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33篇 |
免费 | 1214篇 |
国内免费 | 67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篇 |
儿科学 | 64篇 |
妇产科学 | 25篇 |
基础医学 | 749篇 |
口腔科学 | 203篇 |
临床医学 | 542篇 |
内科学 | 1188篇 |
皮肤病学 | 71篇 |
神经病学 | 391篇 |
特种医学 | 16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553篇 |
综合类 | 2055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预防医学 | 1216篇 |
眼科学 | 163篇 |
药学 | 2005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2192篇 |
肿瘤学 | 3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377篇 |
2022年 | 855篇 |
2021年 | 864篇 |
2020年 | 699篇 |
2019年 | 504篇 |
2018年 | 404篇 |
2017年 | 417篇 |
2016年 | 399篇 |
2015年 | 387篇 |
2014年 | 628篇 |
2013年 | 686篇 |
2012年 | 678篇 |
2011年 | 690篇 |
2010年 | 523篇 |
2009年 | 451篇 |
2008年 | 442篇 |
2007年 | 459篇 |
2006年 | 345篇 |
2005年 | 300篇 |
2004年 | 249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7篇 |
1976年 | 13篇 |
197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Gu Tianyi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2014,17(6):345-350
Skin is the first organ exposed to sulfur mustard (SM). The mechanism of SM-induced cutaneous injury has not been fully clarified so far, which is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SM-induced injury. So far, there is no satisfactory therapy for acute symptoms and long-term complications. This review summarized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mechanisms of SM-induced cutaneous injuries and the therapies for acute symptoms and long-term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2.
Rotary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VADs) are less sensitive to preload than the healthy heart, resulting in inadequate flow regulation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patient cardiac demand. Starling‐like physiological controllers (SLC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utomatically regulate VAD flow based on ventricular preload. An SLC consists of a cardiac response curve (CRC) which impose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VAD flow and ventricular preload, and a venous return line (VRL) which determines the return path of the controller.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ce of a physiological VRL in SLC of dual rotary blood pumps for biventricular support.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a physical mock circulation loop (MCL); the first compared an SLC with an angled physiological VRL (SLC‐P) against an SLC with a vertical VRL (SLC‐V). The second experiment quantified the benefit of a dynamic VRL, represented by a series of specific VRLs, which could adapt to different circulatory states including changes in pulmonary (PVR) and systemic (SVR) vascular resistance versus a fixed physiological VRL which was calculated at rest. In both sets of experiments, the transient controller response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reductions in preload caused by the removal of fluid from the MCL. The SLC‐P produced no overshoot or oscillations following step changes in preload, whereas SLC‐V produced 0.4 L/min (12.5%) overshoot for both left and right VADs. Additionally, the SLC‐V had increased settling time and reduced controller stability as evidenced by transient controller oscillations. The transient results comparing the specific and standard VRLs demonstrated that specific VRL rise times were improved by between 1.2 and 4.7 s ( = 3.05 s), while specific VRL settling times were improved by between 2.8 and 16.1 seconds ( = 8.38 s) over the standard VRL. This suggests only a minor improvement in controller response time from a dynamic VRL compared to the fixed VR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a fixed physiologically representative VRL is adequate over a wide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83.
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作为一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膜上七次跨膜受体,其LRR结构域与R-spondin1或Norrin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可作用于下游关键因子可调控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骨作为重要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组织,由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分别主导的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拮抗及协同调控骨组织代谢平衡。骨细胞是力学刺激敏感细胞,调节应力加载后的骨适应性反应,而运动训练对骨产生的力学刺激可翻译成结构级联性生化反应(Wnt、c AMP/PKA/Atf4、OPG/RANKL/RANK等途径稳态表达),调控骨形成和/或骨吸收。并且,GPR48通过R-spondin1可直接调控以上信号途径的激活状态。那么,GPR48能否通过下游级联信号途径从而在运动影响骨代谢中起分子介导作用呢?探究GPR48在运动影响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分子介导机制,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运动影响骨代谢的分子机制信号网络并为骨疾病诊治提供新靶点和非药物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84.
穴位敏化规律包括基于过程的穴位敏化规律和基于空间的敏化穴位的分布规律,应当从动态过程去认识穴位敏化。试举例说明关于穴位"静息态"与"敏化态"的分界标准,以及穴位敏化的演化过程与对应器官功能变化的演化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但仍需深入研究。穴位敏化是开放的人体自组织系统的一个主动过程,这一主动性使敏化穴位成为了实现"小刺激大效应"的一个基础性的本能环节。以针灸为代表的穴位刺激疗法所具备的双向良性调节、饱和调节、多靶点调节的特征是由人体自组织系统的一系列内在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5.
药源性胃肠道出血是由于药物作用于胃肠道,引发胃肠黏膜糜烂、出血。引发胃肠道出血的常见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血栓药、化疗药、抗菌药等,药物通过破坏胃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血管生成、破坏机体凝血机制等途径诱发胃肠道出血,临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办法。本文从药物临床研究现状和病理机制出发,综述了近5年国内外对药物引发胃肠道出血的研究进展,以期阐释药物引发胃肠道出血的作用特点,为发现防治药源性胃肠道出血的可能策略提供参考和线索。 相似文献
8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当归补血汤作为化疗后辅助用药治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查询当归补血汤中的成分,并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筛选出活性成分,通过中药成分靶点数据库(HIT)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 Database进行成分靶点的垂钓,通过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查询肺癌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构建成分-靶点等多层次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当归补血汤中共筛选得到27个活性成分,其中23个属于黄芪,4个属于当归,黄芪中的山奈酚、槲皮素、芒柄花素可能是辅助治疗肺癌比较重要的成分,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细胞色素P450 19A1(CYP19A1)、雌激素受体α(ESR1)可能是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肺癌比较重要的潜在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涉及到170个生物过程相关条目、30个细胞组成相关条目、54个分子功能相关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癌症通路(pathwanys in cancer)、癌症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in cancer)、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是比较重要的通路。[结论]当归补血汤中的活性成分山奈酚、槲皮素、芒柄花素可能通过作用于MAPT、CYP19A1、ESR1发挥辅助治疗肺癌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辅助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缺血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新生7日龄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红花组各15只。假手术组游离两侧颈总动脉后不结扎直接进行缝合,不给予用药处理;其他组均建造新生鼠PVL模型,阳性对照组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 EPO)5 000 IU/kg腹腔注射,红花组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红花黄色素3 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不给予用药处理。48 h后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分光光度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进行检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幼鼠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标志物O4、MBP、CX47、nestin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9及Caspase3活化片段表达。[结果]阳性对照组、红花组脑白质整体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O4、MBP、CX47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Nestin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达到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红花组O4、MBP、CX47及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GPx、SOD、CAT及GSH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达到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红花组GPx、SOD、CAT及GSH水平均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均达到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x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Caspase-3激活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红花组Bax表达明显降低,Bcl2表达明显升高,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Caspase-3激活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新生鼠缺血性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不仅与调节抗氧化系统有关,还可能与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白茶、玫瑰花及玳玳花提取物(祛斑因子A、B)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功能及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共培养体系中黑素小体转运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生成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黑素细胞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Pull-down法检测黑素细胞GTP-RhoA和GTP-Rac1蛋白的表达;建立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的体外共培养体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细胞体系中黑素转运的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祛斑因子A、B可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祛斑因子A可显著降低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祛斑因子A中、低剂量可抑制树突结构蛋白的表达。祛斑因子A高、中、低剂量及祛斑因子B均可抑制黑素小体的转运。[结论]为祛斑因子用于色素性疾病的保健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9.
从肺脾论治小儿太息症是对中医理论的完善,文章从对太息症的中西医认识、小儿太息症气机不畅与肺脾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维护小儿身心健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胰腺癌神经浸润是导致该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微环境主要包括肿瘤细胞、神经细胞和基质细胞及其组织和细胞间隙,它们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神经浸润发生发展的机制。本文对近年来该领域在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腔隙解剖学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加深对其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胰腺癌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他诊疗措施的科学性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