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9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8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33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105篇 |
内科学 | 26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38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277篇 |
预防医学 | 304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32篇 |
21篇 | |
中国医学 | 36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社会支持利用度、考试压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教师工作绩效量表对491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1支持利用度、考试压力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考试压力对工作绩效的总效应为β=0.54,P0.01;间接效应为β=0.08,P0.01;直接效应为β=0.62,P0.01。结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支持利用度是考试压力影响工作绩效的部分中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9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稍低于中等倦怠水平(-x=3.5104);②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的高校教师在倦怠总分和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未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减压的高校教师在情绪耗竭和倦怠总分上显著高于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减压的高校教师(t=-2.342,P0.05;t=-2.107,P0.05);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目前高校教师处于轻度职业倦怠状况;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减压的高校教师比未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减压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稍好;高校教师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职业倦怠状况越轻。 相似文献
33.
目的为了探讨中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状况。方法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对石家庄市4所中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性别在心理幸福感各纬度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性质学校的教师在自主性上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工龄的教师在个人成长方面有显著的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中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在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工龄、不同职称和不同婚姻状况上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4.
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锦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47-549
目的了解小学女教师的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三者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自测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81名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小学女教师的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β=0.50、0.55、0.15,P〈0.01);小学女教师的应对方式是压力与职业倦怠的中介变量。结论减轻压力、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减少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35.
目的考察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是否随年代变化,为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干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年代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因子、非人性化因子和低成就感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1,0.151,0.136;P0.01),年代可以解释3个因子1.2%、2.2%和2.1%的变异;不同性别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3,-0.02)、(0.06,0.11)和(-0.03,0.02);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8,-0.02)、(-0.03,-0.01)和(-0.04,-0.01);(-0.07,-0.04)、(-0.04,-0.02)和(-0.06,-0.02)。结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逐年增加;男性教师的去个性化情况较女性教师严重,女性教师的情绪衰竭较男性教师严重;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轻于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36.
周喜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5):746-747
目的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状况,并分析其与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忠诚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MUNSH)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89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测评。结果①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状况总体良好,并受其教龄、职称(t=3.095,F=2.775;P0.01)的影响;②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相关显著(r=0.38,0.36,-0.38,0.41,-0.38;P0.01);③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忠诚有显著预测作用(F=35.42,P0.01)。结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忠诚状况良好,并与其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37.
高校女教师婚姻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教师婚姻质量及影响因素 ,为促进其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昆明四所高校 80 4名已婚女教师 ,作婚姻质量 (olson)、康奈医学指数 (CMI)、抑郁 (CES -D)、焦虑 (SAS)和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高校已婚女教师夫妻交流 (3 4 87± 5 13 )、婚姻过分理想化(4 4 0 9± 5 87)、角色平等 (3 1 3 3± 5 5 6)得分高于其它人群 (3 4 10± 6 94、 3 9 2 6± 6 3 2、 2 8 0 6± 5 80 ,P <0 0 1) ,而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解决冲突的方式、与亲友的关系与经济安排分量表的得分低于其它妇女。其婚姻满意度和性格相容因子分具有随年龄上升的特点 ,尽管≥ 5 0岁年龄组性生活质量 (3 5 2 4± 5 0 0 )及健康状况 (CMI≥ 3 0者为 5 9 1% )较差 ,但其余婚姻质量、主观幸福感和精神卫生水平均显著优于≤ 3 9岁中青年妇女。其中以 3 1~ 49岁年龄组的婚姻质量得分最低 ,并与其SAS、CES -D、M -R高得分呈负相关。结论 :高校女教师婚姻质量与特定文化背景、生活期望、不同生理年龄所承受的应激及心理卫生水平、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中年知识女性是家庭婚姻及心理卫生服务的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38.
教师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教师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教师效能感量表(TE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时426名中学教师进行测量。结果 个人教学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一般教学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中的“其它支持”一项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教龄、职称等教师特征变量时教师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影响。结论 社会支持与教师效能感的两个维度存在不同的相关关系.增强社会支持有助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可能是社会支持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52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各维度、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和症状自陈量表(SCL-90),以528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情绪衰竭维度与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的相关最高。(2)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三者都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情绪衰竭维度解释率最高。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的职业倦怠维度对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