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082篇
  免费   19555篇
  国内免费   11449篇
耳鼻咽喉   5847篇
儿科学   1260篇
妇产科学   3498篇
基础医学   14064篇
口腔科学   2801篇
临床医学   44065篇
内科学   19497篇
皮肤病学   1227篇
神经病学   3097篇
特种医学   14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4篇
外科学   34363篇
综合类   78021篇
预防医学   12480篇
眼科学   1489篇
药学   24700篇
  457篇
中国医学   10961篇
肿瘤学   59645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3032篇
  2023年   5809篇
  2022年   6911篇
  2021年   9072篇
  2020年   8294篇
  2019年   6278篇
  2018年   3582篇
  2017年   5667篇
  2016年   6895篇
  2015年   7308篇
  2014年   11493篇
  2013年   11718篇
  2012年   15904篇
  2011年   17404篇
  2010年   17039篇
  2009年   17692篇
  2008年   17807篇
  2007年   16502篇
  2006年   15396篇
  2005年   15432篇
  2004年   14157篇
  2003年   11153篇
  2002年   10280篇
  2001年   10243篇
  2000年   8705篇
  1999年   8201篇
  1998年   8134篇
  1997年   8710篇
  1996年   7828篇
  1995年   6388篇
  1994年   5490篇
  1993年   3873篇
  1992年   3559篇
  1991年   2515篇
  1990年   1537篇
  1989年   1306篇
  1988年   233篇
  1987年   206篇
  1986年   158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松果菊苷(ECH)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生长和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 Alamar Blue法绘制Hep G2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ECH的细胞毒作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L/DT)法观察空白对照组、API阳性对照组、AGA阴性对照组和ECH组对GJIC的影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ECH对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结果 Hep G2细胞在20 000个/m L的细胞密度Alamar Blue还原率与时间有线性关系。ECH(5、10、20、40和80μM)处理Hep G2细胞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2.69±3.35)%、(88.33±2.12)%、(80.97±2.50)%、(76.95±1.40)%和(69.09±1.11)%(P0.01)。抑制率最高(80μM浓度下)为30.91%。IC50为467.8μM(368.3μg/m L)。SL/DT显示阳性对照芹黄素和ECH处理24 h后,荧光染料在划痕外4列细胞出现了明显荧光(++++),说明细胞出现染料传输的现象。间接免疫荧光法对Cx43表达进行计分,空白对照组细胞得分为(1.40±0.55)分,ECH组得分为(1.60±0.55)分。结果表明ECH组的Cx43表达增强不明显。结论 ECH对Hep G2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同时可增强GJIC功能,但Cx43表达不明显,为ECH抗肿瘤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摘要:目的 建立SD大鼠和Walker-256 乳腺癌荷瘤SD大鼠化疗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通过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观察天麻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接种于SD大鼠乳腺深部近胸筋膜处,建立Walker-256荷瘤大鼠模型。隔日腹腔注射长春新碱(125 μg/kg)建立SD大鼠和Walker-256 乳腺癌荷瘤SD大鼠化疗痛动物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天麻素治疗化疗痛大鼠,分别用电子vonfrey测痛仪和热辐射测痛仪测定SD大鼠和Walker-256 荷瘤SD大鼠机械痛阈值及热痛阈值。结果 VCR对肿瘤和非肿瘤大鼠均可诱导产生机械痛敏反应和热痛敏反应,使其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1);天麻素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肿瘤和非肿瘤大鼠的机械和热痛敏反应(P<0.01)。将大鼠注射VCR前后的痛阈值差值以及用不同剂量天麻素治疗前后大鼠痛阈值差值进行进一步比较,结果显示:VCR对非肿瘤大鼠诱导的机械痛敏反应和对肿瘤大鼠组诱导的热痛敏反应更敏感,痛阈值变化更大(P<0.05);天麻素对非肿瘤大鼠的机械痛敏反应和对肿瘤大鼠的热痛敏反应的抑制作用则更强,痛阈值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 天麻素对VCR诱导的肿瘤和非肿瘤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但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大鼠的不同感觉神经纤维的作用敏感性存在差异,表现为天麻素对VCR诱导痛敏反应越敏感的神经纤维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人参养荣汤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方法人参养荣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陈皮、桂心、五味子、远志、甘草组成。主要治疗积劳虚损、气血不足等症,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有关人参养荣汤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治疗观察、实验室研究等人参养荣汤在治疗恶性肿瘤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结果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配合人参养荣汤能够起到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化疗效果、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作用。结论人参养荣汤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广泛,在抗肿瘤、调节免疫、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4.
涎腺恶性肌上皮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作者分析了12例涎腺恶性肌上皮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瘤镜下主要有4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1.)透明细胞增生为主,可伴有角化珠形成;(2)梭形细胞增生为主,伴有或不伴有粘液样区域;(3)瘤细胞为浆细胞样,弥漫分布;(4)瘤细胞为立方形,构成腺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该瘤对抗肌动蛋白(actln)、肌球蛋白(myos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一100蛋白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因此作者认为:运用这4种抗体的染色有助于该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5.
精氨酸-天冬氨酸抗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精氨酸-天冬氨酸(Arg-Asp,RD)抗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lung metastation,SACC-LM)的作用。方法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时间RD灌胃对SACC-LM的影响。结果30mg/kg和120mg/kgRD灌胃可抑制SACC-LM的形成;7.5mg/kg、30mg/kg、120mg/kgRD灌胃均可延长SACC-LM鼠的生存期。结论 RD毒性小、可经口给药,具有抗SACC-LM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额部血管岛状皮瓣立即修复腭部肿瘤术后缺损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腭部肿瘤切除后的功能重建问题 ,寻求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我们从 1986~ 1998年利用前额颞浅血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腭部肿瘤切除后所致的组织缺损 15例 ,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较满意地恢复了腭的外形及语言和吞咽功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本组共 15例病例 ,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 43~ 67岁 ,平均年龄 5 1岁 ,均为腭部恶性肿瘤。病程从 6个月到 2年。临床检查 :15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专科检查病变均位于软腭或软硬腭交界处 ,病变范围从 2 .5~ 5cm ,局部表现为溃烂 9例 ,其中侵犯腭侧牙龈及牙槽骨 5例。表现为肿…  相似文献   
77.
头颈部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伟 《上海口腔医学》1998,7(2):121-122
基因治疗恶性肿瘤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试用阶段。目前国际上已批准的基因治疗方案130余项,其中70%的方案是肿瘤基因治疗。头颈部肿瘤相对表浅、直观,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特性,这为基因治疗的应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近年文献报道由腺病毒介导的自杀基因治疗动物肿瘤模型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基因治疗头颈癌展示良好的应用前景。虽然人们已克隆出多种可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基因,但尚未找到一种临床应用后抗肿瘤效果非常显著的治疗性目的基因。这将有待于通过相关的研究,以期实现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发现和鉴定  相似文献   
78.
《口腔医学》2008,28(1):56-56
经教育部批准,第12届国际口腔癌大会(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on Oral Cancer,12th ICOOC)暨第24届ICMPS会议将于2008年5月22—2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ICOOC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国际著名专家对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防治的最新进展作专题报告,并对口腔癌的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术后康复、护理,以及肿瘤病理学、分子生物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讨论。此会议将是在我国举办的口腔颌面肿瘤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术盛会。欢迎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种植、头颈肿瘤、耳鼻喉和放化疗医生以及从事口腔癌流行病学、诊断学、病理学和基础研究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相似文献   
79.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又名骨软骨外生骨疣,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良性肿瘤的20%-25%和所有骨肿瘤的10%-15%。常发生于肢体于骺端,特别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肱骨上端最为好发。但发生于颌骨者较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最近收治1例左侧髁状突单发性骨软骨瘤致偏颌畸形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生存质量是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修复重建对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生存质量有关概念、评价手段及修复重建对它的影响,并指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