01)。A组和B组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MVD均有差异(P<0.01),外层视网膜层MVD、脉络膜毛细血管层MVD结果无差异(P=0.542、0.489)。BCVA(LogMAR)分别与表层视网膜FAZ、水平CFT及垂直CFT呈正相关(r=0.482、0.652、0.621,均P<0.01),与表层视网膜MVD及深层视网膜MVD呈负相关(r=-0.486、-0.465,均P<0.01)。

结论:应用OCTA检查对提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微循环障碍和视力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随访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1年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探讨戴镜前后及2组间脉络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1.00~-6.00 D的252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患者治疗1年期间的眼轴,黄斑中心凹及鼻侧、颞侧脉络膜厚度(应用EDI-SD OCT)。结果治疗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眼轴增加明显缓于对照组(低度近视组t=19.071,P<0.001;中度近视组t=19.457,P<0.001);试验组戴镜后各时间点的脉络膜厚度与戴镜前相比均有增厚(P<0.001),低度近视组在戴镜1个月内脉络膜增厚最为明显(P<0.05),1个月后基本趋于稳定(P>0.05),而中度近视组在戴镜3个月内脉络膜增厚最为明显(P<0.05),3个月后基本趋于稳定(P>0.05)。颞侧脉络膜厚度厚于鼻侧。1年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变慢,早期脉络膜厚度有不同程度增加,1~3个月后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6.
光学系统具有自动适应外界条件变化,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能力的新技术,在临床上校正高阶像差及细胞水平的高分辨率成像上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应用。该文介绍了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运用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术后患者的视网膜结构进行观察.方法 在我院眼科行RRD复位术后1年以上的患者17例(17眼),包括行玻璃体切除术8例,巩膜外环扎外加压术8例,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外环扎1例.17例中,巩膜外冷凝12例,眼内光凝5例.OCT检查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发现10只眼有黄斑区的组织结构异常(58.82%),这些异常包括视网膜变薄2例(11.76%),视网膜前膜6例(35.29%),视网膜水肿2例(11.76%),板层视网膜裂孔1例(5.88%)、脉络膜视网膜萎缩1例(5.88%)、感光细胞内节和外节(IS/OS)连接线的异常4例(包括IS/OS连接线断裂及萎缩)(23.53%)、视网膜外界膜断裂2例(11.76%),外核层高反射点2例(11.76%).在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的患者中,视网膜前膜和感光细胞IS/OS连接线异常所占的比例均为50%,比例较高.结论 OCT因其能够清晰观察黄斑微结构改变,为RRD术后视力预后评估及随访治疗提供了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78.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历史已有90多年.虽然视网膜解剖复位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视力恢复仍不够令人满意.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动物疾病模型的研究,已知主要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及其界面出现一系列的细胞学反应,其结构和功能重建需要较长时间.近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发现,光感受器内节与外节连接(IS/OS连接)断裂、外界膜(ELM)断裂,以及黄斑的微小病变,是视力后果不良的影响因素.关于手术方式等治疗因素对视力恢复的影响,仍有争议.因此,应更多地关注视网膜复位后的视力恢复,进行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积极地行为干预,包括认知干预、社会支持、心理干预与锻炼干预,持续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值、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术后即刻,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同时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上述值与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完整纤维帽最小厚度都明显高于术后即刻,同时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完整纤维帽最小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新发心肌梗死、靶病变血管重建、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能有效反应术后效果,而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0.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11):1056-1060
目的探讨手性拆分法中化学拆分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手性药物的经典拆分方法-化学拆分法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探讨利用化学拆分法进行拆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性拆分试剂的种类直接决定了拆分结果,可以根据底物的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性拆分试剂。拆分溶剂的种类也对拆分具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拆分溶剂可能得到构型相反的异构体。拆分试剂与样品的摩尔比可以影响中间体盐的形成及拆分样品的纯度。结论总结归纳的化学拆分法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利用化学拆分法开发具有光学活性的药物,设计高效合理的拆分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