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2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103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1259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1086篇
药学   2385篇
  3篇
中国医学   1187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578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68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方法(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以及分析。结果经过一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比对照组的患者要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医院从2013年1~6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后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8+淋巴细胞两组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两组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淋巴细胞实验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P<0.05)。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5.7%和72.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且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得宝松规律性停药对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的符合瘢痕疙瘩诊断的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两组,A组为试验组共81例,B组为对照组共75例。A组在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采取逐渐减少浓度的方法规律停药;B组采用常规疗程停药方法。观察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24.
目的 采用HPLC测定复方熊去氧胆酸软胶囊中的硝酸硫胺和维生素B2(Vit B2).方法 色谱柱为Syncronis aQ-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60∶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3 nm.结果 硝酸硫胺81.3 ~121.9 μg·mL-1、Vit B2 41.0 ~61.4 μg·m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2%,RSD分别为0.38%、0.68%(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熊去氧胆酸软胶囊中硝酸硫胺和Vit B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复方大青叶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没食子酸的方法。方法采用 Phenomenex Luan C18柱(250mm ×4.6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 -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38.02~380.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28%(n=9);咖啡因在3.838~38.37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7%, RSD 为0.18%( n =9);没食子酸在1.08~10.8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为0.60%(n=9)。结论本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建立复方白及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观察性状;以a-萘酚硫酸法鉴别白及多糖;以硫酸铜显色法鉴别尿素;以蒽酮染色法测定白及多糖含量;以苯甲醛染色法测定尿素含量。结果复方白及乳膏为白色的乳膏;α-萘酚硫酸鉴别显白及多糖的阳性反应;硫酸铜显色鉴别显尿素的阳性反应;白及多糖在1.88~33.7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39X-0.0069(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81%,平均含量应为4.0mg·g-1(±10%);尿素在10.0~12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077X+0.0019(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49%,平均含量应为0.1g·g-1(±10%)。结论所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白及乳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7.
赵杰  袁义  蒋国强 《中国药师》2015,(3):429-436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骨质疏松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碳酸钙片1粒,po,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50 IU,im,qd。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指标等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各骨密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GP、β-CTX、PTH、BNALP、25OHVit D等骨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骨代谢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单用钙剂治疗,但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28.
129.
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率高,常用治疗手段为玻璃体切割术,然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已出现严重后巩膜葡萄肿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临床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继发眼底病变,特别在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病例中,疗效肯定,前景可期。我们针对近年来后巩膜加固术的材料与术式变迁作一全面综述,并进一步讨论其应用于眼底手术中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03/2013-02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3例124眼随机分为两组,42例59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SICS组),51例65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手术源性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后1d; 1wk两组患者视力≥0.5分别为SICS组38眼(64.4%),41眼(69.5%),Phaco组29眼(44.6%),32眼(49.2%),SICS组的视力优于Phaco组(χ2=4.877,5.243,P<0.05)。术后1,3mo两组视力≥0.5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0.085,P>0.05)。平均角膜散光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组内比较不同时间有统计学意义(F=25.624,P<0.05),且有随时间降低的趋势;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986,P>0.05),两组患眼术后1wk平均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6,2.427,P<0.05)。术后1wk; 1mo Phaco组手术源性散光SIA均低于SICS组(t=-4.628,2.770,P<0.05),术后3mo两组SI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4,P>0.05), 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的SIA均有统计学意义(F=26.37,P<0.05,F=14.29,P<0.05)。两组患者术中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前房色素膜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术后效果相近,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方案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非唯一最佳手术方案,在缺少超乳设备的边远地区,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同样可以达到与超乳手术接近的术后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