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楼婷  江智霞  李昌秀  胡汝均  李玉 《重庆医学》2015,(10):1426-1429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增高,学会自救互救,避免不必要伤亡,维护健康与生命,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创伤现场救护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时间就是生命的宗旨。及时、正确的创伤现场救护对伤员的伤情恢复程度以及能否存活至关重要。学生是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极易发生意外事故[1-2]。在青壮年人群中,创伤位居死因的首位[3]。因此须重视青少年学生创伤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的普及,让其成为培训的优先人群,从而使其学会基本的自救互救本领,增强应对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本研究从分析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水平切入,立足于培训的实施效果,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培训,以期为初中生创伤现场救护能力培养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2.
<正>现代战争环境下,战场呈现出多维、宽正面、大纵深、全方位等立体作战特点,作战节奏明显加快,保障空间不断扩大,伤员发生快,伤情发展快,救治时效性要求高[1]。抓住“白金10 min, 黄金1 h”对伤员进行救治,能够极大降低死亡率、伤残率,为后续医疗机构救治赢取时间,是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成功率、最大程度保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自救互救作为战场救护的基础和起点,是指伤员或战友在战场上利用自备或简易器材进行通气、止血、包扎、固定、  相似文献   
33.
周宏  余国强  曾明  叶勇雄 《人民军医》2007,50(7):444-445
为提高战伤自救互救训练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认真研训组训,创新训练机制,重点抓好“6个一”,即一个试点、一个需求、一个机制、一支队伍、一套教案、一个标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正>经中央军委批准,代号卫勤使命-2014的信息化条件下实兵对抗卫勤保障演习,于2014年9月25日在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成功举行。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全程观摩演习,并看望慰问参演官兵。这次演习,作战与保障相结合,战役与战术相结合,前方与后方相结合、军种与兵种相结合,军事行动搭台,卫勤保障担纲,参演兵力共4000余人,动用各型飞机、装甲车和列车1000余架(辆)。实兵自主对抗、伤员随机  相似文献   
35.
探讨了开展多样化军事行动中我军自救互救培训研究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自救互救培训方式、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外为提高各级各类人员自救互救能力所做的工作,包括资格认证和等级培训、胜任力研究、各类培训项目等,提出了我军在自救互救培训研究中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6.
7月30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北京市红十字会和香港特别特政区红十字会承办的第一期“红十字奥运志愿者急救师资培训班”开班,接受培训的奥运志愿者将掌握基本的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技能。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这些志愿者将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各类意外伤害因种种原因时有发生。发生意外伤害时,由于现场无医务人员,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置,常因延误抢救时间而增加伤病员的痛苦,甚至造成可以避免的伤残或死亡。为了解太原市机动车驾驶人员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群众性救护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于2006年8月对我市机动车驾驶人员分两批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救护知识掌握情况,探讨相应的行为干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8.
《中国全科医学》2013,(18):1589
震后互救,指地震后灾区幸免于难的人们对被埋压人员实施救助的措施。由于多种条件的制约,外界救援人员不可能即刻到达现场。因此,灾区人民开展互救活动近又快,还熟悉情况,所以,在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1、快速救人:据1983年山东菏泽地震统计,震后20 min救活率达到98.3%以上,震后1 min救活率下降到63.7%,震后2 min还救不出的人员中,因窒息而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数的  相似文献   
39.
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紧急自救与互救能力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紧急状况下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应对常见伤害及灾害的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3所大学的1 35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及模拟测试。结果: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对常见伤害及灾害(除触电、煤气中毒、地震外)的自救与互救能力均较低。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常见伤害及灾害(煤气中毒、交通伤、地震除外)的自救与互救能力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常见伤害及灾害(除煤气中毒、电击、灼烫伤、火灾、泥石流、雪灾外)的自救与互救能力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的紧急自救与互救能力普遍欠缺,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急救能力培训来提高其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40.
随着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现代都市环境的变化,每个家庭准备一个急救包很有意义,除了一般的"药箱"功能,急救包还有显著的抗灾减灾、自救互救功能。家庭急救包是一款综合急救包,在一些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家人突发性疾病等情况下,可用应急包中的物品进行自救与互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