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51篇
  免费   11721篇
  国内免费   6297篇
耳鼻咽喉   886篇
儿科学   959篇
妇产科学   1437篇
基础医学   30631篇
口腔科学   3661篇
临床医学   7275篇
内科学   14686篇
皮肤病学   2073篇
神经病学   8550篇
特种医学   20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8710篇
综合类   16875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989篇
眼科学   10415篇
药学   10900篇
  57篇
中国医学   3558篇
肿瘤学   8892篇
  2024年   833篇
  2023年   1637篇
  2022年   2961篇
  2021年   3876篇
  2020年   3751篇
  2019年   3133篇
  2018年   3298篇
  2017年   3742篇
  2016年   4259篇
  2015年   4728篇
  2014年   7088篇
  2013年   8899篇
  2012年   6788篇
  2011年   7886篇
  2010年   6442篇
  2009年   6201篇
  2008年   6523篇
  2007年   6463篇
  2006年   6024篇
  2005年   5128篇
  2004年   4316篇
  2003年   3566篇
  2002年   2729篇
  2001年   2308篇
  2000年   1991篇
  1999年   1762篇
  1998年   1660篇
  1997年   1549篇
  1996年   1370篇
  1995年   1423篇
  1994年   1291篇
  1993年   1111篇
  1992年   933篇
  1991年   867篇
  1990年   763篇
  1989年   751篇
  1988年   627篇
  1987年   569篇
  1986年   513篇
  1985年   830篇
  1984年   728篇
  1983年   526篇
  1982年   656篇
  1981年   507篇
  1980年   426篇
  1979年   350篇
  1978年   269篇
  1977年   180篇
  1976年   178篇
  1975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综述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新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SCs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移行机制、治疗机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MSCs移植治疗SCI已有很大进展,移植治疗后,移植细胞能向损伤部位移行,并能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和分泌神经营养物质,具有促进损伤脊髓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结论MSCs移植治疗SCI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兔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SCs,BMSCs)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比较观察。方法取足月待产新西兰大耳白兔1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技术从兔胎盘对PMSCs进行分离、纯化和传代培养。取2周龄新西兰大耳白兔1只,采用直接贴壁法从后肢骨髓中对BMSCs进行分离、纯化和传代培养。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种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CD44、CD105、CD34、CD40L)进行鉴定。将BMSCs与PMSCs第2代细胞分别与生物衍生骨进行复合培养5d,每条材料接种(1.0~1.5)×106个细胞,苏木素染色观察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情况。扫描电镜观察两种细胞分别与材料复合培养3d和8d的情况。结果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细胞均为贴壁生长,形态为均一成纤维细胞样。PMSCs增殖力强,细胞的增殖能力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有所下降,细胞体外培养10代后,生长速度减慢。两种细胞均表达CD44、CD105,不表达CD34、CD40L。复合培养5d,PMSCs和BMSCs在生物衍生骨表面生长,大量黏附,细胞积聚成团,相互连接成网状,孔隙内也可见细胞生长和增殖,并分泌基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培养3d,可见较多量的细胞在生物衍生骨上黏附,呈梭形或多角形;8d两种细胞均已大量增长,呈层状排列,细胞连接紧密,分泌大量基质,细胞周围有较多的网状胶原形成。结论PMSCs与BMSCs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的另一成体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s)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处理大鼠HBZY-1细胞株(即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24h~72h。采用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法测定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游离脂肪酸可抑制HBZY-1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对照组比较,P〈0.01),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游离脂肪酸作用于HBZY-1细胞24h、48h、72h,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游离脂肪酸可通过停滞细胞生长于G1期,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柴苓小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异常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刺激系膜细胞异常增殖。MTT法检测柴苓小方对㈣异常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柴苓小方的细胞毒作用。采用RT—PCR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结果:柴苓小方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系膜细胞异常增殖并显著减少PCNA阳性细胞数而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且柴苓小方可以显著地上调p21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柴苓小方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MC8异常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构建针对人yrdC基因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shyrdC并观察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后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高效抑制yrdC蛋白表达的RNAi位点,并构建表达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后以Western印迹法鉴定细胞yrdC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BGC-823细胞增殖活性和增殖指数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抑制人yrdC基因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shyrdC;转染BGC-823细胞后可明显抑制yrdC蛋白表达,并使所测定的细胞MTT值和细胞增殖指数提示BGC-823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RNAi能有效地抑制BGC-823细胞中yrdC蛋白表达,并降低其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996.
精液FSH、LH、PRL和T水平与精子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精液中性激素水平与精子质量的关系。方法参照WHO标准方法,进行精子密度、活动率检测,按不同密度和活动率分为4个组。采用ELISA法分析FSH、LH、PRL和T水平。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生殖细胞的凋亡。结果68例不育者精子密度和活动率随精液性激素水平减少而下降,呈显著性正相关(P均<0.01),生育组精液中FSH、LH、PRL和T水平分别为(1.73±0.15)mIU/ml、(2.28±0.21)mIU/ml、(6.44±0.30)ng/ml、(1.95±0.11)ng/ml,生殖细胞凋亡率为(4.71±1.23)%,与不育组(1.35±0.18)mIU/ml、(1.86±0.32)mIU/ml、(5.96±0.31)ng/ml、(1.55±0.13)ng/ml和(19.36±2.0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育组FSH、LH、PRL、T水平与生殖细胞的凋亡率呈显著性负相关(r分别为-0.89、-0.94、-0.91、-0.98)。结论精液低性激素水平可使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率增加,精子密度和活率下降而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AAV-hBMP4)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对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从而为骨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的病毒载体及种子细胞。方法全骨髓法培养兔BMSCs,按感染复数(MOI)值不同设定为四组,分别转染兔BMSCs,观察病毒量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选取影响最小的MOI值,进行后续实验。转染兔BMSCs,MTT法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观察AAV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EGFP)为参照,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转染效率。AAV-hBMP4与对照病毒AAV-EGFP分别转染细胞,观察细胞形态,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Von Kossa染色及ALP含量测定,观察成骨活性。兔肌袋实验观察异位成骨情况。结果MOI值为5×10~4 vg/cell时,AAV对细胞形态影响最小,以此值进行后续实验。AAV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良好,转染效率为55%~65%。AAV-hBMP4转染后,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成骨改变,ALP染色及Von Kossa染色均出现成骨的特征性改变,而AAV-EGFP组无上述改变。细胞上清ALP含量测定显示,实验组ALP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5,P<0.01)。兔肌袋实验术后4周组织学检测可见大量钙盐沉积,矿化结节形成。结论AAV-hBMP4转染效率高,对BMSCs的增殖活性影响小,AAV-hBMP4转染的BMSCs可望成为组织工程化骨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初步观察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树突状细胞(DCs)恒定链(Ii)后,DCs疫苗的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骨髓前体细胞,细胞经100 ng/ml GM-CSF和100 ng/ml IL-4诱导培养6 d后,转染针对DCs Ii链特异的Ii-siRNA,转染后加用50 ng/ml TNF-α继续诱导细胞成熟48 h,然后分别用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果及CCK-8试剂盒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此外,DCs共转染Ii-siRNA和小鼠胃癌前体细胞MFC的总RNA后,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ELISA检测培养上清IFN-γ/和IL-4的水平,并收集致敏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结果Ii-siRNA明显抑制DCs Ii的表达。沉默Ii链能够增强DCs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促使淋巴细胞向Th1的方向漂移[IFN-γ:(5107±351)pg/ml,IL-4:(65±13)pg/ml,P<0.05]。淋巴细胞经共转染Ii-siRNA和MFC RNA的DCs激活后,明显而特异地杀伤靶肿瘤细胞(杀伤百分率: 66.94%±2.75%,P<0.05)。结论通过siRNA沉默DCs的Ii链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HA)对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腺病毒(Adv-BMP-2)转染的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羊骨髓体外分离、扩增BMSCs,分成5组:转染Adv-BMP-2的BMSCs+HA组(Ⅰ组),转染Adv-BMP-2的BMSCs组(2组),BMSCs+HA组(3组),BMSCs组(4组),转染携带β半乳糖苷酶的腺病毒(Adv-β-gal)的BMSCs组(5组)。采用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分析观测细胞增殖;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检测以及RT-PCR检测Ⅰ型胶原(Col-Ⅰ)、骨连接素(ON)和骨涎蛋白(BSP)的mRNA表达。结果①细胞增殖:3 d后各组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1周后第1组和第3组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其他组。②ALP活性:3 d后第3组ALP活性明显低于第4、5组,而第1、2组则显著高于第4、5组;7 d后前3组ALP活性较后两组均显著增加,而第1、2组ALP活性增加更为显著。③Col-Ⅰ、ON和BSP的mRNA表达:3 d和7 d后前3组较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结论HA与BMSCs体外复合培养后可促进BMSCs的增殖、增加ALP的活性以及Col-Ⅰ、ON和BS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磁转染MUC1/Y基因入树突状细胞抗膀胱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磁转染人MUC1/Y基因至人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诱导特异忡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作为载体,在多聚赖氨酸(PLL)的辅助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MUC1/Y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UC1/Y.在铜-硼-锡磁块的固定磁场作用下转染至人DC中,荧光显做镜下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其转染效率;再将这种转基因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致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MUC1/Y特异性抗膀胱癌(膀胱肿瘤BIU87细胞系)的杀伤活性,即分别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和透射电镜观察CTL诱导靶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基冈修饰后的DC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了的能力。结果:pEGFP-C1/-MUC1/Y转染效率为15%左右,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后能诱导出湿著的MUC1/Y特异性的CTL对BIU87细胞的杀伤实验表明T-DC-MUC1的杀伤活性约为52%,显著高于埘照组T-DC诱导的CTL;住透射电镜下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部分BIU87膀胱肿瘤细胞出现了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周围等早期凋亡表现;基因修饰后的DC能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γ,与未转染的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在固定磁场的作用下成功将MUC1/Y基因转入DC,并可有效诱导出特异性的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