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09篇 |
免费 | 1511篇 |
国内免费 | 8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7篇 |
儿科学 | 174篇 |
妇产科学 | 54篇 |
基础医学 | 893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3173篇 |
内科学 | 1407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139篇 |
特种医学 | 7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6篇 |
外科学 | 217篇 |
综合类 | 8286篇 |
预防医学 | 1349篇 |
眼科学 | 15885篇 |
药学 | 2654篇 |
66篇 | |
中国医学 | 3323篇 |
肿瘤学 | 1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3篇 |
2023年 | 960篇 |
2022年 | 1104篇 |
2021年 | 1345篇 |
2020年 | 924篇 |
2019年 | 823篇 |
2018年 | 527篇 |
2017年 | 833篇 |
2016年 | 888篇 |
2015年 | 924篇 |
2014年 | 1502篇 |
2013年 | 1424篇 |
2012年 | 1920篇 |
2011年 | 2050篇 |
2010年 | 2102篇 |
2009年 | 2005篇 |
2008年 | 2067篇 |
2007年 | 1901篇 |
2006年 | 1955篇 |
2005年 | 1910篇 |
2004年 | 1686篇 |
2003年 | 1404篇 |
2002年 | 1173篇 |
2001年 | 1146篇 |
2000年 | 919篇 |
1999年 | 783篇 |
1998年 | 717篇 |
1997年 | 629篇 |
1996年 | 562篇 |
1995年 | 511篇 |
1994年 | 411篇 |
1993年 | 348篇 |
1992年 | 328篇 |
1991年 | 242篇 |
1990年 | 197篇 |
1989年 | 225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视网膜出血俗称“眼底出血”。出血分破裂性出血与渗出性出血。前者发生在大量出血与外伤情况下,后者发生于全身病变过程中。笔者用云南白药治疗视网膜出血1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7~69y。病种: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所致视网膜出血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视网 相似文献
43.
兔眼钝挫伤后角膜及视网膜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眼受钝挫伤后,其眼球的组织病理变化究竟如何,国内文献报道不多,盖因人类眼球钝挫伤后的标本不易获得。我们利用钝挫伤后的兔眼,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进而推导人类眼钝挫伤后的组织病理变化,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眼外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14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43例(147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般临床资料、眼部情况、手术类型及治疗结果。本组出院时136眼痊愈(92.5%);随访2月至6年的43眼中34眼痊愈(79.0%)。讨论了视网膜脱离的易发因素、术式选择、手术注意事项和预后。 相似文献
45.
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眼底高之一,且对现功能破坏严重,为恢复患者良好机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至关章要。近年来随着眼前节显微手术的飞速发展,尤其视网膜脱离手术,日里完善,大大提高了治愈串,同时药物治疗机网膜皱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分述如下:1$响作的切割玻璃作手术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员做手术,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玻间体被认为是眼科手术的“禁区”,直至60年代,才对玻璃体有了新的认识。70年代Maenemer等推广了扁平部被辞体切困方法,同时随着被盯体手术器械的不断改善,使破门体手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6.
47.
48.
李宏建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10):741-741
据美国心脏学会杂志Hypertension报道,向视网膜供血的微血管在血压超过正常范围之前即可出现狭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视网膜小动脉相对狭窄的患者5年内患严重高血压的危险性可能是小动脉相对较宽者的2倍。 相似文献
49.
50.
视网膜的特殊结构是临床上视网膜剥离的解剖学基础,当眼球遇到外力的打击和眼压过高时,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在法医学鉴定中较多见,然而,在法医学界有一种被称为“临界型因果关系”特殊的视网膜脱离,在鉴定过程中并不多见,易于引起争议,给鉴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在鉴定过程中遇到1例,现就视网膜脱离成因进行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