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66篇
  免费   5787篇
  国内免费   1675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1020篇
妇产科学   363篇
基础医学   3040篇
口腔科学   314篇
临床医学   9367篇
内科学   5583篇
皮肤病学   387篇
神经病学   1607篇
特种医学   2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4819篇
综合类   24209篇
预防医学   6378篇
眼科学   1722篇
药学   10828篇
  314篇
中国医学   6748篇
肿瘤学   1076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386篇
  2023年   2516篇
  2022年   3066篇
  2021年   4314篇
  2020年   3324篇
  2019年   2891篇
  2018年   1366篇
  2017年   2424篇
  2016年   2596篇
  2015年   2904篇
  2014年   4481篇
  2013年   4360篇
  2012年   5486篇
  2011年   5591篇
  2010年   5013篇
  2009年   4847篇
  2008年   5435篇
  2007年   4389篇
  2006年   3906篇
  2005年   3922篇
  2004年   2903篇
  2003年   2644篇
  2002年   2047篇
  2001年   1834篇
  2000年   1415篇
  1999年   1023篇
  1998年   785篇
  1997年   687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72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本文对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引导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6只成年狗,实验组,对照组各18颗牙。分别在每条狗抽取骨髓1ml,在实验室内进行原代骨髓干细胞培养,培养液为内含15%小牛血清(FCS)和0.5%青-链霉素抗生素的a-MEM培养液。第1代细胞转移到18块大小为6×2mm2胶原膜上,约每张胶原膜上1×107个细胞,培养24小时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膜上附着情况。在人工制造的牙周缺损中进行体外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GTR方法(实验组)和单纯GTR方法(对照组)。在6周后切片行牙周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及新生牙骨质的修复再生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形成了的牙周结构,只是引导再生的牙周组织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牙周组织高度。实验组牙槽骨再生高度平均为4.50±0.13mm;对照组为3.09±0.28mm。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可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加快正常骨结构组织的建立并缩短修复再生时间。  相似文献   
42.
微小RNA调控靶基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RNA是一类通过转录后调控机制对基因进行调控的非编码的短链RNA。研究发现微小RNA的功能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微小RNA形成过程及对靶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微波热凝治疗舌前腺粘液囊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前腺位于舌尖腹面粘膜下层,为粘液腺,发生于小唾液腺的粘液囊肿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将囊肿彻底切除后严密缝合手术切口的传统术式治疗。但舌前腺粘液囊肿的术后复发率较高,笔者采用微波热凝法治疗舌前腺粘液囊肿6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小钛板用于犬下颌骨线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于犬左侧下颌骨中段造成线性骨折,实验组应用钛接骨板(MNS104),长4孔钛板和ψ2.0mm×7mm钛钉加以固定;对照组不用任何材料固定。2组均分别于实验的第20天和第40天各取半数动物处死,应用四环素荧光标记方法及组织学观察,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测算四环素荧光染色切片上荧光带的宽窄,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比较骨折愈合的速度。结果:小钛板的固定效果显著优于空白对照,四环素荧光染色可见,实验组的成骨速度显著优于空白组,其荧光宽度均值(0.1967mm)显著大于空白组均值(0.0891mm),P<0.05。结论:小钛板可以保证下颌骨骨折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 h疼痛程度、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为(2.63±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46.
唐旭  陈健  谢凯 《广东医学》2021,42(12):1489-1493
目的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微小RNA-155-5p(miR-155-5p)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90例老年OP患者(OP组)进行研究,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行对照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55-5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水平;Pearson法分析老年OP患者血清miR-155-5p、IL-1β、TNF-α水平与PINP、β-CrossLaps水平及血清miR-155-5p表达水平与IL-1β、TNF-α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OP发生的因素.结果 OP组患者血清miR-155-5p、IL-1β、TNF-α、β-CrossLaps水平高于健康组(=11.751、12.981、10.778、10.944,P均<0.05),PINP水平低于健康组(t=15.820,P<0.05);老年OP患者血清miR-155-5p、IL-1β、TNF-α水平与PINP水平均呈负相关(r=-0.457、-0.603、-0.532,P均<0.05),血清miR-155-5p、IL-1β、TNF-α水平与β-CrossLaps水平(r=0.517、0.446、0.397,P均<0.05)及血清miR-155-5p表达水平与IL-1β、TNF-α水平(r=0.596、0.565,P均<0.05)均呈正相关;miR-155-5p、IL-1β、TNF-α、β-CrossLaps均是影响老年OP发生的危险因素(95% CI:1.706 ~4.286、1.588~3.492、1.602~3.692、1.739 ~4.185,P均<0.05),PINP是影响老年OP发生的保护因素(95% CI:0.473 ~0.702,P<0.05).结论 老年OP患者血清miR-155-5p表达水平升高,与IL-1β、TNF-α及骨代谢显著相关,监测血清miR-155-5p水平可能有利于临床诊治老年OP.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观察中药支持和补肺化积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艾迪注射液做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补肺化积汤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瘤体的缓解程度、Karnofsky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肺化积汤对正虚毒结型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9.
脑卒中发病率高,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50万例;每年约有110多万人死于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恶化,因此阻止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改善预后是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洛铂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晚期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A组),胸腔置管引流后腔内灌注洛铂和白细胞介素2,以106例胸腔内灌注顺铂的患者(B组)为对照。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命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可在短期内较好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0%(22/25)和81.1%(86/1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生命质量控制率为84.0%(21/25),B组为64.2%(68/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1)。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和血液学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9)。结论洛铂腔内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