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并比较561例(同一患者先后行双眼手术者记为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术后1、33、0 d视力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组253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组308例。两种术式术后视力为0.2~0.3患者数均达50%以上,并且随着时间增长视力显著提高;核硬度大于或等于Ⅲ的情况下采用两种术式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10%,核硬度大于或等于Ⅳ的情况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稍高。结论核硬度大于或等于Ⅳ的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视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应用交错分步进行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移植(以下简称三联术)的方法治疗角膜病与白内障同时存在并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及白内障摘除复明的患者,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三联术对21例21眼角膜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移植角膜情况,随访时间4~9mo。结果:治疗后92%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比术前提高,术后2wk视力>0.5者9例(43%),>0.3者10例(48%),0.1者2例(10%)。术后7~14d,21眼角膜植片全为透明,术后4~9mo植片完全透明17例,植片呈半透明3例,角膜中度混浊伴新生血管长入1例。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交错分步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一次性解决眼前段屈光间质混浊。与传统联合术相比,三联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快速恢复术后视力,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和特点,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随机选择387例405眼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和256例278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两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投入少,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对45例53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9眼术中未感到疼痛或感到轻微疼痛,手术能顺利进行;3眼术中比较疼痛,经加滴1~2次表面麻醉药后仍能顺利完成手术;1眼行人工晶体后房悬吊固定时有痛感而加用筋膜囊下麻醉而完成手术。结论: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确切有效,简单快捷,且并发症较球后麻醉少。但适应证的选择很重要,对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有时要联合应用其他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40眼有尿毒症史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评价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3者35眼(87.5%),其中0.5~0.9者27眼,0.3~0.5者8眼;<0.3者5眼(12.5%),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安全简便、不需要昂贵的设备等优点,是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瞳孔下采用翻筋斗取核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小瞳孔下采用翻筋斗取核法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41例46眼采用翻筋斗取核法完成小瞳孔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3d,裸眼视力<0.3者4眼(9%),0.3~0.5者22眼(48%),>0.5者20眼(43%),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小瞳孔下采用翻筋斗法取核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光凝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对60例108眼行超声乳化或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根据DR分期,早期予局限性视网膜光凝、格栅样光凝或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术后随诊1a,所有患者视力提高30眼(27.8%),视力不变71眼(65.7%),视力下降7眼(6.5%),光凝术后FFA随访检查显示,视网膜水肿消退,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出血、渗出部分吸收,18例合并有黄斑水肿眼光凝术后完全消退。结论:白内障术后合理及时的进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对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稳定视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对白内障术后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8眼)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2眼),设同龄正常人(60眼)为对照组。分析指标为总高阶像差值。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与超声乳化组在术后6mo的总高阶像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与同年龄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无差别,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较同龄正常人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水法娩核及圈套器法娩核两种方法.方法:326例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患者随机分成水法娩核及圈套器法娩核两组,观察对比两种娩核方法晶体核娩出操作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后角膜水肿情况.结果:娩核操作时间:水法娩核组平均时间20s,圈套器组平均时间90s,水法娩核组手术并发症较少.术后角膜水肿情况:水法娩核组:0级97眼,1~4级82眼;圈套器组:0级39眼2~4级108眼.两组结果有明显差异(x2=24.28,p<0.01).结论:水法娩核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组织损伤轻、术中并发症少、角膜水肿发生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大规模的白内障扫盲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核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手法娩核(非超声乳化)术改善视力、角膜散光度及生活质量的优越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余姚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硬核白内障440例(440眼)随机分为小切口手法娩核手术组(手法组,198例)及超声乳化手术组(超乳组,242例)。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手法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乳组(P=0.028)。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0.712,0.810)。手法组角膜散光度低于超乳组(P=0.000)。总体健康状况、远距离工作、眼痛、社交功能、社会角色限制、独立性及精神健康问卷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0,0.601,0.259,0.296,0.544,0.492,0.547);患者总体视觉、近距离工作、色彩视觉、周边视觉评分手法组高于超乳组(P=0.000)。结论: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手术除改善术后视力外,还可减少角膜散光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