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49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4篇
内科学   24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43篇
综合类   590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118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测定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频率及标记分子,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7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2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26例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和2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Treg频率、Treg细胞表面和胞内特征性分子的表达.普通RT-PCR和相对荧光定量PCR测定叉头/翼状转录因子3(Foxp3)在CD25+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所有患者及健康对照均经ELISA检测HBV血清标记物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HBV DNA载量,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 总CD4+CD25+T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比率,在各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CHB组CD4+CD25高表达T细胞频率(3.42%±0.81%)与HBeAg阴性CHB组(3.19%±0.67%)、ASC组(3.05%±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2%±0.71%,P=0.034)和AHB组(2.25%±0.54%,P=0.013).CD4+CD25高表达T细胞表面高表达CD45RO、CD25分子,低表达CD45RA,细胞内高表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Foxp3.各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Treg中Foxp3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患者的Treg频率与血清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48,P=0.018).结论 Treg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反应而影响病毒清除,并与CHB患者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2.
调节性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伴有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SLE病因复杂,但是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在狼疮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受损,正常的自身免疫耐受不能维持,因此很多自身抗原成为靶抗原,自身反应性的T、B细胞增加,产生过多的自身抗体,导致器官和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83.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复杂, 缺乏具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 诊断和治疗方式单一, 常出现疾病误诊和诊断延迟, 因此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 寻找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现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总结目前关于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的研究成果, 探讨能够辅助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并为该类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4.
85.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0%,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乳腺癌疾病进展、肿瘤耐药及预后中发挥作用,了解IDO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综述了IDO和乳腺癌的关系研究概况和进展.  相似文献   
86.
树突状细胞(DC)作为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凋亡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机体的免疫状态.凋亡的增多可导致免疫耐受、感染扩散,而凋亡的减少又可导致自身免疫的发生,因此保持细胞数量的稳态平衡对DC的功能发挥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对DC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情况下的凋亡变化情况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器官特异性免疫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方案主要为甲状腺激素替代及对症治疗,但其并不能遏制疾病本身进展,最终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一些学者在不断尝试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以期达到病因治疗,从而阻止其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亦或治愈本病。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病因治疗将成为今后学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C型凝集素(DC-SIGN)的表达,探讨其在自然流产发生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DC-SIGN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两组间表达情况及分布差异。结果 1.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显示:妊娠期子宫蜕膜组织均表达DC-SIGN,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自然流产组中DC-SIGN+DC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46.20±2.40 vs 78.21±0.28,P〈0.01)。2.RT-PCR结果显示:自然流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蜕膜组织中DC-SIGN mRNA相对表达量(0.0032370±0.00124 vs0.0076412±0.0040,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DC)在母胎免疫耐受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蜕膜组织DC-SIGN的表达量降低可能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90.
当前主流观点认为,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特异性T淋巴细胞是处于耗竭状态的T淋巴细胞。总结了以往研究支持该假说的证据,同时对于该假说与临床观察不一致之处提出相应的疑问。综合近期研究结果,认为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特异性T淋巴细胞很可能是分化早期的前体T淋巴细胞占主导,功能上处于沉默而非耗竭状态,并分析了该群T淋巴细胞保持沉默静息状态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