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431篇
  免费   13443篇
  国内免费   7694篇
耳鼻咽喉   911篇
儿科学   1995篇
妇产科学   1135篇
基础医学   10737篇
口腔科学   2253篇
临床医学   34252篇
内科学   31952篇
皮肤病学   3489篇
神经病学   3667篇
特种医学   7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5篇
外科学   11693篇
综合类   73594篇
预防医学   19125篇
眼科学   3730篇
药学   35596篇
  560篇
中国医学   34691篇
肿瘤学   3882篇
  2024年   2022篇
  2023年   7640篇
  2022年   6860篇
  2021年   8625篇
  2020年   7723篇
  2019年   8171篇
  2018年   3924篇
  2017年   7185篇
  2016年   7915篇
  2015年   8990篇
  2014年   15257篇
  2013年   14103篇
  2012年   17065篇
  2011年   17783篇
  2010年   15801篇
  2009年   14861篇
  2008年   15598篇
  2007年   14104篇
  2006年   13019篇
  2005年   12835篇
  2004年   10659篇
  2003年   10276篇
  2002年   8306篇
  2001年   6935篇
  2000年   5035篇
  1999年   3700篇
  1998年   3106篇
  1997年   2637篇
  1996年   2240篇
  1995年   1840篇
  1994年   1590篇
  1993年   926篇
  1992年   888篇
  1991年   827篇
  1990年   660篇
  1989年   678篇
  1988年   226篇
  1987年   176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132.
摘 要目的:探讨益心舒片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嵩县人民医院 2016 年 5 月 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 60 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30 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 (30 例接受常规西医联合益心舒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绞痛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硝酸甘油使用量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接受益心舒片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绞痛症状,降 低硝酸甘油用量。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miR-150-5p、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mRNA的表达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诊断、中医证型判断的意义。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57例及健康对照组19例,根据《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有关RA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判断RA的中医证型。qPCR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iR-150-5p、SOCS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指标。双荧光素酶分析方法判断两者是否存在靶向关系。统计分析miR-150-5p、SOCS1 mRNA对RA疾病的诊断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外周血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低于正常人群(t = -19.019,P < 0.05);其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升高,有下降趋势;患者外周血SOCS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低于正常人群(t = 5.333,P < 0.05);其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升高,有上升趋势。MiR-150-5p与SOCS1 mRNA有靶向结合关系(P < 0.05)。通过AUC曲线比较,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区分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8.1%、92.1%(AUC = 0.972,P < 0.05);SOCS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法区分RA(AUC = 0.472,P > 0.05)。RA患者中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3.06,RA患者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的相对风险分别为8.33、250.00(P < 0.05)。结论 miR-150-5p、SOCS1 mRNA在RA患者中有差异性表达,且有靶向结合关系。miR-150-5p可能是RA的疾病诊断及中医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证型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4.
135.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6.
13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4):396-397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炎型肺癌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方法:通过报道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肺炎型肺癌,总结分析该病的影像学改变、诊断及治疗。结果:本例患者最终诊断为右肺中-低分化浸润性腺癌,经过靶向治疗及5个周期化疗,10个月后死亡。结论:对于晚期肺炎型肺癌患者,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均无明显获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评价复方番石榴制剂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及复方番石榴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等的变化情况,评估复方番石榴制剂的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总疗效: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治疗组的WC和BM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均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对WC和BMI的下降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FBG、P2hBG、HbA1c、TC、TG、FF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评价:除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胃部不适感,未予特殊处理后自行缓解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番石榴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糖、降脂、减肥及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对照组相比较,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创口愈合较好,适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