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01篇 |
免费 | 2662篇 |
国内免费 | 69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19篇 |
儿科学 | 333篇 |
妇产科学 | 290篇 |
基础医学 | 2094篇 |
口腔科学 | 701篇 |
临床医学 | 5557篇 |
内科学 | 1940篇 |
皮肤病学 | 135篇 |
神经病学 | 1859篇 |
特种医学 | 142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685篇 |
综合类 | 4072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2678篇 |
眼科学 | 285篇 |
药学 | 1360篇 |
270篇 | |
中国医学 | 1010篇 |
肿瘤学 | 4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605篇 |
2022年 | 1159篇 |
2021年 | 1458篇 |
2020年 | 1478篇 |
2019年 | 1129篇 |
2018年 | 1019篇 |
2017年 | 1163篇 |
2016年 | 1029篇 |
2015年 | 1012篇 |
2014年 | 2050篇 |
2013年 | 2326篇 |
2012年 | 1610篇 |
2011年 | 1586篇 |
2010年 | 1318篇 |
2009年 | 1170篇 |
2008年 | 1116篇 |
2007年 | 994篇 |
2006年 | 861篇 |
2005年 | 710篇 |
2004年 | 594篇 |
2003年 | 517篇 |
2002年 | 415篇 |
2001年 | 330篇 |
2000年 | 302篇 |
1999年 | 223篇 |
1998年 | 217篇 |
1997年 | 187篇 |
1996年 | 196篇 |
1995年 | 134篇 |
1994年 | 118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125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61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39篇 |
1980年 | 34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23篇 |
1977年 | 19篇 |
1976年 | 13篇 |
1975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1.
目的 研究传统综合训练与智能化多维视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疗效差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弱视儿童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智能化多维视觉训练组,100例)和对照组(传统综合训练治疗组,100例),分别给予智能化多维视觉训练和传统综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治愈70例,进步2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35例,进步45例,无效20例;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8.73,P<0.01)。在远视患儿中,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43,P<0.01),而2组近视和散光患儿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0.583,均为P>0.05)。在3-6岁(χ2=10.30,P<0.01)、>6-9岁(χ2=6.665,P=0.036)两个年龄段,观察组患儿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2组>9-15岁患儿疗效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1.895,P>0.05)。在不同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14,P<0.01)。结论 智能化多维训练相对于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疗效更佳,且患儿屈光不正类型、发病年龄及治疗时间明显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单眼弱视患者每日部分或全天遮盖优势眼后首次复诊的疗效,评估不同遮盖量所产生的最大效能。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我院2020-01/2021-12本院门诊治愈的单眼弱视患者135例。根据遮盖时间分为2h/d遮盖组、6h/d遮盖组和全天遮盖组,配合弱视眼精细目力训练,记录首剂效应(基线视力-首次复查视力)、治愈视力、首次复诊时立体视觉以及弱视眼治愈时间。并分析影响单眼弱视患者首剂效应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基线视力为0.4(0.22, 0.52),首次复诊视力为0.22(0.15, 0.3),首剂效应为0.1(0.08, 0.18),弱视达治愈时视力为0(-0.08, 0.05)。2h/d遮盖组患者首剂效应为0.08(0.07, 0.12),6h/d遮盖组为0.18(0.08, 0.3),全天遮盖组为0.10(0.08, 0.18),6h/d遮盖组首剂效应最显著(P<0.05);不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3~6岁组、7~12岁组、女性组、斜视性弱视组、轻中度弱视组的6h/d遮盖首剂效应值最高(P<0.05);同时,6h/d遮盖首剂效应与弱视眼治愈时间呈正相关(r 相似文献
73.
中国的脑性瘫痪康复现状及特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国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特点及模式。方法 分析国内外脑性瘫痪治疗现状,结合文献详细阐述国内采用针灸治疗脑瘫的具体方法及其机理研究。结论 针灸治疗脑瘫有着极大的潜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宜开展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探索出疗效确切、可行性强的针灸治疗方案,建立以针灸为中心的有中国特色的脑性瘫痪康复体系。 相似文献
74.
分析国内高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重点从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快向社会输送卫生信息管理高素质人才,为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推进卫生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穴位气压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运动能力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64例帕金森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规律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气压治疗仪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运动功能(UPDRS-Ⅲ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结果:干预10周后,两组病人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提高,但试验组UPDRS-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穴位气压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健康指导及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自愿入组的50例患者,每月进行1次健康指导及技能训练,共6次,每次1h.在入组时与入组6个月末分别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患者入组6个月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显著高于入组时(P<0.05),尤其在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改善更为明显(P<0.01);SDSS 6个月后评分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入组后6个月明显优于入组时(P<0.01).结论 健康指导及技能训练可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对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78.
Emad F. Al Maaitah Sawsan Alomari Susan N. Al-Khateeb Elham S. Abu Alhaija 《The Angle orthodontist》2022,92(5):613
ObjectivesTo assess the linear and angular cranial base measurements (Bjork polygon) in different anteroposterior (AP) skeletal relationships using Bjork-Jarabak analysis.Materials and MethodsPretreatment lateral cephalograms of 288 (146 women, 142 men, mean ages 21.24 ± 2.72 years and 22.94 ± 3.28 years, respectively) adult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lass I, II, and III skeletal relationships according to their ANB angle. Linear and angular measurements of Bjork polygon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skeletal relationships.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was used to detect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ResultsThe Class II skeletal relationship has a significantly larger saddle angle than Class III does (P < .05), whereas Class III has a significantly larger gonial angle than Class II does (P < .05). The articular angle and sum of Bjork polygon angl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roups (P > .05). Anterior (N-S) and posterior (S-Ar) cranial base lengths were similar in the different AP skeletal relationships (P > .05). The ramal height and body of the mandible length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Class III compared with Class I and II (P < .05). Women had a significantly larger articular angle than men did (P < .05), although men had significantly larger linear measurements of Bjork polygon than women did (P < .05).ConclusionsThe Class III skeletal relationship has a smaller saddle angle and larger mandibular length and gonial angle. Men have a larger cranial base and mandibular linear measurements and a smaller articular angle compared with women.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总结1例啮蚀艾肯菌引起鼻咽颅底感染的诊疗经验,提高对该菌感染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啮蚀艾肯菌致鼻咽颅底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例患者完善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鼻咽颅底组织2次病理报告均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经实验室确诊为啮蚀艾肯菌感染,予清创引流、口服抗生素2个月后,患者痊愈,术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结论 鼻咽颅底感染临床少见,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与鼻咽癌相似。啮蚀艾肯菌为罕见致病菌,发病率低。诊治上,需结合病理学、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清创引流、选取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