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69篇 |
免费 | 298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8篇 |
儿科学 | 99篇 |
妇产科学 | 97篇 |
基础医学 | 348篇 |
口腔科学 | 315篇 |
临床医学 | 924篇 |
内科学 | 277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207篇 |
特种医学 | 175篇 |
外科学 | 759篇 |
综合类 | 586篇 |
预防医学 | 352篇 |
眼科学 | 141篇 |
药学 | 221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111篇 |
肿瘤学 | 1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231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154篇 |
2017年 | 179篇 |
2016年 | 184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313篇 |
2013年 | 286篇 |
2012年 | 302篇 |
2011年 | 270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11篇 |
2007年 | 212篇 |
2006年 | 189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6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94只眼)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2组:A组31例(45只眼),透明角膜切口的外口位置位于角膜缘前界,B组33例(49只眼),透明角膜切口的外口位置位于角膜缘后界。2组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3d常规检查,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及切口局部角膜水肿情况。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并重点记录患者的不适症状,前瞻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结果A组33只眼有刺痛及异物感,B组28只眼有刺痛及异物感;A组31只眼切口局部角膜水肿,比B组明显。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靠后,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程度(3D核磁共振表现)与X线踝关节应力位测量数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治疗的有踝关节韧带损伤病史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选患者测定X线踝关节应力位上距骨倾斜角度和距骨前移距离;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主要是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损伤程度在MRI上进行评估。统计分析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与X线应力位测量数值(距骨倾斜角度和距骨前移距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完整的腓距前韧带内翻应力位距骨倾斜角为(3.97±1.76)°,前抽屉位距骨前移距离为(3.86±1.18) mm;完整的腓跟韧带内翻应力位距骨倾斜角为(5.64±2.13)°,前抽屉位距骨前移距离为(4.37±1.54) mm。随着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损伤程度增加,内翻位距骨倾斜角增大,前抽屉位距骨前移距离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外侧韧带(腓距前韧带与腓跟韧带)损伤程度与X线踝关节应力位下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之间呈正相关 (r=0.748,P<0.001;r=0.425;P=0.002;r=0.487;P<0.001;r=0.402,P=0.004)。结论: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损伤程度与内翻位距骨倾斜角和前抽屉位距骨前移距离之间(特别是内翻位距骨倾斜角)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3.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的效果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的效果。方法对我院NICU收治的68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出生后开奶前予1%碳酸氢钠洗胃后禁食6h喂配方奶,在每次喂奶前给中脘穴按摩2~5min,喂奶后30min给俯卧位;对照组不洗胃,在出生4h后直接喂配方奶,观察2组在出生后5d内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呕吐的发生率为16.1%,对照组为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消化道出血4例;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危重新生儿呕吐的发生率并及早发现其他症状给予相应处理,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比较斜卧位、俯卧位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62例, 其中斜卧位27例, 俯卧位35例, 术前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共6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穿刺失败和中转开放手术者。斜卧位组手术时间(85.1±25.3) min;术中出血量为(117.5±49.7) mL;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俯卧位组手术时间为(97.2±30.6) min;术中出血量为(149.3±53.1) mL;术中发现气胸1例,术后发生大出血2例。2组病人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斜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与俯卧位相似, 但改良斜卧位手术患者较易耐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在临床上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ICU患者半卧位和平卧位对肺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2例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ICU,心内科ICU,外科ICU,和急诊ICU住院患者,问卷调查患者在半卧位和平卧位的舒适度。床边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比率(FEV1%)。同时观察不同体位手指氧饱和度(SpO2%)。分析肺功能以及手指氧饱和度和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半卧位体位下, 35/42患者自觉症状好于平卧位。ICU患者半卧位的FVC, FEV1比较平卧位明显改善(FVC:2.90±1.00 VS 2.22±0.85,P=0.0017;FEV1:1.95±0.89 VS 1.38±0.70,P=0.0035),ICU患者半卧位比较平卧位SpO2明显改善(95.74±1.64% VS 93.14±3.34%,P=0.0015),但ICU患者半卧位肺功能,SpO2和住院时间无相关性。【结论】ICU患者半卧位自主感觉好于平卧位,不同体位肺功能存在明显差异,患者SpO2%亦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SpO2与住院时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建立正常牙合青年男性浅层嚼肌、颞肌前束在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超声形态正常值,比较其差异,为评价正畸患者浅层嚼肌、颞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69位正常牙合青年男性下颌分别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嚼肌周长、面积、宽度、最大厚度、平均厚度、长度及颞肌前束最大厚度、平均厚度并对其不同功能位置的各项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下颌处于姿势位时浅层嚼肌、颞肌前束的厚度与最大前伸位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时浅层嚼肌的各项超声形态指标及颞肌前束厚度与最大前伸位及姿势位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处于不同功能位浅层嚼肌、颞肌前束超声形态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为下颌前伸式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下颌定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X线头影测量分别对32例患者戴用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于治疗前、医师经验位及患者调节位时下颌水平及垂直测量项目的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医师经验位和患者调节位与治疗前比较时测量项目均有差异,两者比较,S-Ar-Go P值为0.095,H-MP P值为0.84,均大于0.05,其他测量项目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的医师经验位和患者调节位的下颌位置存在差异,该差异可以为下颌前伸类口腔矫治器个性化治疗的下颌前伸定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肺保护性通气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具有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优点,但由于临床医师对PPV认识不足及顾虑其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并未得... 相似文献
90.
《Archivos de bronconeumología》2021,57(6):393-398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body position on primary 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MethodsFifty-five subjects diagnosed with central sleep apnea (CSA) through polysomnographic examinations wer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in the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ardiologic and neurologic examinations. Primary positional central sleep apnea (PCSA) was determined when the supine Apnea–Hypopnea Index (AHI) was greater than two times the non-supine AHI. The primary PCSA and non-PCSA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leep parameters,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ResultsOverall, 39 subjects diagnosed with primary CSA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61.5% of the subjects had primary PCSA.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imary PCSA and non-PCSA groups regarding age, sex, body mass index (BMI), co-morbidities, and history of septoplasty. In terms of polysomnography parameters, AHI (P = .001), 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P = .002), the time spent under 88% saturation during sleep (P = .003), number of obstructive apnea (P = .011), mixed apnea (P = .009), and central apnea (P = .007) was lower in the primary PCSA group than in the non-PCSA group. Twenty-nine percen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primary PCSA group were recommended position treatment and 71% were recommended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PAP) therapy; all patients in the non-PCSA group were recommended PAP therapy.Conclusions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ate of primary PCSA was high (61.5%) and primary PCSA was associated with milder disease severity compared with non-PCSA. The class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CSA regarding positional dependency may be helpful in terms of developing clinical approache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