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7篇
  免费   1092篇
  国内免费   371篇
耳鼻咽喉   135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552篇
口腔科学   316篇
临床医学   2151篇
内科学   826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68篇
特种医学   3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441篇
综合类   4487篇
预防医学   901篇
眼科学   293篇
药学   2645篇
  56篇
中国医学   415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565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608篇
  2014年   1301篇
  2013年   1279篇
  2012年   1222篇
  2011年   1237篇
  2010年   990篇
  2009年   901篇
  2008年   785篇
  2007年   842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或单纯全身麻醉对上腹部和胸腔内手术病人术后肺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4名伴有中度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的慢阻肺病人,接受上腹部或胸腔内手术,随机分成单纯全身麻醉(GA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Epi-Ga组)两组。术后采用VRS法评定镇痛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血气分析和床旁肺功能测定评估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前1d和术后3d内评估和记录上述指标。结果术毕,GA组病人平均(34±16)min苏醒,(67±22)min拔除气管导管;Epi-Ga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2±4)和(32±12)min。术后第1天和第2天,Epi-Ga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GA组(P<0.01)。术后第1天,Epi-Ga组病人的FVC、FEV1/FVC%和FEF25%-75%下降不如GA组显著(P<0.05)。GA组有4例需要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吸痰,而Epi-Ga组则无一例需要。两组病人术后肺炎、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麻药加阿片类药物硬膜外自控镇痛使病人术后更加舒适,且能够改善病人术后肺功能。尽管两组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以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确实能够方便慢阻肺病人的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92.
目的:将新型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药效学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择期下肢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成四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分别在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n=10例),0.5%罗哌卡因(n=10例)和0.75%布比卡因(n=10例),0.5%布比卡因(n=10例)15-18ml。分别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最大运动阻滞,感觉、运动恢复时间及最高阻滞平面,最大Bromage评分及术中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罗哌卡因起效快,产生的麻醉平面广,镇痛、运动阻滞效果好。术中有低血压、心率减慢等副作用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有可靠的麻醉性能及安全性,利用其感觉运动神经分离作用,利于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吸入氨茶碱对正常豚鼠气道粘膜的影响及对豚鼠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 34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正常动物氨茶碱吸入组、哮喘组、哮喘豚鼠0.5%氨茶碱吸入组、哮喘豚鼠地塞米松吸入组、哮豚鼠0.5%氨茶碱+地塞米松吸入组,分别行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茶碱浓度及病理学检验。结果 正常动物吸入氨茶碱后气道粘膜上皮纤毛不完整,上皮细胞脱落,表面有炎性渗出,粘膜及粘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泡  相似文献   
94.
子宫峡部阻滞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中最佳的镇痛方法 ,方法 用带 7号针头的注射器 ,于宫颈 3点、9点距宫颈外口约 1cm处水平穿刺进针约 3cm ,回抽无血后 ,分别推注 2 %盐酸利多卡因各 3ml,2min后手术。结果 子宫峡部阻滞麻醉后 ,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子宫峡部阻滞麻醉开展无痛人流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介绍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10月我院 180例冠脉架桥手术 (CABG)患者麻醉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 ,阈下值氯胺酮 ,常规剂量芬太尼诱导 ,异氟醚、异丙酚持续镇静的麻醉方法 ,分析180例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麻醉用药情况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 :本组麻醉诱导平稳 ,循环稳定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 115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5 5min。围术期死亡率 0 6 % (1例死于鱼精蛋白过敏 )。患者术后清醒时间 46h ,拔管时间平均 14h。结论 :即使是在严重冠心病患者 ,采用多种小剂量镇静药及大剂量芬太尼诱导、维持的麻醉方法 ,能获得平稳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及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从而有效防止围手术期低血压和心律失常造成的心肌缺血和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吸入速尿平喘的临床观察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速尿雾化及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喘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对4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以速尿40mg+α-糜蛋白酶2000+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为第一组;另外47例在以上方案基础上去速尿为第二组,结果:第一组显效35例,显效率为73.91%,总有效率为90%,第二组明效15例,显效率为31.9%,总有效率为53.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速尿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非激素类抗炎药,吸入速尿抗哮喘作用的研究,开辟了哮喘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病毒唑雾化吸入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0例 ,应用病毒唑 15mg/kg雾化吸入 ,15min吸完 ;。对照组 4 0例静脉滴注病毒唑。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95% ,对照组为 6 3.2 % ,两组差异明显 (P <0 .0 5)。结论 静脉滴注到达呼吸道剂量较少 ,超声雾化可使吸入 70 %药物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 ,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蒸汽吸人性损伤犬伤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吸入性损伤呼吸循环功能受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取犬15条,以蒸汽致重度吸入性损伤,分别于伤前、伤后1h、2h、3h、4h观察有呼气相气道阻力(RE)、心率(HR)、心输出量(CO)、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浆TNF水平;伤后4h致死动物,取肺做病理检查.结果伤后1hTNF、RE升高,HR、CO、PaO2下降;TNF与RE正相关(r=O.965,P<O.01),与CO负相关(r=-0.824,P<O.05).结论严重蒸汽吸入性损伤激发TNF分泌,这是诱发肺损伤及循环系统甚至全身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氟碳部分液体通气在治疗吸入性损伤中,呼吸道组织病理的变化,探讨氟碳部分液体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蒸汽吸入造成急性呼吸道损伤,观察氟碳部分液通气+高频通气治疗组与单纯高频通气对照组的气管,支气管,肺的光镜下HE染色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表现为左侧支气管,肺病变轻于右侧;(2)治疗组病变轻于对照组。结论:吸入性损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右侧为重,氟碳部分液体通气,可减轻吸入性损伤呼吸道充血水肿,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为其治疗吸知识性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犬蒸气吸入性损伤的实验研究——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犬进行蒸气吸入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探讨其肺部CT表现与病理对照。方法 :分别对 16条健康杂种犬蒸气吸入性损伤前、后进行肺部CT扫描 ,取其离体肺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将CT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CT可敏感地显示吸入性损伤犬的早期肺部改变。结论 :本实验为临床用无创伤性的检查手段来实现诊断早期吸入性损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