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4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54篇 |
内科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28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115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163篇 |
药学 | 5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获得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特点、术式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41眼)获得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对术前及术后1周、4周、3个月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获得性上斜肌麻痹以双侧为主,病因主要为闭合性颅脑外伤,常有昏迷病史,有旋转复视主诉,代偿头位以下颌内收多见,斜视检查表现为双下方为主的外旋。本组病例中35眼行Harada—Ito术,5眼行上斜肌折叠术,1眼行下斜肌减弱术。术中及术后随访未见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旋转复视消失,1例仍有轻微头向肩倾斜的代偿头位。41眼术前同视机检查上方注视野外旋(9.1±2.1)°,正前方注视野外旋(11.0±2.4)°,下方注视野外旋(15.0±3.3)°,与术后1周[分别为内旋(7.5±2.3)°,内旋(4.7±2.4)°,内旋(2.2±2.4)°],术后4周[分别为内旋(5.3±1.9)°,内旋(3.5±2.3)°,内旋(1.9±2.3)°],术后3个月[分别为内旋(1.8±2.2)°,外旋(1.4±2.1)°,外旋(4.2±2.3)°]相比,旋转斜视度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着时间推移,术后旋转斜视度有一定程度的回退趋势。结论获得性上斜肌麻痹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旋转性复视,需依据临床检查结果选择Harada—Ito术、上斜肌折叠术或下斜肌减弱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以适度过矫为宜。手术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2.
<正>强宝全教授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强教授守道敬业,医技精湛,对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治有着独到的见解,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良多,现将强教授治疗老年性复视验案1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代某,男,61岁,2018年7月10日初诊。主诉:复视16d。患者2018年6月28日因"复视4d"于他院就诊,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OGTT 2h血糖:11. 60mmmol/L。头部MRA: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走行迂曲。诊断:1)后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臀部肌内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每次1 m L,隔日1次,每周3次;同时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每次0.2 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穴取健侧巨髎、颔厌,患侧睛明、四白、阳白、攒竹、上明、丝竹空、瞳子髎,风池、曲池、偏历、外关、合谷,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复视检查(CROM)评分、瞳孔大小、睑裂宽度、眼球活动度,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OM评分降低(P<0.05),瞳孔缩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睑裂宽度和眼球活动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眼裂宽度及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2.6%(19/23),高于对照组的65.2%(15/23,P<0.05)。结论:维筋相交针刺法可以有效改善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复视、瞳孔散大、睑裂变... 相似文献
54.
刘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4):449-449
眼部钝力伤常导致眶壁爆裂性骨折,骨折部位多为眶底和内壁筛骨纸板,临床表现为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眼球内陷等。本文采用经骨膜下植入骨水泥矫正复视。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在2015年10月—2020年10月在医院接受BTXA治疗的AACE患儿数据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经内直肌附着处1~2mm的球结膜微小切口暴露内直肌止端,后进行BTXA注射治疗,行鼻下Parks结膜切口,约2 mm,于肌肉附着点处约15 mm缓慢注入A型肉毒毒素至肌腹。注射后分别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进行复查,观察正位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注射前平均斜视度为(33.6±8.3)~△,注射后1周平均斜视度(9.5±2.4)~△(P=0.000 24);注射后1个月平均斜视度(7.7±0.6)~△(P=0.000 06);注射后3个月斜视度(7.3±1.4)~△(P=0.000 02)。治疗3个月后,BTXA注射组斜视度减少量为(26.8±1.4)~△,23例AACE患儿在3个月后达到三棱镜检查斜视度正位±10 PD的治愈标准,正位率达82.14%(23/28)。结论BTXA注射治疗小至中度数的AACE具备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恐惧和拒绝手术的儿童患儿,BTXA注射治疗可考虑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6.
临床上常见以双眼复视而就诊的患者 ,虽然其斜视角不大 ,外观未明显影响容貌 ,但复视造成的知觉紊乱干扰了双眼单视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由于引起双眼复视的病因很多 ,如果对其病因的分析和查找不够全面、准确 ,将会延误诊治。因此 ,积极查出病因 ,正确病因治疗 ,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临床上收治的5 7例双眼复视患者的病因诊断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双眼复视就诊我院眼科的 5 7例患者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2 1例 ;年龄在 2 0~ 72岁 ,多数为我科住…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中老年复视的诊断方法及临床表现。方法 使用红镜片复像分析,同视机、CT或MRI等进行检查。结果 中老年复视多见于50岁以上,病因我为脑血管疾患,以双眼复视为主,单眼视物清晰,有代偿头位和眼球运动障碍。结论 复像分析和同视机检查可确定复像性质、斜视度数及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8.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多以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1],而以复视为主要表现者,尤其小儿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复视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卒中复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复视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0.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2例继发于双眼复视的眼睑痉挛.参阅有关文献[1~3],未见类似特征的病例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