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1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28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33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200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45篇
  4篇
中国医学   1628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鞠会先  王保奇  殷子杰 《河南中医》2011,31(10):1159-1160
目的:观察改善微循环障碍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予常规降压药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予硝本地平等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压变异性等指标。结果:两组均可降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但治疗组对血压变异性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性增高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62.
丹参酮有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作用。笔者用丹参酮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00例,分为两组。丹参酮组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14~67岁,平均39岁。青霉素组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14~68岁,平均40岁。发病1~3天,咽痛或伴有发热。查扁桃体充血,隐窝口有脓点或形成白膜状分泌物。两组均进行细菌培养,并从培养结果中分离出耐普鲁卡因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丹参酮做抑菌试验(滤纸片法测定),发现丹参酮对耐普鲁卡因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明显的抑菌作用。2治疗方…  相似文献   
63.
付廷明  杨丰云  王天瑶  王华美  郭立玮 《中草药》2011,42(11):2216-2220
目的为了解决粒子作为吸入载药系统,药物复方能同步传递的效果,制备出核/壳三七总皂苷-丹参酮复合粒子。方法在三七总皂苷粒子表面利用溶剂沉积法包覆一层丹参酮。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激光光散射粒径扫描、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复合粒子进行表征。结果通过上述表征,证明采用溶剂沉积法可成功制备包覆式复合粒子,即丹参酮包裹三七总皂苷复合粒子。结论复合粒子的有效制备为粒子载药系统复方药物的同步传递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复方粉雾剂的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利咽润喉含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喷雾干燥法制备利咽润喉含片;采用化学方法对游离羟基蒽醌、薄层色谱法对大黄素和熊果酸分别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虎杖中大黄素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Hedera ODS-2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大黄素进样量在0.204-2.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0.78%。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利咽润喉含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5.
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参酚酸B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评价丹参药材质量的方法,并对六个产地的丹参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参酚酸B为定量评价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参酚酸B的含量差别很大且无确切内在联系.结论:本方法可满足对丹参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66.
目的考察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对肺癌细胞及其顺铂耐药肺癌细胞存活率及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和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给予不同浓度CTS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qPCR检测与铁代谢相关的TFR1、DMT1、IREB2、HSPB1、VDAC2、VDAC3、GPX4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F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CTS可抑制A549细胞和A549/DDP细胞的增殖,且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对CTS的作用更敏感。CTS作用于A549细胞和A549/DDP细胞后,对铁死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影响,A549细胞HSPB1和GPX4的mRNA表达水平增高,IREB2、VDAC2和VDAC3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 TFR1和DMT1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A549/DDP细胞TFR1和IREB2的mRNA表达水平增高,VDAC3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DMT1、HSPB1、VDAC2和GPX4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隐丹参酮能不同程度的抑制肺癌A549细胞和A549/DDP细胞的增殖,及影响细胞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用 HPL C法测定心元胶囊中大黄素与丹参酮 A 的含量。方法 :样品的甲醇提取物经酸水解用乙醚提取后 ,以 ODS柱分析 ,大黄素的测定 ,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 (80∶ 2 0∶ 0 .0 5 ) ,检测波长为 2 86 nm;丹参酮 A的测定 ,流动相为甲醇 -水 (80∶ 2 0 ) ,检测波长为 2 6 8nm。结果 :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 0 .0 2 13~ 0 .2 13μg(r=0 .9999) ,样品加样回收率为 99.85 % ,RSD为 1.95 % (n=6 ) ;丹参酮 A 的线性范围为 0 .0 12~ 0 .0 5 9μg(r=0 .9993) ,样品加样回收率为 97.3% ,RSD为 1.3% (n=6 )。结论 :该法可供该制剂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复方丹芪颗粒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含量、醇浸出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丹参、黄芪、肉苁蓉醇提取条件。结果:确定最佳醇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0h。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复方丹芪颗粒醇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对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进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剥夺血清造成细胞损伤模型确定IGF-1发挥促存活作用的剂量,然后不同剂量的隐丹参酮预先作用PC12细胞,再加入IGF-1处理,MTT检测隐丹参酮对IGF-1促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隐丹参酮对IGF-t诱导其受体(1GF-IR)磷酸化及下游信号通路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1/2的影响.结果:MTT显示隐丹参酮能剂量依赖性地阻断IGF-1的促存活作用,抑制PC12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GF-1能明显诱导其受体(IGF-1R)磷酸化,而隐丹参酮则起抑制作用,并使下游Akt及ERK1/2的磷酸化水平下调,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隐丹参酮可通过抑制IGF-1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Akt和ERK1/2的磷酸化,从而抑制IGF-1的促存活功能,发挥其自身抑制细胞存活,促使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对3T3-L1脂肪细胞中脂联素表达和蛋白多聚化的作用。方法:用油红染色鉴定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状态。用Real-time PCR检测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用2%15%梯度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脂联素三种聚体。用siRNA技术进行基因沉默。结果:本研究发现传统中药丹参中的萘醌二萜类成分丹参酮IIA在脂肪细胞中激活AMPK通路,同时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脂联素的表达。而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或成熟脂肪细胞中加入丹参酮IIA进行处理,均明显促进脂联素的多聚化,增加高聚体的浓度。抑制AMPK通路能够解除丹参酮IIA对脂联素的作用。结论:丹参酮IIA通过激活AMPK在3T3-L1脂肪细胞中促进脂联素的组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