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1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85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27篇 |
内科学 | 12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9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320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4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6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126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hs-CRP及尿蛋白定量(24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高血压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组)20例和B组(卡维地洛组)2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及尿蛋白定量(24h)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及尿蛋白定量(24h)水平比较,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A组的血清hs-CRP及尿蛋白定量(24h)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降低高血压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hs-CRP及尿蛋白定量(24h)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9例ACS患者(ACS组)随机分为小剂量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35例、大剂量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同期健康查体者)34例。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并比较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40(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ACS组血清sCD40L、MMP-9、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CS组在治疗后sCD40L、MMP-9、和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大剂量亚组较小剂量亚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IL-17、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IL-17、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推测IL-17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113例患者分为四组: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8例,胸痛综合征(CPS)24例。患者入院后立即留取静脉血标本离心,存于-80℃的冰箱,采用ELISA法集中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L-17、hs-CRPc、TNI、CK-MB水平。结果 AMI组和UA组外周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37.04±9.92)(、30.11±5.67)ng.L-1,明显高于SAP组的(20.95±5.08)ng.L-1和CPS组(15.81±7.65)ng.L-1(P<0.01)。AMI组和UA组患者hs-CRP水平分别为(39.21±14.42)(、11.57±3.71)mg.L-1,明显高于SAP组的(3.53±4.45)mg.L-1和CPS组(2.94±3.97)mg.L-1(P<0.05)。IL-17与hs-CRP Spearman相关系数r=0.364(P<0.001)。结论在ACS患者中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与hs-CRP呈正相关,推测IL-17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有关,参与了ACS的发病。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他汀类药对脓毒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脓毒症患者符合入选标准,依据诊断脓毒症之前是否应用过他汀类药,分为非他汀组(44例)与他汀组(42例)。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8d血TNF-α、IL-6、hs-CRP水平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28d死亡率。结果:2组治疗后血TNF-α、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机械通气时间及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他汀类药能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他汀类药对脓毒症可能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8和IL-1β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A法对3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8和IL-1β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8和IL-1β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停药指标的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新生儿感染病例分为两组,hs—CRP指导组根据每天hs—CRP水平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标;7d治疗组应用抗菌药物至少7d,待临床症状消失和hs—CRP〈2mg/L后停药。结果两组患儿均无须再接受治疗。抗菌药物疗程,hs—CRP指导组为4~11d,平均(4.2±0.8)d;7d治疗组为7~14d,平均(9.1±1.9)d,P〈0.01。再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治疗过程停用抗菌药物的监测指标,明显缩短了用药疗程,不增加感染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双黄连注射液对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IL-6、hs-CRP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克洛胶囊,1粒/次,3次/d,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头孢克洛胶囊的基础上每日雾化吸入双黄连注射液,将20 mL双黄连注射液溶解于2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2次/d。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疾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IL-6、hs-CRP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IL-6、hs-CRP和TNF-α水平相比较,两组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IL-6、hs-CRP和TNF-α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雾化吸入双黄连注射液对慢性扁桃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IL-6、hs-CRP和TNF-α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胺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炼化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相关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选取炼化社区已纳入我院慢病管理科的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以本社区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分析高血压各亚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值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各亚组间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检出率及同型半胱酸的边缘升高率均随着高血压级别升高逐渐增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检出率及同型半胱胺酸的边缘升高率均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单纯性高血压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点人群定期进行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水平的监测,动态评估病情发生发展的严重程度,制定健康教育对策,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9.
1000.
Niko Kämppä Kari-Matti Mäkelä Leo-Pekka Lyytikäinen Nina Peltonen Jussi Hautamäki Ilkka Seppälä Nina Mononen Sirkka Goebeler Pekka J Karhunen Antti Hervonen Mikko Hurme Marja Jylhä Terho Lehtimäki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