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39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18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46篇 |
妇产科学 | 63篇 |
基础医学 | 493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54篇 |
内科学 | 250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57篇 |
特种医学 | 3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68篇 |
综合类 | 593篇 |
预防医学 | 151篇 |
眼科学 | 27篇 |
药学 | 11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8篇 |
肿瘤学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222篇 |
2010年 | 197篇 |
2009年 | 201篇 |
2008年 | 185篇 |
2007年 | 212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44篇 |
2002年 | 107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诱导免疫耐受是器官移植领域追求的理想境界,它对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维持移植器官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报道成功诱导免疫耐受的数量与已经进行的肾移植数量相比比例极低(<10%),但是绝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确实存在免疫耐受现象.三种最有前途的策略是阻断共刺激途径,淋巴细胞删除和建立混合性嵌和体.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包括无能、调节和删除.目前有很多临床试验正在研究如何实现对其的诱导.我们试将对肾移植免疫耐受以及其在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6.
7.
临床肺移植发展及适应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世界临床肺移植的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使临床肺移植的开展更适合我国国情。方法:查阅了20余年的肺称植中外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结果:目前国际上已经取得了肺移植一整套成熟的肺移植方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肺保护.特异性免疫耐受等,对于我国,应尽快建立器官捐献法。结论:目前在我国可选择合适病人进行肺移植,但需加强肺移植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树突细胞(DC)在调节获得性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C对来源于微生物感染、变应原、气道组织微环境的信号异常敏感,成熟的DC极化初始的T细胞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2效应细胞,或者向调节性T细胞分化,诱导免疫耐受的形成。气道在接受到各种炎性刺激信号下,DC迅速从循环系统向气道募集,并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个紧密的网络系统,参与免疫调节反应。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了DC在引发及维持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的气道黏膜DC数目增多,过敏机体与正常机体DC的功能存在差异。该文就DC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异种骨髓移植后苏木水提物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治疗移植排斥反应通常运用免疫抑制疗法,但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且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如环孢素A等,因此在免疫抑制的治疗过程中,虽然使得异体器官长期存活,却严重降低了受体对感染和肿瘤的抵抗能力.因此,高效、低毒、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药物是治疗中的首选.中药苏木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作用较雷公藤为强,其毒副作用远较雷公藤为低.在针对器官移植的众多研究中,诱导受体产生对同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则是最理想的途径.笔者用苏木水提物联合亚致死剂量照射的方法成功地在小鼠到大鼠的骨髓移植中诱导了供者特异的免疫耐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妊娠早期阻断协同刺激分子诱导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脾脏细胞母-胎免疫耐受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阻断协同刺激分子———CD80 和CD86对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妊娠结局及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免疫耐受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小鼠 (CBA/J)分别与BALB/c及DBA/2两种雄性小鼠合笼交配 ,分别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 2 0只 ,对照组 )和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 ( 2 0只 ,研究组 )。CBA/J小鼠于妊娠第 4天 (着床期 )腹腔分别注射大鼠同型IgG 0 2mg( 10只 ) ,或大鼠抗小鼠CD80 和CD86单克隆抗体 ( 10只 )。妊娠第 9天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分析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 ,并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2(IL 2 )水平 ,以研究脾脏细胞母 胎免疫耐受状态 ;妊娠第 14天观察两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 ( 1)研究组中 ,腹腔注射大鼠IgG的孕鼠胚胎吸收率为 2 4 3% ,而注射大鼠抗小鼠CD80 和CD86单克隆抗体的孕鼠胚胎吸收率为 9 8%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 2 )应用大鼠抗小鼠CD80 和CD86单克隆抗体 ,使妊娠 9d的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及IL 2水平显著下降(P <0 0 5 )。结论 孕早期阻断协同刺激分子 ,可诱导产生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免疫耐受 ,从而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妊娠结局达到正常妊娠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