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0篇 |
免费 | 324篇 |
国内免费 | 2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81篇 |
妇产科学 | 51篇 |
基础医学 | 313篇 |
口腔科学 | 66篇 |
临床医学 | 153篇 |
内科学 | 547篇 |
皮肤病学 | 163篇 |
神经病学 | 265篇 |
特种医学 | 78篇 |
外科学 | 315篇 |
综合类 | 547篇 |
预防医学 | 138篇 |
眼科学 | 129篇 |
药学 | 676篇 |
中国医学 | 1935篇 |
肿瘤学 | 1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59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206篇 |
2020年 | 219篇 |
2019年 | 345篇 |
2018年 | 306篇 |
2017年 | 268篇 |
2016年 | 182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292篇 |
2013年 | 308篇 |
2012年 | 351篇 |
2011年 | 375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199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93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47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101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16篇 |
1976年 | 10篇 |
197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Anja Ulmer Johannes Dietl Gundula Schaumburg-Lever Gerhard Fierlbeck 《Der Hautarzt; Zeitschrift für Dermatologie, Venerologie, und verwandte Gebiete》1996,47(11):854-857
Zusammenfassung
Das maligne Melanom der Vulva ist ein sehr seltener Tumor. Die amelanotische Variante ist nur in wenigen F?llen in der Literatur
beschrieben. Wir berichten über eine 60j?hrige Patientin, die sich mit einer chronisch n?ssenden Vulval?sion vorstellte. Die
wei?lichen Herde in Verbindung mit Erosionen und teilweise zigarettenpapierartiger F?ltelung der Haut lie?en klinisch v.a.
an einen Lichen sclerosus et atrophicus denken. Histologisch zeigte sich ein amelanotisches malignes Melanom. Mit unserer
Fallbeschreibung m?chten wir ein weiteres Beispiel geben für die gro?e morphologische Vielfalt des amelanotischen malignen
Melanoms.
Eingegangen am 11. Juli 1995 Angenommen am 17. Januar 1996 相似文献
74.
Gayle O Fischer 《Th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1995,36(3):166-167
Lichen sclerosus in childhood involves predominantly the genital area, often with purpura and erosions, which raises concerns of sexual abuse. Potent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give a good clinical response over several months, although maintenance with weaker formulations is usually required. The long-term prognosis remains uncertain.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初步阐明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醇提物和水提物与其体外抗炎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制备细胞炎症模型,利用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检测细胞炎症因子释放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关联UPLC-MS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数据和头花蓼不同提取物的药效活性指标,建立头花蓼化学成分的谱效关系。结果头花蓼不同提取物在质量浓度小于250 mg/L时无细胞毒性,且均具有炎症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药效指标TNF-α和色谱峰进行关联度比较发现,峰24、17、22、23、20与抗炎药效呈正相关,峰11、1、7、15、5、3与抗炎药效呈负相关。对峰24、17、22、23、20分析发现,除17号峰为鞣花酸外,其余4个峰均为黄酮类化合物。结论头花蓼不同提取物均可以抑制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谱效关系分析得出槲皮苷、鞣花酸、金丝桃苷对头花蓼的抗炎药效(调节TNF-α水平)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测定灵芝中具有苦味的成分灵芝酸B在灵芝中不同部们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灵芝菌盖的表皮层,木栓层,菌柄,孢子粉,菌盖子实体等部位分中灵芝酸B的含量,结果:灵芝药材中灵芝酸B主要集中在灵芝的表皮部位,其它部位则较少,结论:为寻找灵过的有效成分分布规律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采用不同诱导剂建立3种斑马鱼血瘀模型,优选最适宜评价三七活血能力的模型。方法:花生四烯酸(AA),普纳替尼(Ponatinib),异丙肾上腺素(ISO)分别建立斑马鱼血瘀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不同浓度三七水提物冻干粉组,计算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心脏凋亡细胞荧光强度,评价三七的抗血栓作用和抗心肌缺氧能力。基于优选的评价三七活血化瘀活性的血瘀模型—AA,ISO诱导的斑马鱼血瘀模型,比对三七水提取物及70%甲醇提取物之间的活性,并采用UHPLC LTQ-Orbitrap MS/MS技术比对其化学成分差异。结果:AA,Ponatinib诱导后斑马鱼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显著降低(P<0.01),ISO诱导后心脏凋亡细胞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三七水提物冻干粉可以拮抗AA模型的血栓形成(P<0.01)和ISO模型的心肌凋亡(P<0.05),对Ponatinib模型血栓形成无显著改善作用。三七70%甲醇提取物冻干粉可以抑制ISO血瘀模型的心肌凋亡(P<0.01),作用强于三七水提物冻干粉,其成分差别主要在于人参皂苷Re等部分皂苷类以及氨基酸类... 相似文献
78.
用正交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对灵芝菌生长影响,从中选出了灵芝 菌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 培养基:葡萄糖 3.6%,蛋白胨 0.4%,pH 6.0,酵母膏 0.2%,KH2PO40.1%,MgSO 4· 7H2O 0.05%,Vit B1 0.005%,每升发酵液产干菌丝体 15.6 g,粗多糖 0.72 g。 经葡 聚糖凝胶层析对灵芝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共有 5 个组分,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 ,气相色谱等手段进一步分析了灵芝胞外多糖的组成,结果表明灵芝胞外多糖系由甘露糖、 果糖、葡萄糖通过糖 β-D 糖苷键构成。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芫花Daphne genkwa中的瑞香烷型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对NCI-H1975肺癌细胞株和SK-BR-3乳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芫花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芫花酯甲(1)、芫花酯甲(2)、芫花酯丁(3)、芫花酯庚(4)、异芫花酯乙(5)、芫花酯乙(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株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217.1、172.6、170.2、809.4、83.7、61.6 nmol/L,而对肺癌NCI-H1975细胞株未显示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80.
细辛是一味传统的解表药,其根和根茎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黄酮类、甾体类、多糖类和挥发油(萜类、芳香族类、脂肪族类)等.因其具有发表散寒之功,传统上常用于痰饮咳喘、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病证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细辛除具有基于传统功效的镇痛、抗炎、止咳、平喘等药理活性外,还具有抗病毒、抗菌、镇静、抗氧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