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1篇
  免费   86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63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26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746篇
内科学   3665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3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51篇
综合类   1267篇
预防医学   57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61篇
  8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17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382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对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总结RFCA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心血管内科近3年23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包括阵发性室上速、室早、室速、房速、房扑和房颤)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6~30个月,232例患者中227例RFCA治疗成功,一次治疗成功率达97.8%,复发率为2.16%(5/23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87%(2/232),其中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精确的定位、仔细熟练的操作以及严格控制消融的能量和时间,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在心包积液穿刺、引流中的应用,达到诊断、治疗、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对45例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以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入相应的药物,观察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45例病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5~15 d,引流量500~1500 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心包压塞症状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治疗心包积液安全、有效,由于该方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成功率高,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可替代传统穿刺方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祁运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03-104,106
目的比较传统气管插管和欧普乐喉罩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ASAI或Ⅱ级,体重指数〈30kg/mz,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组(A组,n=50)和欧普乐喉罩组(B组,n=50)。两组均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5μg/mL)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6ng/mL),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mg/kg,待BIS40~60时插入适宜型号的气管导管或置人欧普乐喉罩,置入成功后,记录气管导管捅人时间和喉罩置入时间、一次置人成功率和气道密封压、拔m时呛咳、呕吐、屏气和喉痉挛发生情况,术后24h咽痛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术中持续监测BP、HR、ECG、SpO2、PETC02、PpeaK、PC02。记录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清醒时间、拔出时间。结果两组置入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气道密封压、苏醒时间,拔出时呛咳、呕吐、屏气和喉痉挛发生情况、术后24h咽疼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SpO2、PpeaK、PETCO2、PCO:均在正常范同,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欧普乐喉罩可有效的用于上腹部腹腔镜类手术,安全性良好,其通气效果与传统气管插管无差异。目前某些国家和地区在全麻中使用的比例已经大于传统气管插管。随着喉罩的不断改进,几乎可以替代气管捅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扩张术对胆道良性狭窄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127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胆道良性狭窄,对照组则采用外科手术胆肠内引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氢氧化钠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对123例次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选用浓度为1.0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导管中,反复冲洗2~3次,至中心静脉导管清亮为止。结果经过临床观察,112例次治疗成功,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导管继续应用,总有效率95.12%。结论氢氧化钠对于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感染发热,具有溶解导管内药物颗粒沉积物和繁殖的细菌,清除致热源,控制感染和发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传统Tenckhoff 双涤纶套直管(直管)与鹅颈卷曲管(卷曲管)在腹膜透析(PD)时的技术生存率。 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D中心接受PD并获长期随诊的208例患者的资料。按置入PD管形态的不同将患者分2组,比较组间的技术生存率及透析管相关并发症。 结果 置入直管者122例,卷曲管者86例。直管和卷曲管出口感染率分别为22.1%和19.8%(P = 0.786);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22.1% (P = 0.159),卷曲管组略低于直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有27例患者(13.0%)拔管,其中直管17例(13.9%),卷曲管10例(11.6%)(P = 0.680)。直管和卷曲管的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2个月,技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03)。 结论 直管与卷曲管的出口感染率、腹膜炎发生率及技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鹅颈卷曲管价格较高,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透析管。  相似文献   
997.
Object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difference of shortening the ventricular shunt catheter associated with growth of the cranium between the frontal and parieto-occipital access, a key for long patency of the shunt implanted in children. Materials and method  Our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28 children. In group A (n = 9), the catheter was inserted through a frontal burr hole and in group B (n = 19), through a parieto-occipital burr hole. To compare changes that occurred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time of insertion and follow-up in the length of the ventricular catheter in the cranium and to assess displacement of the burr used for catheter entry.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ntricular catheter shortening and burr-hole displacement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group A.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ocuments that insertion of the ventricular catheter via the frontal route in children resulted in a higher incidence of shortening due to greater displacement of the burr hole adjacent to the coronal suture. Therefore, we recommend that the parieto-occipital route be used to maintain long-term shunt function.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致兔耳缘静脉血栓形成、局部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表达情况,分析vWF改变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6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5、7d三组,取右耳外侧耳缘静脉置20号留置针,每日经留置针输入生理盐水20ml模拟临床输液,检测置针前后血浆vWF水平变化,并各组分别于第3、5、7d取置针侧耳缘静脉做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血管内血栓形成,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变化。结果3、5、7d组血栓形成率分别为45%、78.9%、89.5%。3d组血管内皮层完整,线粒体、内质网无明显变化;5d组血管内皮层基本完整,局部内皮细胞增生,线粒体、内质网水肿;7d组血管内皮层多破坏缺失,暴露内皮下基质,严重者血管被破坏,结构不清,可见大量脱落坏死细胞。3d组、5d组vWF水平与血栓形成情况呈正相关,7d组内vWF水平与血栓形成情况呈负相关。结论血管内皮损伤为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机制之一,vWF可以作为预测静脉留置针血栓发生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999.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US guidance for internal jugula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sation is recommended. Despite reluctance to adopt these guidelines,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routine use, as even proceduralists skilled in landmark techniques commonly encounter complications. Seriou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may result, which arguably is avoidable, if 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Real-time 2D US demonstrates patient anatomy and anatomical variability in a manner not previously possible for anaesthetists. Unencumbered by reliance on surface landmarks, the needle path and tip can be visually directed into the target vessel lumen. This potent ability improves successful cannulation and first-attempt success, reduces the number of needle attempts and decreases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access procedures.

Conflict of interest

AC has received honoraria from SonoSite and AstraZeneca as a workshop tutor for teaching ultrasound-guided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000.
216例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使用和退出原因。方法:分析置管方法与血流通畅情况,随访留置导管的使用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实施深静脉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216例,右颈内静脉置管209例,成功率96.8%,左侧颈内置管5例,2例经股静脉;导管使用期限:平均(15±13)个月,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36月56例,〉24月75例,〉12月45例,〉6月25例,〈6个月15例(大部分在继续使用),28例失访。观察导管使用终点105例,约占49.5%,导管退出时使用时间2~28月,平均(10±5)个月;退出原因:死亡52例,其余为感染拔管、血流不畅和肾移植。在导管使用终点,90.5%(95/105)的导管功能良好;导管透析充分性:151例患者的透析后尿素下降率平均70%,平均Kt/V达到1.45;与内瘘透析患者Kt/V=(1.51±0.30)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颈内静脉置管血流不畅发生率高;感染25例,治疗有效23例,无效拔管2例。结论:长期导管可以达到充分透析;长期导管使用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等待肾移植和多次内瘘失败者,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尽量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良好的护理显著降低导管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