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41篇 |
预防医学 | 94篇 |
药学 | 24篇 |
中国医学 | 5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食用油脂、地沟油中各脂肪酸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构建脂肪酸指纹库用于食用油脂类别辨析、地沟油鉴别。方法 选择强极性毛细管柱,柱程序升温,载气高纯氮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60 ℃,不分流、分流进样模式,进样1 μL,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面积归一法定量;采集色谱图,Excel 2007表汇总、构建各类油脂脂肪酸指纹库、对各类油脂特征性、特异性解析,辨析油脂类别。结果 C18:3、C20:5、C22:6 3种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5~20.0)m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方法质量检出限为1 ng,3水平平均回收率为95.3%~98.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新法测定9类(动植物油脂、食用调和油、地沟油)119份油脂中组分脂肪酸含量;完成脂肪酸构成色谱图采集、构建指纹库;解析脂肪酸组成指纹库各类油脂脂肪酸组成含量差异特征明显,饱和脂肪酸、肉豆酸(C14:0)等特征差异明显,据此进行食用油类别、地沟油鉴别。结论 新建毛细管色谱法定量准确、简便、选择性和重现性好;构建油脂脂肪酸指纹库、辨析各类油脂特征特异点为地沟油鉴别、食用油脂类别辨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2.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1998,11(4):322-328
Mineral element composition is given for the leaves of eight species of edible wild plants used by the first European farmers and still consumed at the present day in a primitive way. Amounts of moisture, ash, organic nitrogen, phosphorus, sodium, potassium, calcium, magnesium, iron, copper, zinc, and manganese were computed. Plants harvested in several places where these species grow were analyzed. Thi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nutrient report on most of these species of leafy green vegetables. Mineral element content was high inAmaranthus viridisandVerbena officinalis.Moisture content was found to be high, above 90/100 g, inStellaria media,and therefore most mineral elements were found in small amounts in this species. Sodium content (292 mg/100 g) was high forCrithmum maritimum,a halophytic species. K/Na, Ca/P, and Na/(Ca + Mg) nutrient ratios were also found to be favorable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243.
目的研究城市居民烹调用油脂及食盐摄入水平,为制定切合实际的社区居民控油、控盐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个城市社区,共220户,采用《社区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调查问卷》、《家庭食用油、盐类摄入量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居民每标准人日食用油脂摄入量平均46g,是推荐标准的1.8倍;多数居民(66%)的食盐摄入量达到了我国的初步控盐目标(每标准人日不超过8g);人群中"只吃植物油"的比例为主,"只吃动物油"的人数很少(2.3%),但仍有约40%的人同时兼吃动物油;约有1/4的居民经常食用油炸和腌制食品;约有一半的居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结论应进一步指导居民建立健康文明的膳食行为、降低烹调用油和食盐的消费量。 相似文献
244.
潲水油等废弃食用油脂检测指标的建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建立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废弃食用油脂鉴别的检测方法,提高检出率,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市售普通食用油和废弃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分、酸价等卫生指标以及氯化钠、谷氨酸钠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食用油和废弃食用油脂两类油脂酸价、羰基价、氯化钠、谷氨酸钠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脂酸C18:0含量和过氧化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照现有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无法判定油脂样品是劣质油还是来源于废弃油脂,卫生学指标酸价、羰基价作为初筛指标,结合氯化钠、谷氨酸钠残留检测或脂肪酸组分分析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可以有效鉴别普通劣质油脂与各类废弃食用油脂。 相似文献
245.
食用油及其加热产物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 ]了解食用油和厨房油烟冷凝物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 [方法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 (SIM)对样品检测。 [结果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i n butylphthalate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i n octylphthalate ,DOP)的最高含量分别为 2 98mg/L和 2 4 16mg/L ,厨房油烟冷凝物中DBP和DOP最高含量分别为 13 3 70mg/L和 2 2 2 0 5mg/L ,全程回收率 :DBP为 90 1%~ 10 3 3 % ,DOP为 92 1%~ 10 2 2 %。 [结论 ]食用油包装材料中的增塑剂会溶移到食用油中。应为制定食用油中DBP和DOP的最高允许含量进行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46.
野菜植物无污染、无农药残毒、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很多野菜还有医疗保健作用。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桂西高寒山区野菜中铁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对指导人们合理食用野菜进行补铁及进一步开发野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7.
浅析餐厨垃圾利用处置不当产生的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餐厨垃圾利用处置不当产生的危害,包括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喂动物的危害,对食品安全的危害,以及对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的危害。 相似文献
248.
249.
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天然食用抗氧剂研究的概况和进展,注意新颖性和实用性,井提供了最新的60余篇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50.
用ESR法测定了三种煎炸油(豆油、菜油、棉籽油)中的自由基。结果表明,炸油中自由基浓度随油温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200℃左右自由基浓度激增。煎炸油中自由基寿命相当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