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5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414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363篇
口腔科学   134篇
临床医学   831篇
内科学   68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86篇
特种医学   4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99篇
综合类   2345篇
预防医学   506篇
眼科学   2529篇
药学   622篇
  29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278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641篇
  2021年   738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应用深度增强型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技术研究早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及其与AMD发病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眼科就诊的早期AMD患者90例(90只眼)和眼底正常者60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早期AMD患者为患者组,眼底正常者为正常组。患者组中男性51例(51只眼),女性39例(39只眼);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4.3±10.9)岁。正常组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36例(36只眼);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8.6±10.8)岁。采用EDI-OCT测量两组受试者黄斑中心凹处及由中心凹向鼻侧、颞侧各500 μm、1000 μm处的脉络膜厚度,共测量5个点位。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脉络膜厚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 结果患者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平均厚度为(254.84±51.46)μm;正常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平均厚度为(271.46±43.36)μm。患者组黄斑区脉络膜的厚度较正常组低,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1,P<0.05)。所有受试者的年龄与脉络膜的厚度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3,P<0.05)。 结论早期AMD患者的脉络膜厚度较眼底正常者偏薄,且早期AMD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作为黄斑变性发展的预警因素,能为早期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73.
沈健  周建国 《海峡药学》2008,20(7):117-119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两种光学异构体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法用柱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定患者血压。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彼此间降压幅度无显著差异。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两种光学异构体均能很好地控制血压,但国产的左旋体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糖尿病患者黄斑区厚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做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60例,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macular thickness,CMT)和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total average macular thickness,TR)。结果 手术前及术后7d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增加,以糖尿病组增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仅糖尿病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区平均...  相似文献   
75.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MN)的神经眼科特征。

方法:纳入2022-12-27/2023-02-01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眼科并经相关检查确诊为AMN的患者8例(6例女性,2例男性)共14眼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病前均有SARS-CoV-2感染史。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最佳矫正视力(BCVA)、非接触间接眼压测定、眼底彩色照相、近红外成像(IR)、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OCT血流成像(OCTA)、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结果。对纳入患者的神经眼科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纳入的8例患者年龄20-43(平均30±6.63)岁。病前3-11(平均5±3.51)d有SARS-CoV-2感染史,8例患者中有6例在感染SARS-CoV-2的5 d内出现视觉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视物遮挡感; 纳入患者的视力0.08-1.0; 视野缺损表现为中心、旁中心暗点或合并周边暗点。VEP可见P100或P2峰时延迟; ERG提示视网膜感光细胞 功能受损。在疾病早期,SARS-CoV-2感染相关AMN患者可能存在视力、视野和视网膜外层病变大小及形状可能不匹配的情况,并发现视力越低,VEP峰时越迟。

结论:除眼底多模影像,SARS-CoV-2感染相关AMN的神经眼科特征需要临床医师关注,视功能及电生理可以辅助临床更加全面评估患者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6.
李喆  刘晓蓉  王健 《国际眼科杂志》2024,24(7):1013-1019

目的:评估特发性视神经炎(ON)患者的患眼和未受累对侧眼的视盘及黄斑的血流密度改变情况,为特发性ON的治疗和随访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12/2021-12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初次发病且病程≤3 mo的单眼特发性ON患者16例,分为患眼组16眼与未受累对侧眼组16眼,另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20例20眼作为对照组。所有眼均行视盘区4.5 mm×4.5 mm及黄斑区6 mm×6 mm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收集视盘区及黄斑区各血流指标,并对三组间各指标进行对比及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及未受累对侧眼组相比,ON患眼组视盘全区域及视盘周围各分区毛细血管、全部血管血流密度均降低(P<0.05)。与未受累对侧眼组相比,ON患眼黄斑区整体及中心凹周围全部分区SCP血流密度均显著降低(P<0.05),旁中心凹SCP血流密度仅在上半侧及上侧分区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ON患眼组黄斑中心凹周围下半侧、鼻侧、下侧SCP密度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未受累对侧眼组黄斑区整体及各分区SCP血流密度均增加(P<0.05),旁中心凹SCP血流密度增加(P<0.05),但下半侧、鼻侧分区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心凹周围SCP血流密度增加仅在上半侧及上侧分区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病程3 mo以内的ON患者会出现视盘周围各分区血管密度的降低和黄斑中心凹周围部分分区SCP血流密度的降低,同时伴随着对侧眼黄斑区部分分区的SCP血流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估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尾部悬吊(简称尾悬)组(45只)。尾悬组采用-30°尾部悬吊建立模拟失重效应动物模型。分别在尾悬前及尾悬4、8周后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度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DI-OCT)测量两组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分别在尾悬前及尾悬4、8、10、12周后采用EDI-OCT测量两组大鼠脉络膜厚度。结果尾悬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9, P<0.001), 且随着尾悬时间延长, 其厚度呈下降趋势。尾悬8周后, 尾悬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 P<0.001)。尾悬组大鼠在尾悬4、8、10、12周后脉络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12.78、9.69、6.39, P值均<0.001);不同时间点尾悬组大鼠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8, P<0.001);随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使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探讨左回旋支动脉(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和二尖瓣环之间的解剖关系,并识别二尖瓣术中LCX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22例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前心脏CT图像,判断冠状动脉优势类型及是否存在二尖瓣环分离,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分析二尖瓣反流病因。检测二尖瓣环上最接近LCX的点(X点),测量LCX到二尖瓣环的最小距离(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left circumflex artery and mitral annulus,mDistanceLCX-MA)。应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影响mDistanceLCX-MA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位mDistanceLCX-MA为4.2(0.9~11.4)mm,X点主要位于后瓣环的外侧。51例(42%)患者出现二尖瓣环分离。与其他优势类型相比,左优势型的mDistanceLCX-MA最短(P<0.01)。与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组相比,黏...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动态增强CT联合MRI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指导未来有效鉴别诊断肾上腺腺瘤及转移瘤。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01~2020-01收治的9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均于术前行动态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CT检查及MRI检查的廓清率;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估动态增强CT联合MRI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腺瘤患者绝对廓清率及校正廓清率均低于转移瘤患者,相对廓清率及无校正廓清率均高于转移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CT及联合诊断均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好,MRI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分别高于动态增强CT、MRI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CT与MRI均对肾上腺肿瘤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而联合诊断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有更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诊断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通过CT扫描分析肺腺癌患者胸膜下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浸润性.方法 经手术切除pGGN且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189例,结节距离胸膜≤20 mm.其中,157例(A组)的病理类型包括浸润前病变和微浸润性腺癌,32例(B组)的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腺癌.根据结节与胸膜位置关系分为3型:Ⅰ型,与胸膜无关系;Ⅱ型,结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