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0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目的探讨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的眼部表现及其影像特征。方法收集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17例(34只眼)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其中8例(8只眼)同时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底检查和FFA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FFA显示17例(33只眼)视乳头周围及后极部多发针尖样荧光素渗漏,晚期荧光素渗漏增强呈多湖状荧光素积存。其中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及视乳头边界不清者7例(14只眼);视乳头边界清及晚期荧光素着色者10例(20只眼)。1例(1只眼)仅表现为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及视乳头边界不清,但视网膜和脉络膜无荧光素渗漏。1例(1只眼)可见视乳头向周边部发散的放射状及条纹状低荧光。对8例(8只眼)分别进行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中周部频域OCT,显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黄斑区和中周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呈多发浅脱离及神经上皮内囊腔。结论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充血、视网膜水肿皱褶及视网膜浅脱离的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多可见视乳头周围及后极部、中周部呈多发强荧光斑点,晚期荧光素渗漏增强且扩散融合呈多湖状荧光素积存;OCT检查可见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多发浅脱离及神经上皮内囊腔。  相似文献   
72.
目的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盘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D)的相关性,评估频域OCT检测视盘参数在POAG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正常人55例(55只眼)及早期POAG患者55例(55只眼)。采用Cirrus SD-OCT和Synemed EP-930自动视野计分别进行视盘形态和视野检测。OCT检测采用optic disc cube 200×200模式,评估数据包括视盘面积、盘沿面积、平均杯盘比、垂直杯盘比及视杯容积。视野检测采用Synemed EP-930自动视野计30°-2程序。比较2组间视盘参数的差异,分析早期青光眼组MD数值与Cirrus SD-OCT视盘参数的关系。结果早期POAG组与正常组之间的视盘参数比较,除视盘面积外其余参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01)。早期POAG组盘沿面积与视野MD相关性最好(r=0.561,P〈0.001)。结论频域OCT检测的视盘参数在POAG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3.
杨艳  郑科  马列  梁军  谷威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62-2265
目的: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及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气体眼内填充后,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观察黄斑裂孔术后的闭合黄斑孔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etinal thickness,RT)变化。方法:非随机、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筛选我院2011-03-01/2013-06-30入院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17例17眼,均为同一术者行25G-PPV和ILM剥除、短效气体填充、黄斑孔闭合良好、随访观察超过6mo以上者。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Topcon公司SD-OCT进行术眼及对侧正常眼的黄斑区线性扫描检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根据ETDRS分成9个区域。术后观察随访时间分别为术后3~5wk(A期)、术后2~3mo(B期)、术后>6mo(C期)。结果:在A期中,OCT检查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术眼C,IS,II,IN,OS,OI和ON较对侧眼相应区域的厚度增加(P<0.01),而IT和OT(291.58±18.97μm,250.83±21.21μm)较对侧眼(280.33±20.82μm,242.08±24.02μ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B期中,术眼II,IN,OS和ON区域较对侧眼相应区域视网膜厚度增加(P<0.01),而术眼C,IS,IT,OI和OT区域较对侧正常眼相应区域的视网膜厚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C期中,除术眼IN区较对侧眼厚度增加外(P<0.01),余C,IS,II,IT,OS,OI,ON和OT较对侧眼相应区域厚度均无明显变化(P>0.01)。另外,C期的术眼ON和IT视网膜厚度较A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出现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持续变化,可能与ILM的剥除导致黄斑区显微组织结构的变化有关。SD-OCT为黄斑裂孔术后随访观察提供了客观便捷的观察工具,为进一步研究ILM剥除对黄斑区视网膜的远期结构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应用频域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析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原发性前房角关闭者32例(40只眼)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前、术后2d、2个月使用频域眼前段OCT进行前房角测量,比较500μm/750μm前房角角度(ACA500/ACA750)和500μm/75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AOD750)等指标。结果各指标在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d、2个月相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前房角关闭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前房角增宽,可缓解瞳孔阻滞,预防前房角进一步关闭,频域眼前段OCT可进行术前术后的非接触检查,实现前房的生物统计学测量。  相似文献   
75.
联合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 CirrusTM HD-OCT)中B和C扫描来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形态的改变。方法31例(34只眼)患者进行OCT 扫描,联合断层成像图和冠状面成像图RPE形态改变,冠状面成像图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图像比较定位渗漏点。结果在断层成像图上(B扫描)可发现:RPE圆弧样脱离9只眼(26.47%),RPE突起样8只眼(23.52%),波浪纹样改变4只眼(11.76%),圆弧+突起样改变13只眼(38.23%)。在冠状面成像图(C扫描)中,均能与B扫描图对应,同时能精确定位眼底图,与FFA图像相对应。结论在CirrusTM HD-OCT多种扫描模式下能容易观察到CSC患者的RPE出现特征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76.
目的:明确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的植物神经调节作用及治疗意义,以便为这一新方法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ASAⅡ~Ⅳ级冠心病患者60 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 例.I组为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II 组患者选取T4~5 硬膜外间隙穿刺置管,以微量注射泵继续输注0.8% 利多卡因约(2~3)ml/h,持续5d,给药后30min,12h,24h,72h,120h 分别记录患者的HRV 低频(LF),高频(HF) 及低高比值(LF/ HF),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内科治疗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而应用高位硬膜外阻滞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下降明显,高位硬膜外阻滞后,患者LF 、HF 、LF/HF 均降低(P<0.05),LF 降低程度显著大于HF 的降低程度,LF/HF 同时降低(与阻滞前相比,P<0.05),阻滞12h 之后患者HRV 的各项指标与3min 之内相比略有升高,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可相对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局限性、可逆性地阻滞T1~5 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传入和传出纤维,引起冠状血管扩张,由此改善缺血区的血供和氧供,对于冠心病临床治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78.
何雪瑞  刘涛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039-2043
青光眼是一种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不可逆致盲眼病,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mGCC)由黄斑区视网膜的内三层结构组成,包括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nerve fiber layer,RFL)、神经节细胞层( gangalion cell layer, GCL )和内丛状层( inner plexiform layer,IPL),它是青光眼结构损害的靶组织,有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具有非接触性、可重复性好、获取眼部图像快等优点,已在眼科领域广泛应用。频域OCT能提供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可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mGCC )的厚度进行精确测量,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参数。  相似文献   
79.
生物医学信号的小波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比较了傅立叶变换、加窗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处理信号的方法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心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0.
一种心率变异性分析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简称 HRV)分析系统 ,结合其它临床检测方法可望提供一种客观评定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