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71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1902篇
耳鼻咽喉   1106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166篇
基础医学   1824篇
口腔科学   481篇
临床医学   8563篇
内科学   2120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377篇
特种医学   9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3977篇
综合类   14314篇
预防医学   3107篇
眼科学   9627篇
药学   5661篇
  129篇
中国医学   2930篇
肿瘤学   184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678篇
  2022年   852篇
  2021年   1278篇
  2020年   830篇
  2019年   775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795篇
  2016年   1057篇
  2015年   1243篇
  2014年   2314篇
  2013年   2535篇
  2012年   3313篇
  2011年   3753篇
  2010年   3581篇
  2009年   3432篇
  2008年   3528篇
  2007年   3133篇
  2006年   2889篇
  2005年   3021篇
  2004年   2591篇
  2003年   2401篇
  2002年   2079篇
  2001年   1770篇
  2000年   1273篇
  1999年   1155篇
  1998年   956篇
  1997年   814篇
  1996年   738篇
  1995年   614篇
  1994年   505篇
  1993年   326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与术前眼压及手术方式的关系;分析与术后结膜伤121渗漏、滤过过强及脉络膜脱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各类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236例(278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情况。结果发生浅前房49眼(17.63%)。术前眼压≤21mmHg者183眼中发生浅前房17眼(9.29%),术前眼压22—35mmHg者57眼发生浅前房15眼(26.32%),术前眼压≥35mmHg者38眼巾发生浅前房17眼(44.74%)。小梁切除术185眼中术后发生浅前房26眼(14.54%),巩膜咬切术93眼中浅前房23眼(24.73%)。术后结膜渗漏9眼(18.37%),滤过过强20眼(36.73%),脉络膜脱离5眼(10.20%),另有原因不明者15眼。结论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与多种因素有关。(1)术前眼压控制正常者,发生率低;(2)小梁切除较巩膜咬切术发生率低;(3)以滤过过强性者为最多。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效果。方法24例(24眼)无晶状体眼后囊破裂或无后囊者,其中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13例(13眼);Ⅱ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1例(11眼)。结果24例(24眼)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诊1~12月,视力≥0.3者20例占83.33%;0.1~0.2者4例(4眼)占16.67%。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是角膜水肿和葡萄膜炎,但1周内都能恢复。结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后囊破裂或无后囊者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3.
非超乳人工晶状体术后迟发葡萄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超乳小切口下人工晶状体(IOL)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智,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2眼)白内障小切口IOL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非超乳白内障IOL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率为3.95%。(2)擅自停药,糖尿病、眼部合并症和早期过度劳累为发病主要病因。结论本病可能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葡萄膜炎症反应。首先散瞳,本病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敏感。氟尿嘧啶对白内障术后的纤维增生病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ReSTOR MIOL)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ReSTOR MIOL植入术连续病例12例(15眼)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同期20例(24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A60AT)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伪调节幅度及对比敏感度。结果末次随访时的裸眼和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实验组依次为4.74±0.09,4.72±0.07;对照组依次为4.42±0.10,4.39±0.0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7,8.12;P=0.00)。实验组调节幅(3.95±0.33)D高于对照组(2.06±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0)。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0.76,-0.14,-1.15,0.33,-0.57,P=0.21,0.47,0.88,0.25,0.71,0.59)。结论ReSTOR MIOL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近视力,不会降低对比敏感度。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要大样本及更长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表麻下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研究组109例(109眼),使用0.4%倍诺喜表面麻醉;对照组79例(79眼),使用传统的球周麻醉.两组均行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及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对麻醉的有效性、并发症和手术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研究组的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大大缩短.结论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少,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96.
全氟丙烷气体在复杂性眼外伤前房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气体(C3F8)在复杂性眼外伤前房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1眼)复杂性眼外伤,行角膜或角巩膜裂伤缝合后,前房注入C3F8气体0.2mL,观察前房气泡大小及消失时间、前房形成情况、眼压,以及眼内积血、角膜内皮和白内障等情况。结果前房内C3F8于术后1~18d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10.73±6.36)d。术后11例前房均形成良好,1例有虹膜前粘连。2例术前前房大量积血(充满前房),术后仍有少量前房积血。术后角膜水肿,在2周后明显减轻。3例术后早期一过性高眼压,经治疗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复杂性眼外伤行眼外伤缝合联合前房CF注气术有助于前房形成,减少虹膜前粘连、前房积血、角膜血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小切口手法摘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核娩出困难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提高再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小切口手法摘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23例(23眼)核娩出困难的病例总结、分析。结果23例中因眼压较低,致核娩出困难8例(其中由于球后麻醉,软化眼球,过于降低眼压6例,玻璃体液化2例)。外切口偏深及早进入前房,前房积血,虹膜脱出6例。内切口偏前,内口较小4例。水分离水分层不充分及失误2例,截囊口过小1例,瞳孔未能充分扩大2例。娩核时致玻璃体脱出3例,悬韧带断裂2例。均放弃人工晶状体植入。23例术后角膜出现雾状浑浊(++),1周左右恢复。结论小切口手法摘出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顺利娩核是手术的一个关键。囊括了麻醉,切口,截囊/撕囊,水分离水分层等手术技巧,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失误,均会影响核的娩出,而失去小切口手法摘除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可导致角膜水肿、虹膜前、后粘连、房角闭塞、白内障、脉络膜脱离及角膜病变等不良后果,致手术失败。我院1998年至2005年共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312例(369只眼),其中发生术后浅前房32例(32只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多聚赖氨酸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的交联物清除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摘出的人晶状体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效果。方法利用碳化二亚胺将EDTA与多聚赖氨酸结合起来,制成交联物——PLE。收集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取出的晶状体前囊24个,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10mmol/LEDTA、PLE(含10mmol/LEDTA)、多聚赖氨酸(含10mmol/LNH2-)及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将各组晶状体前囊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图像,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并计算清除率。结果PLE组的清除率与EDT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LE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效果明显强于EDTA。  相似文献   
1000.
半脱位晶状体张力环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半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CTR)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11眼)半脱位晶状体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囊袋张力环,随后行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中所有手术都未出现张力环脱落及由于张力环张力过大而导致的晶状体囊袋撕裂现象。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基本位于正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视力,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测量眼压,检测角膜内皮密度指标与常规超乳手术无明显差别。结论囊袋张力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工具,它通过囊袋内植入,保持囊袋的位置和完整性,便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防止术中由于晶状体核的坠落所产生的并发症及术后人工晶状体的偏位,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