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58篇
  免费   5749篇
  国内免费   1709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1019篇
妇产科学   363篇
基础医学   3037篇
口腔科学   313篇
临床医学   9367篇
内科学   5582篇
皮肤病学   387篇
神经病学   1607篇
特种医学   2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4820篇
综合类   24202篇
预防医学   6378篇
眼科学   1722篇
药学   10828篇
  314篇
中国医学   6748篇
肿瘤学   1076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374篇
  2023年   2516篇
  2022年   3066篇
  2021年   4314篇
  2020年   3323篇
  2019年   2892篇
  2018年   1366篇
  2017年   2424篇
  2016年   2596篇
  2015年   2904篇
  2014年   4481篇
  2013年   4360篇
  2012年   5486篇
  2011年   5591篇
  2010年   5013篇
  2009年   4847篇
  2008年   5435篇
  2007年   4389篇
  2006年   3906篇
  2005年   3922篇
  2004年   2903篇
  2003年   2644篇
  2002年   2047篇
  2001年   1834篇
  2000年   1415篇
  1999年   1023篇
  1998年   785篇
  1997年   687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72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86例体型较瘦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的静止期患者,采用局麻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30min,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即可进食。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3~5 d出院。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92.
脂肪抽吸术是指利用各种设备,通过皮肤的小切口,将多余的皮下脂肪抽出,从而达到减肥或改善体型目的的外科技术。而在局麻下吸脂,是指将大量的含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的溶液灌注到皮下,使皮下脂肪组织变得肿胀与坚硬后再进行抽吸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安全性高、组织损伤轻、出血少、麻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治疗Ⅱ、Ⅲ期肛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其手术操作步骤及要点,介绍一种治疗肛裂的新手术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对照组行肛裂切除扩创术加部分内括约肌侧方切断术。将2组安全性指标(包括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急性尿潴留、术后疼痛的发生及直肠肛管测压结果)和有效性指标(包括痊愈率、手术时间、切口创面愈合时间、切口愈合分级、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2组均无肛门狭窄和急性尿潴留发生;对照组肛门失禁评分高于试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术后24 h、术后第1次排便及术后1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术后直肠肛管测压结果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切口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切口愈合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具有治愈率高、切口愈合时间短、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小、操作快捷、手术微创化等优点;且在肛门外形和功能保护方面优于对照组,本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4.
病例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反复呕血,黑便20+d,再发黑便4 d,呕血11 h"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近2个月余有大量食入柿子史。入院后经胃镜检查见胃内多枚胃结石残留(图1),大小分别约4.0 cm×4.0 cm、3.5 cm×3.0 cm不等。因胃镜取石失败,于入院后第2天转入我科,入科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下调蛋白激酶Cε(PKCε)基因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细胞的生长、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将PKCε小干扰RNA (siRNA)转染至769P细胞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PKCε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及单细胞克隆试验测定细胞的生长;划痕及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通过siRNA下调769P细胞中PKCε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明显(P<0.05);同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较正常细胞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Cε可影响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细胞的生长及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肺癌组织中CXCR4、VEGF的表达,包括39例伴淋巴结转移者.结果 CXCR4、VEGF蛋白在肺正常组织表达较低,在90例肺癌组织中CXCR4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1.1% (55/90);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6.7% (69/90).CXCR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VEGF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无相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 CXCR4和VEGF在肺癌组织的高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治疗孕妇牙周病对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孕妇牙周病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对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妇幼保健科建卡孕妇(妊娠4~5个月)816例,患牙周病者有489例,312名同意治疗为观察组,177名拒绝治疗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孕妇妊娠30周后的牙周状况及分娩后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临床附着丧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牙周病的治疗可降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是优生优育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8.
腋臭又称臭汗症,是细菌分解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中有机物质(蛋白质和脂质),产生有明显气味的短链饱和脂肪酸与氨所致。临床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自2003年我科采用微创腋臭根治术,即小切口皮下修剪结合局部搔刮术治疗腋臭,效果良好。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少见,术后腋部重度瘢痕增生更罕见。现将我科一例在行微创腋臭根治术后一年腋部出现重度瘢痕增生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9例Ⅰ期NSCLC组织中TTF-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TF-1在Ⅰ期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64.3%,其中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亚组(x2=25.231,P<0.001),低年龄组(<60岁)高于高年龄组(≥60岁)(x2=4.581,P=0.032)、女性组高于男性组(x2 =4.900,P=0.027)及肿瘤的分化程度较高组(中分化、高分化)高于较低分化组(x2=11.519,P=0.019).TTF-1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分别为38.9个月对27.8个月(P =0.023)及64.10个月对50.68个月(P=0.013).Cox回归分析显示,TTF-1阳性表达(P =0.005),肿瘤分化程度(P=0.044)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TF-1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好.TTF-1阳性表达、肿瘤分化程度为Ⅰ期NSCLC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小激活RNA-dsP21-322上调人膀胱癌细胞系T24中抑癌基因p21WAF1/CIP1(p21)表达的效应.进一步分析dsP21-322是否还可上调p21前体mRNA的表达,以及增强RNA聚合酶Ⅱ蛋白与dsP21-322靶向的p21启动子区的联系.方法 合成靶向p21启动子区的小激活RNA序列dsP21-322及阴性对照(dsControl),并分别转染至T24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21 mRNA、前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ChIP检测RNA聚合酶Ⅱ蛋白与dsP21-322靶向的p21启动子富集的改变.结果 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sP21-322可以明显上调T24细胞系中p21成熟mRNA、前体mRNA及p21蛋白的表达,且与dsContro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dsP21-322的转染可以明显增强RNA聚合酶Ⅱ蛋白与dsP21-322靶向的p21启动子区的联系.结论 dsP21-322上调抑癌基因p21表达是发生在转录水平的基因调控过程,这一特征的发现为后续RNA激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