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493篇
药学   96篇
  4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讨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61眼)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并对术前和术后眼压、视力及房角的变化进行6~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前平均眼压(18.25±3.12)mm Hg (1 mm Hg=0.133 kPa),术后(12.1±2.09)mm Hg,术前周边房角深度<1/2 CT者42例,术后周边前房深度≥1 CT者39例;术后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加深前房。  相似文献   
42.
<正>青光眼是一类以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性眼病之一,发病率为1%,45岁以后发病率为2%。青光眼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的发生和发展,与眼压升高的程度及视神经对眼压损害的耐受性密切相关。眼压是指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房水是眼球内容物的主要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不同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眼压的变化,以观察此手术治疗不同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3例(62只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1例(28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4只眼).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及前房深度的变化,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定期随访眼压并分析.结果:62眼中2眼视力无改善,余60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分别行术前与术后t检验,p值均为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及后期随访各时段眼压行t检验,术前、随访1个月、6个月、1年时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眼术后前房轴深均明显加深,周深≥1CT54眼,术后房角均不同程度开放.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21眼一周内出现虹膜炎性反应,用药后炎性反应消退.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个可优选的手术方式,同时提示我们对于不同的闭角型青光眼,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4.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是一种类似低倍生物显微镜的新型的高频率眼科B型超声影像检查仪器,它的应用在青光眼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UBM不但不受眼压高低、角膜、前房混浊及炎症的影响,而且,还具有分辨率高、无痛、无侵入、无组织损害的特点和优势,可清晰观察和精确的测量活体的眼前节结构,是一种能清晰的显示现有的其他方法难以观察的眼前段"盲区"结构状态的高新技术手段。本文就UBM对青光眼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疗效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的前房角变化,分析影响术后前房角度数(ACA)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连续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屈光中心接受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1例(81眼),患者术前,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行Visante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 查,测量术前、术后鼻侧和颞侧ACA及术后拱高。分析术后ACA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直径、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水平角膜曲率、术前ACA、ICL直径和术后拱高的相关性。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前段各项参数的变化,两两比较采用 Bonferroni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ACA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鼻侧ACA较术前减少45%~50%(F=268.73,P<0.001),术后的颞侧ACA 较术前减少44%~49%(F=333.40,P<0.001)。ICL植入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拱高分别为 (640±180)μm、(540±150)μm和(530±1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14,P<0.001);术后 1个月内拱高下降趋势明显,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期间拱高下降趋势明显减缓。 ICL植入术后鼻 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426,P=0.003;r=0.377,P=0.008; r=0.525,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 ICL植入术后颞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392,P=0.006; r=0.376,P=0.008;r=0.594,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结论:ICL植入术后前房角明显减小,随访期内患者前房角开放度数基本稳定, 没有进一步变窄。  相似文献   
46.
目的: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角膜水平直径,比较其测量结果与传统规尺法的差异性,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双眼ICL植入术患者126例252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各126眼。对照组接受规尺法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并行ICL植入术,观察组接受UBM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并行ICL植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的眼科参数,包括裸眼视力、眼压、前房角、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残留屈光度(等值球径、球径、柱径)、安全指数、疗效指数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角膜水平直径明显增高(P<0.05);术前,两组患者3点与9点方向前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3点与9点方向前房角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3点与9点方向前房角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及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裸眼视力明显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及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视力(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前房参数(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和房角黏连度)水平和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均高于对照组,房角黏连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及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视力水平,改善前房参数水平,降低眼压水平,效果优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黏连分离术治疗。  相似文献   
48.
康卫娟  谢丹 《护理研究》2008,22(12):1122-1123
Axenfeld-Riger综合征是以双眼发育性缺陷,伴有或不伴有全身发育异常为特点的一组发育性疾病,表现为双眼发育性缺陷,继发性青光眼,可伴有全身发育异常,多为牙骨和面骨异常,为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多有家族史,男女相同[1].临床特点表现为:双眼发病, 视力减退,角膜后胚胎环,前房角异常,虹膜角膜粘连,虹膜发育异常,无瞳,瞳孔异位,多瞳等.我科于2006年7月收治了1对患有Axenfeld-Riger综合征的双胞胎姐妹病人,现将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昼夜眼压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2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昼夜眼压、视力及房角宽度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峰值眼压、平均眼压、波动值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及房角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能较大程度恢复患者眼压及视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Van Herick法及河南眼科研究所改进法检查前房深度估测房角关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06/2019-01于我院门诊就诊的40岁及以上患者52例100眼分别行Van Herick法和河南眼科研究所改进法检查前房深度,筛选出周边前房深度≤1/3 CT且>1/4 CT与周边前房深度≤1/4 CT人群,对Van Herick法与河南研究所改进法前房检查法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再行房角镜检查与暗室下UBM检查分别检查周边房角是否关闭。结果:在Van Herick法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3 CT且>1/4 CT的患眼中,行房角镜检查与UBM检查结果房角关闭的阳性率分别为39%与43%,在河南眼科研究所改进法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3 CT且>1/4 CT的患眼中,行房角镜检查与UBM检查结果房角关闭的阳性率分别为46%与42%;在Van Herick法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4 CT的患眼中,行房角镜检查与UBM检查结果房角关闭的阳性率分别为67%与89%;在河南眼科研究所改进法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4 CT的患眼中,行房角镜检查与UBM检查结果房角关闭的阳性率分别为70%与100%;对Van Herick法与河南眼科研究所改进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在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3CT且>1/4 CT时,Kappa值为0.85,一致性较好,在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4 CT时,Kappa值为0.83,一致性较好;对房角镜检查结果及UBM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在Van Herick法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3 CT且>1/4 CT时,Kappa值为0.73,一致性一般,在Van Herick法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4 CT时,Kappa值为0.40,一致性一般。对房角镜检查结果及UBM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在河南眼科研究所改进法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3 CT且>1/4 CT时,Kappa值为0.75,一致性较好,在河南眼科研究所改进法估测周边前房深度≤1/4 CT时,Kappa值为0,一致性较差。结论:Van Herick法及河南眼科研究所改进法前房深度检查在测量人群中房角关闭的具有一定的假阴性率,但准确性较高,仍适合作为估测房角关闭的初步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