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9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749篇
药学   1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比较两种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以寻求一种更可靠、更简单的操作方式.方法 将26例(31只眼)伴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分为A、B两组,在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并缩瞳后,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离房角粘连,A组(16只眼)是通过反复利用I/A头对周边虹膜组织的吸引来牵拉虹膜根部,以分离虹膜与小梁组织的粘连;B组(15只眼)凭借黏弹剂的钝性压力和抛光针对虹膜根部的牵拉来达到分离前房角粘连目的 .随访观察3月到2年,对照观察两组术后眼压下降幅度、房角的形态变化及视力等情况.结果 用房角镜检查发现所有术眼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其中A组16只眼中有15只眼前房角全周重新开放,占93.75%,而B组15只眼中只有7只眼全周重新开放,占46.67%(P<0.01);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但A组眼压下降幅度更大,且两组下降幅度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A、B两组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闭角性青光眼,但A组的方法更可靠、更有效而且操作更简单.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手术眼与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0例无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者手术前及术后1d,视网膜中央动脉、中央静脉血流动力学:PSV、EDV、RI、V-max V-min 测量资料.结果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眼术前平均PSV为(9.19±3.17)cm/s,术后为(10.39±3.03)cm/s,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手术眼初次检查PSV为(9.06±2.67)cm/s,术后复查为(8.60±3.19)cm/s,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术前PSV为(10.13±2.57)cm/s,术后为(10.80±3.33)cm/s,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患者视网膜中央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在手术前后也观测到如上结果,而EDV、RI、V-min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视网膜中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利用Pentacam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45例(51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3.2 mm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利用Pentacam测量角膜前后表面的高阶像差(包括总的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以及3~6阶像差),将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按直径范围不同(3 mm直径和6 mm直径)分为两组,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方法对两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角膜前表面总的高阶像差术前1 d为(0.289±0.171)μm,至术后3个月时轻度增加为(0.312±0.158)μm(3 mm直径);术前1 d为(0.980 ±0.215)μm,至术后3个月时轻度增加为(1.054±0.308)μm(6mm直径),但手术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F=1.55,P=0.22),且两组总的高阶像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F=0.95,P=0.42);其余各项高阶像差手术前后的变化与总的高阶像差的变化相似.角膜后表面总的高阶像差术前1 d为(0.548±0.220)μm,至术后3个月时明显增加为(0.661±0.275)μm(3 mm直径);术前1 d为(1.780±0.453)μm,至术后3个月时明显增加为(1.945±0.532)μm(6mm直径),手术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P=0.00),且两组总的高阶像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F=12.46,P=0.00);其余各项高阶像差手术前后的变化与总的高阶像差的变化相似.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但是,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能影响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及评估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4例34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所有术眼晶状体均伴不同程度混浊.其中11只眼已在6个月至10年前行抗青光眼手术.本次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至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结果 术后除1只眼外,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与正常白内障对照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后不需要药物控制眼压.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可以作为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5.
Zheng D  Lin Y  Zhang Z  Chen W  Yang W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7):408-411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发生混浊、引起视力障碍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方法 对 19例 (2 2只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发生混浊的患者 ,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将取出的 2 2片混浊人工晶状体进行裂隙灯和光学显微镜检查 ;应用钙特异性茜素红染色法和vonKossa嗜银染色法进行病理学检查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沉淀物的位置和形态 ;应用能谱分析法检查沉淀物中的元素成分。以透明人工晶状体作为对照。结果 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表面和表面下可见沉淀结晶呈多种形态的不规则颗粒 ,其中光学部中央着色颗粒密集且粗大 ,周边着色颗粒稀疏而细小。这些颗粒茜素红染色和vonKossa嗜银染色均为阳性反应。能谱分析证实颗粒中含钙和磷元素。人工晶状体襻和透明人工晶状体均无相同表现。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 ,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混浊的原因 ,为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表面和表面下发生钙和磷化合物沉淀结晶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视功能调查量表比较第一眼和第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视功能的变化。方法:先后作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47人,分别在第一眼和第二眼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作眼科检查并完成视功能调查量表。结果:第一眼手术后视功能及各指标得分均高于术前;第二眼术后视功能及周边视野和立体觉的得分高于第二眼手术前,与视力有关的日常生活限制和感觉适应的得分在第二眼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第一眼和第二眼术后视功能均得到提高,第二眼手术后以周边视野和立体觉的改善为主。  相似文献   
67.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和眼表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眼的泪膜、眼表结构及眼干燥症发生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20例(20眼),观察术前、术后2周、1月、2月的主诉、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结果患者的主诉、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在术前、术后2周、1月、2月均无统计学意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术前、术后2周、1月、2月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只会引起术后早期的轻微不适,不会加重或引起患者的眼干燥症状。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兔眼的解剖特点及制作后囊膜混浊模型的方法。方法:测量新西兰兔30只(60只眼)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球轴长度。每只兔随机选取左眼或右眼进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手术中的乳化功率、时间等参数进行统计。观察术后并发症和后囊膜混浊的形成情况。结果:30只兔60只眼的平均前房深度是2.39±0.24mm,平均晶状体厚度是6.61±0.26mm,眼球轴长度是15.17±0.40mm。30只兔眼均顺利进行了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未发生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乳化平均功率15.43%±4.31%,平均时间91.19±21.78秒。术后1个月后囊膜混浊开始形成,术后3个月每只眼都形成了明显的后囊膜混浊。结论:利用兔进行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作为研究后发性白内障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9.
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4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超声乳化时间为0.47~3.68分钟,其中Ⅳ级核超声乳化时间平均为(1.80±1.05)分钟。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3~0.8共16眼,0.8以上26眼。术中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2眼角膜轻度水肿,2眼术后3月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白内障手术方式,特别是对硬核白内障,具有其他术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70.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42例(60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试验组)及30例(42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主观感觉,荧光素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test,SIt)及干眼仪检查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相比,试验组BUT较对照组明显短,角膜荧光素着色点较对照组明显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干燥异物感、SIt及干眼仪检查等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试验组术后1天、1周、1月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天、1周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后1天、1周角膜荧光素着色点及干眼仪检查等级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天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2分、BUT<5s的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中,BUT<5s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UT与年龄呈轻度负相关(r=-0.4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其泪膜稳定性下降且恢复较慢,以老年、女性、糖尿病病程长者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