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3篇 |
免费 | 142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篇 |
儿科学 | 26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223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83篇 |
内科学 | 62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60篇 |
外科学 | 418篇 |
综合类 | 167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眼科学 | 641篇 |
药学 | 29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Rama KR Vendittoli PA Ganapathi M Borgmann R Roy A Lavigne M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09,24(2):256-262
With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e compared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in cohorts of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either surface replacement arthroplasty 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t a minimum follow-up of 1 year. Surface replacement arthroplasty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severe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Brooker grades 3-4) than th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group, 12.6% (13/103) vs 2.1% (2/97) respectively (P = .02). Grade 4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was observed (4.9%, 5/103) exclusively in the surface replacement arthroplasty group. Patients with severe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had significantly inferior functional outcome scores. Surgeons offering surface replacement must be aware of this risk and use meticulous surgical technique and consider routine prophylaxis against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疗效和MRIT2脊髓高信号(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32例因OPLL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前路手术46例.后路手术59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7例。统计手术前后JOA评分及术后改善率,分析不同术式的疗效及MRIT2脊髓高信号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三组病例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路组改善率为(74.95±9.83)%,后路组改善率为(69.90±9.56)%,前后路联合组改善率为(76.61±10.19)%,前路组和前后路联合组的改善率均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有ISI组改善率为(67.04±7.91)%,无ISI组改善率为(77.88±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三种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前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改善率优于后路手术;b)术前无MRIT2脊髓高信号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3.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等,严重者可发生脊柱、关节的畸形和强直。临床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夜间及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该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男性主要表现为中轴关节改变,而女性大多首发于外周关节。目前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通过控制炎症,从而改善病情发展,被认为是最前沿的药物,但其在阻断新骨形成方面尚未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本文着眼于新骨形成角度,从基因及细胞因子层面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相关研究发现LRP5、ANTXR2、PTGER4、ANKH等基因的异常表达激活骨形成信号通路,在多种细胞因子及相关蛋白(如Noggin蛋白、DKK、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碳酸酐酶1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下将骨形成信号传至靶细胞表面,进而传入细胞核,改变靶细胞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导致过度骨形成,造成异位骨化。近年的临床影像学病例分析也提示了骨赘形成的分布特点,进而推断机械应力是促进其形成的外部因素。本文对强直性脊柱炎异位骨化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待能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特点、创伤机制和预防方法。方法:1990年-2006年手术治疗髋臼骨折83例(合并颅脑损伤或脊髓损伤者已被排除),23例发生异位骨化。异位骨化分级按Brooker标准评定。根据和可能发生异位骨化的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组,并加以分析。结果:23例异位骨化经过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BrookerⅠ级15例,Ⅱ级8例。异位骨化在手术入路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744,P〈0.01)。在伤后手术时间〈3周和≥周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1.198,P〉0.05);在男性与妇女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003,P〉0.05)。结论:异位骨化与手术入路和骨折损伤类型之间密切相关。与伤后手术时间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但仍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探讨。采用消炎痛治疗异位骨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放射法对异位骨化的治疗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巩膜外冷凝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在视网膜裂孔对应的巩膜外冷凝、放出视网膜下液、巩外加压。结果 随诊1mo以上,35眼中,32眼达到解剖复位,成功率为91.43%。结论 巩膜外冷凝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反应轻,疗效满意,是一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联合斜视矫正术治疗轴性近视合并斜视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46只眼轴性近视合并不同类型斜视的患者同时行斜视矫正术与后巩膜加固术,术中先表麻加结膜下浸润麻醉后行斜视矫正术,再在球后麻醉下行后巩膜加固术。结果术后眼位全部迭美容效果,部分病例恢复不同程度双眼视功能,斜视合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者观察2年近视程度较术前进展减慢,眼轴增长减慢,病理性近视视力稳定无下降。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同时合并斜视手术是治疗轴性近视合并斜视的可行性方法,同时手术解剖层次清晰,操作方便,可避免二次手术因粘连等形成的困难,一次性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7.
兔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后巩膜加固术对眼球发育、眼底形态和眼底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出生15~20天白兔19只,一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另一眼做自身对照眼,对比眼轴长度、角膜直径和眼底形态。术后三个月,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并与22只正常兔对比。结果:实验组与自身对照组比较,眼轴长度、角膜直径、眼底形态均无差异。荧光造影,实验组与正常组比较,视网膜动脉充盈快。其余指标,两组无差异。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对眼球发育、眼底形态和脉络膜循环无明显影响。此手术可改善兔的视网膜循环 相似文献
38.
无后囊不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无后囊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不缝线巩膜层间固定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无后囊支持患者,将人工晶状体两袢不缝线而固定于水平位置的巩膜层间,随访10~34月,平均16.6月。结果 视力≥0.5者19眼(82.6%)。术后高眼压6眼,前房出血1眼,1周内消退,视网膜脱离1眼,人工晶状体位置均良好,固定切口无渗漏。结论 该术式简便经济,能减少并发症,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 相似文献
39.
Scleral buckling combined with internal cyclopexy for severe traumatic cyclodialysis cleft in open globe injuries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cleral buckling combined with internal cyclopexy o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cyclodialysis cleft in open globe injuries (OGI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recruited 10 patients of 10 eyes. With our surgical intervention, all the 10 eyes achieved retinal and ciliary body anatomic re-attachment. The choroidal ruptures in nine eyes were closed with complete choroidal reattachment. Postoperativ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nine eyes had various improvements. The mean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increased from 8.9±2.6 mm Hg to 13.4±4.4 mm Hg. Eventually, six eyes underwent silicone oil (SO) removal without complications, two eyes still had SO tamponade and two eyes became SO-dependent ey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ternal direct cyclopexy combined with scleral buckling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evere traumatic cyclodialysis cleft in OGIS.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在治疗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中巩膜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比单纯巩膜硅压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我院联合手术治疗的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各位患者均采用巩膜外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修复脱离的视网膜,术后随诊3~14mo,对手术后的解剖复位、视力提高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考察。结果:所有患者(30眼)均1次手术复位成功并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没有发现任何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并发症。结论:在治疗人工晶状体或无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中,巩膜外硅压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比单纯巩膜硅压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成功率的提高与玻璃体切割术提高周边视网膜的可见度,以及减少PVR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