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6篇
临床医学   592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650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532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76篇
  37篇
中国医学   37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颜 《家庭医学》2010,(8):58-59
布洛芬又叫异丁苯丙酸,是丙酸衍生物类的代表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我国解热镇痛药市场上的支柱产品之一。用于扭伤、劳损、下腰疼痛、肩周炎、滑囊炎、肌腱及腱鞘炎、牙痛和术后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其他血清阴性关节疾病。也可用于减轻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NB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及重灌后海马,纹状体和皮层中TXB2及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尼龙线栓塞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TXB2和6-keto-PGF1α用放免法测定。结果:NBP10mg.kg^-1治疗对缺血重灌注后脑组织中TXB2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但对6-keto-PGF1α的产生无明显作用,NBP20mg.kg^-1治疗后,重灌5min缺血脑组织  相似文献   
23.
以带酞基聚芳醚酮(PEKM)为膜材料,用相转换法制备了PEK—C不对称超滤膜,研究了铸膜液的主要组分对膜的孔结构与超滤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研究目的探讨苯酞类天然产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方法以邻苯二甲酐为底物,首先引入丁烯基,再进行烯丙位氧化,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通过丁基锂反应,得到了具有药物活性的丁烯基苯酞,然后利用SeO2烯丙位氧化,首次合成了Z-3-(2-羟基丁烯基)苯酞。结论此合成方法原料易得,方法简便,为苯酞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酞丁安对映体合成及其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酞丁安(3-酞酰亚胺-2-氧-正丁醛双缩氨硫脲,TDA)是药物研究所创制的抗病毒新药。为了研究其对映异构体(R),(S)-TDA对病毒活性及毒性是否有差异,并与消旋酞丁安(RS)-TDA的抗病毒活性及毒性进行比较,本文分别用已知构型的(R)-与(S)-丙氨酸为原料,通过缩合等6步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R)-,(S)-TDA,并与外消旋酞丁安比较其抗病毒活性及毒性。三者的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与对细胞的毒性差别不大,说明消旋酞丁安临床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报道了用GC/MS方法及衍生化技术研究6甲氧基正丁苯酞(MBP)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转化结果。6甲氧基正丁苯酞在苯巴比妥(PB)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中主要转化为3羟基、γ羟基取代物,6羟基正丁苯酞与一个环氧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粘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黏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系统评价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9月,检索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通过RevMan 5.4软件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共7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D = -3.31,95% CI:-4.37~-2.25,P<0.001),试验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D = -1.96,95% CI:-2.73~-1.19,P<0.001),试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MD = 15.95,95% CI:6.14~25.76,P<0.001),试验组患者抑郁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 = 2.69,95% CI:1.61~4.49,P<0.001)。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67,95% CI:0.54~5.14,P = 0.37)。结论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3)。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MBP、MCP-1、ET-1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数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NIHSS评分、mRS评分、MBP、MCP-1及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BI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IB、PV、红细胞聚集指数、HCT、MBP、MCP-1、ET-1水平及NIHSS评分、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BP、MCP-1及ET-1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30.
张雄  周江  李涛  郝琪伟  李胜  杨刚  李腾  李建雄  乔培宇  张鑫 《海南医学》2023,(15):2129-2134
目的 探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调节磷脂酞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以及不同浓度(30μg/mL、60μg/mL和120μg/mL) ART组。比较不同组别Hep G2细胞的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数量、侵袭数量以及Ki-67蛋白、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MMP9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磷脂酞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的磷脂酞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的蛋白酶B (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ART作用于HepG2细胞后,30μg/mL组、60μg/mL组和120μg/mL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1.73±8.39)%、(65.26±6.48)%、(44.27±4.66)%,Ki-67蛋白表达分别为0.76±0.11、0.43±0.09、0.29±0.04,分别与对照组的(100.00±10.51)%、0.98±0.16比较均明显降低,且ART浓度越高,细胞增殖率和Ki-67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