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9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19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眼科学 | 639篇 |
药学 | 3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5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强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6):457-459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99年以来我科14例(14眼)硅油充填眼合并白内障者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3~12月.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11眼,不变2眼,降低1眼.结论 对眼部状况较好的硅油填充眼,在硅油取出同时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较好的视力效果. 相似文献
86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手术的疗效。方法分析眼后段异物32例34眼经玻璃体切除摘出异物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后的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异物摘出成功率100%,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眼内异物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3.
864.
表面麻醉下垫压夹取式娩核在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自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使用垫压夹取式娩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8例(126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表面麻醉下垫压夹取式娩核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d、1周、1个月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压、眼底镜检查。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视力0.6—1.0者78眼,0.3—0.6者32眼,0.1—0.3者12眼,〈0.1者4眼。结论垫压夹取式娩核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能减少角膜内皮和后囊膜的损伤,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865.
目的评价小切口(6mm)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8例老年性、外伤性白内障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wk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71.1%,3mo占94.7%.术后1wk散光为1.85±0.95D;术后3mo散光0.92±0.58D,分别小于10~12mm大切口对照组(P<0.001)。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1.72%.并讨论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意外的处理方法。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128眼白内障进行此种术。结果术中46眼晶状体核直径测量,平均为5.68nm*7.16mm。术后矫正视力在0.5以上占92.1%,1.0以上占70.2%。 相似文献
867.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不同截囊方式与其后囊混浊发生率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内障83眼,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按前囊截开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施行开罐式截囊、连续撕囊及线形截囊。术后随访观察12~24个月,后囊混浊发生率分别为:开罐组28%,撕囊组15%,线形截囊组7%。与开罐组相比,线形截囊组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撕囊组与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选用一种既能有效地清除晶体上皮细胞,又能确保人工晶体袢完全植入囊袋内的截囊方式,如线形截囊,对防止后囊混浊是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8.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其术后效果好、反应轻和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 ,在我国已日益普及。但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或悬韧带断裂的病例依然难免 ,使得计划性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失败的病例仍然存在。现就我院 1997~1999年施行白内障摘出手术 144例 181眼 ,术中发生后囊破裂 (包括悬韧带断离 ) 18眼 ,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 1999年我院共施行白内障手术 144例 181眼 ,男 78例 94眼 ,女 6 6例 87眼 ,年龄 11112 ~ 81a,平均 49.6 5 a。老年性白内障 77例 10 8眼 ,外伤性白内障 2 3例2 4眼 ,并发性白… 相似文献
869.
本文报告106例117眼眼球内铜异物伤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性别、年龄分布、职别、致致伤物与致伤原因、受伤眼别与穿孔部位、异物存留时间与异物停留部位、异物取出方法与取出率异物大小、手术前后视力、并发症与后遗症等。此外,对上的争议、临床诊断、病理特点及手术方法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70.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散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小切口普通器械劈核法囊外摘出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80眼白内障患者以手术切口大小分作A、B2组:A组为小切口普通器械劈核法治疗组,B组为采用大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法治疗组;分别观察术后角膜散光变化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A、B2组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78.6%、65.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6.08,P〈0.01)。A组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为(0.92±0.87)D,术后3个月为(0.53±0.56)D,平均角膜散光度减少0.39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u=2.267,19〈0.05)。B组术后3个月为(0.62±0.67)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016。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散光度小.视力恢复快.简便安全.不需特殊器械.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