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1篇 |
免费 | 298篇 |
国内免费 | 2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287篇 |
妇产科学 | 95篇 |
基础医学 | 391篇 |
口腔科学 | 33篇 |
临床医学 | 1821篇 |
内科学 | 469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91篇 |
特种医学 | 1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9篇 |
综合类 | 2299篇 |
预防医学 | 865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1149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516篇 |
肿瘤学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28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220篇 |
2020年 | 173篇 |
2019年 | 171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370篇 |
2013年 | 374篇 |
2012年 | 504篇 |
2011年 | 537篇 |
2010年 | 462篇 |
2009年 | 444篇 |
2008年 | 525篇 |
2007年 | 397篇 |
2006年 | 407篇 |
2005年 | 407篇 |
2004年 | 385篇 |
2003年 | 346篇 |
2002年 | 305篇 |
2001年 | 214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142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32篇 |
1995年 | 121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一种改进的溶血素测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改进溶血素测定方法。方法:在待测样品中加入Sysmex公司生产的快速溶血剂-Ⅱ,用半自动生化仪测D540,计算出样品半数溶血值HC50。结果:用该方法测定联苯双酯、环磷酰胺和阿司匹林3种已知药物对绵羊红细胞(SRBC)致敏小鼠产生溶血素的影响,分别为无作用、抑制和增强,与以往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结论:改进的溶血素测定法操作简单省时,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86.
目的:分离并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分泌的外泌体,研究其对人血的溶血性能。方法:通过超速离心法从脐带干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外泌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透射电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进行鉴定;制备人红细胞悬液,加入不同浓度外泌体,进行溶血试验,用试管法观察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计算溶血度。结果:分离获得的外泌体特异富集蛋白CD9、CD81、Alix,不含有高尔基体蛋白Gm130;透射电镜下可见其呈杯盘状结构,粒径直径为40~120 nm;脐带干细胞外泌体对人血的溶血率小于5%。结论:HUCMSC分泌的外泌体具有外泌体的经典结构及典型特征,不引起人血溶血反应,为未来脐带干细胞外泌体作为载体进行药物递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7.
师玉环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21,(4)
目的:将新型溶血素及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6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接受体检.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计数,并根据受检者接受的溶血素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实验组接受新型溶...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在首发症状性急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入住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200例首发症状性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将其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SCI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未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非SCI组),两组患者均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根据头颅CT计算脑梗死面积,根据面积大小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并均按急性缺铁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治疗4w,对其转归进行评估,分为基本痊愈组、进步组、无变化组、恶化组。两组患者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血脂系列、尿酸(UA)等,比较各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并对两组梗死部位分类,比较各组间在梗死部位分布的差异。结果SCI组在神经功能缺损中重度组较非SCI组多,轻度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小梗死灶及大梗死灶组间存在差异,基本痊愈、恶化组及无变化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BA1c、Hcy、LPA、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在两组间存在差异。两组在梗死部位分布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首发症状性急性脑梗死者病情重,梗死面积大,预后差,可能为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HBA1c、Hcy、TC、LDL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可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9.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滤器后加热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滤器后加热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CRR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将加温装置连接到置换液的管路上,观察组将加温装置连接到滤器后静脉端血液回输管路上。两组均于CRRT治疗开始3h、6h、12h时测量患者体温及深静脉置管的动、静脉端的血液温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溶血反应相关检验结果。结果在CRRT治疗不同时段,两组深静脉置管的动、静脉端的血液温度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5;治疗12h时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溶血反应相关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滤器后加热血液回输管路的方式可安全有效地补充CRRT治疗中循环热量,降低CRRT治疗中低体温发生率。 相似文献
90.
20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病因和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病因和临床特点,探讨改善预后的方法。 方法 收集我科1998年7月至2004年12月20例HU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临床表现、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 结果 20例HUS占同期急性肾衰竭(ARF)的2.48%(18/726),女性16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49.11±19.85)岁。5例为特发性HUS,其余15例为继发性,包括狼疮肾炎10例,产后2例,抗磷脂综合征(APS)、恶性肾小动脉硬化、药物性各1例。表现为ARF 18例,肾病综合征15例, 高血压17例 (恶性高血压4例)。12例患者为肉眼血尿或酱油色尿,余8例均为镜下血尿, 仅1例腹泻。20例HUS发病时Scr为(504.40±381.10) μmol/L,尿蛋白量(24 h)(5.0±2.6) g 。16例接受肾活检。14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包括2例血浆置换、8例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或单纯血透、4例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单纯血透。7例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对继发性HUS的原发病加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特发性HUS以中、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抗磷脂综合征以低分子量肝素抗凝。1例失随访,其余19例平均随访(46.0±32.8)月,其中4例死亡;11例治愈且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肾功能未恢复,其中2例维持透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非SLE合并HUS的存活比例分别为70%和90%;肾存活比例为50%和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组HUS以继发性为主,以SLE占首位,SLE并发HUS的临床表现危重,预后较差。本组HUS存活比例为80%,肾脏治愈比例为55%。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为主要治疗方法。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能减少复发。对有治疗指征的原发病,免疫抑制剂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