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6篇
临床医学   592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650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532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76篇
  37篇
中国医学   37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稳定期COPD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总分、呼吸困难量表(m MRC)分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 min步行距离(6MWD)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症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FEV1%预计值、FEV1/FVC、m MRC分级、SGRQ总分、PSQI、6MWD和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稳定期COPD并发抑郁症患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协同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春天到了,不少中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又开始奔波于各家医院,重复着做一件事:要求"输液"疏通血管,以换取半年的身体平安。不知什么时候,这一年两次的"输液疗法"竟风靡全国,成为很多中老年患者的坚定信念;更有甚者,成为不少基层医院招徕患者的制胜法宝。一年两次输液真的那么神奇,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在半年内不发作?从疗效上看,常见通过静脉途径疏通血管的药物一般都是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扩张心脑血管动脉、改善微循环的功能药,如川芎嗪、克林澳、天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微血管的变化,探讨丁苯酞对其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单宁酸-氯化铁媒染法显示大脑皮质微血管,Mivnt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微血管密度(MVD)和微血管面积密度(MVA);十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皮质微血管绝大部分闭合或僵直,MVD和MVA显著下降,脑含水量明显升高,电镜观察微血管腔狭窄,内皮细胞核固缩。丁苯酞组微血管形态好转,MVD和MVA升高,脑水肿和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均减轻。结论:丁苯酞可改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形态,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于大鼠额叶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丁基苯酞组、神经节苷脂组、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分组后制作大鼠额叶损伤模型和假手术模型,并予以药物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腹腔注射后进行水迷宫检测、并对大鼠额叶皮层进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检测,分析丁基苯酞对额叶损害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损伤对照组比较,丁基苯酞能够提高额叶损伤后大鼠的水迷宫学习记忆成绩,能够提高损伤区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Ach E活性。结论:丁基苯酞能改善大鼠额叶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抑制Ach E(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性分子-1(sICAM-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VD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sICAM-1、MMP-9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ICAM-1、MMP-9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sICAM-1、MMP-9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国产艾司西酞普兰对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及对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78例安装起搏器术后合并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加用国产艾司西酞普兰10mg、每早1次,两组患者于安装起搏器术后24h内,治疗1周、2周及4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采用不良反应量表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并观察对起搏器参数的影响。结果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对照组SAS评分治疗1周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49.76±5.49)分比(56.15±5.09)分,P <0.01],治疗4周[(46.68±5.92)分比(56.15±5.09)分,P <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SAS评分治疗1周[(56.60±5.60)分比(57.35±5.23)分,P <0.05],治疗2周[(44.93±5.92)分比(57.35±5.23)分,P <0.01],治疗4周[(39.03±7.21)分比(57.35±5.23)分,P <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且,治疗组SAS评分治疗2周[(44.93±5.92)分比(49.76±5.49)分,P <0.05],治疗4周[(39.03±7.21)分比(46.68±5.92)分,P <0.01]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4周,R波振幅、心室起搏阈值、心室阻抗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4周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起搏器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服用国产艾司西酞普兰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对起搏器参数无明显影响,且服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溶栓、控血压、降低颅内压、合并症预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血脂水平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相比对照组的73.17%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 RS评分、TC、TG、LDL-C等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H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脑血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梗死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丁苯酞注射液对VEGF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1、3、7、10、14d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头颅CT测量梗死灶面积,将中等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和非用药组,非用药组按常规治疗方案,用药组在病后第一天至第十四天加用丁苯酞注射液,2次/d 25mg静滴,3个月后采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时相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VEGF水平发病当天即升高,在7d达最高,第十天开始下降,14d降至最低;用药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非用药组(P<0.01);预后较好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预后较差者(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使VEGF表达增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丁苯酞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GD/R)]和实验组(10μmol·L^(-1)丁苯酞)。然后,将NC inhibitor和miR-146b-5p inhibitor分别转染至实验组细胞中,分别命名为转染组-1和转染组-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β)含量;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TNF-α含量分别为(53.31±4.71),(115.10±10.33)和(82.13±4.83)pg·m L^(-1);IL^(-1)β含量分别为(62.17±4.88)(97.33±7.96)和(74.42±5.33)pg·m L^(-1);ROS活性分别为(21.12±2.11),(47.62±2.98)和(32.01±3.15)U·m L^(-1);SOD活性分别为(60.42±3.33),(44.78±2.69)和(68.01±5.12)U·m L^(-1);TRAF6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11,2.92±0.32和1.93±0.20。上述指标,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组-1和转染组-2中TRAF6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10和3.12±0.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通过miR-146b-5p/TRAF6轴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并发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DCI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次,2次/d,持续静脉泵入,补液扩充血容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持续2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4%,观察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0,P0.05)。治疗前后、3个月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为(3.5±1.2)分,观察组为(4.5±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性SAH介入治疗后DCI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