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7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6篇 |
儿科学 | 13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4篇 |
口腔科学 | 47篇 |
临床医学 | 255篇 |
内科学 | 80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67篇 |
外科学 | 166篇 |
综合类 | 675篇 |
预防医学 | 84篇 |
眼科学 | 57篇 |
药学 | 222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128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目的 比较双梭形切口术和单切口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效果,并对手术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参照组采取单切口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梭形切口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满意度、炎症因子水平及不...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946.
目的:探究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痔瘘舒丸、康复新液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接收的110例肛瘘患者.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LIFT治疗,观察组采用LIFT联合痔瘘舒丸... 相似文献
947.
为观察括约肌瘘管结扎术对肛瘘术后疼痛及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将88例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VAS)评分及肛门失禁严重度指数(FISI)评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 相似文献
948.
目的介绍一种专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末端纤柔的肾造瘘引流管,初步探讨其应用于PCNL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100例行PCNL的患者资料,术中使用本新型管道者50例,设为新型管道组,其余50例患者术中留置常规肾造瘘管,设为常规管道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携带造瘘管及尿管的时长、住院时长、拔管过程中及拔管后出血情况等指标;验证新型管道组拔管后再次插入的成功率。结果新型管道组与常规管道组比较留置造瘘管的时长[(21.13±2.12)h vs.(55.67±18.52)h]、留置尿管时长[(40.40±4.75)h vs.(73.34±20.12)h]、住院时间[(48.48±3.39)h vs.(87.36±21.55)h]、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08±1.00)分vs.(4.76±1.41)分]、拔管后出血病例血红蛋白(△Hb)[(4.60±1.14)g/L vs.(20.00±2.83)g/L]均明显低于常规管道组(P<0.05)。2组术后腹膜后血肿发生率及一期碎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管道组拔管后再次插入的成功率为100%。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使用末端纤柔型肾造瘘管,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携带造瘘管相关不适,提高医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49.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