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89篇 |
免费 | 666篇 |
国内免费 | 2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篇 |
儿科学 | 54篇 |
妇产科学 | 60篇 |
基础医学 | 335篇 |
口腔科学 | 47篇 |
临床医学 | 574篇 |
内科学 | 942篇 |
皮肤病学 | 147篇 |
神经病学 | 144篇 |
特种医学 | 10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95篇 |
综合类 | 1213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454篇 |
眼科学 | 90篇 |
药学 | 1485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1001篇 |
肿瘤学 | 10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215篇 |
2021年 | 334篇 |
2020年 | 291篇 |
2019年 | 250篇 |
2018年 | 251篇 |
2017年 | 309篇 |
2016年 | 310篇 |
2015年 | 277篇 |
2014年 | 500篇 |
2013年 | 738篇 |
2012年 | 422篇 |
2011年 | 464篇 |
2010年 | 380篇 |
2009年 | 327篇 |
2008年 | 318篇 |
2007年 | 329篇 |
2006年 | 262篇 |
2005年 | 322篇 |
2004年 | 213篇 |
2003年 | 179篇 |
2002年 | 155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Ⅱ期以上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术后行腹腔持续灌注联合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Ⅱ-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腹腔持续灌注联合静脉双途径化疗6次;对照组36例,常规静脉化疗6次。两组化疗均采用PCH方案(顺铂+环磷酰胺+羟基喜树碱),并均于术后21-28 d开始化疗。结果 联合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7.5%(39/40)和85.0%(34/40),对照组分别为94.4%(34/36)和50.0%(18/36)。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5%(11/40)和77.8%(28/36),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骨髓抑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途径化疗可延长Ⅱ-Ⅳ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降低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基于决策辅助的术前教育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教育,干预组采取基于决策辅助的术前教育。结果干预结束时,干预组决策参与满意度得分和术后治疗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决策辅助的术前教育有助于提高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决策参与满意度、术后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3.
54.
为评价绞股蓝总苷颗粒以及其与他汀联用的降血脂作用,采用高脂饲料诱导构建高脂血症C57BL/6J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Lip,10 mg/kg)、绞股蓝总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L、M、H,90,120,180 mg/kg),联合组(Lip+H,180 mg/kg+10 mg/kg)。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血脂成分、血清ALT、AST及载脂蛋白B(Apo B)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利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肝X受体(LXRα)、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和B族Ι型清道夫受体(SR-BΙ)等肝脏胆固醇代谢关键因子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绞股蓝总苷颗粒能显著降低小鼠体重、腹部脂肪质量及血清总胆固醇(TC)、AST水平,并修复受损小鼠肝细胞;联合组能显著降低小鼠TC水平,效果优于绞股蓝总苷颗粒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单用组。此外,绞股蓝总苷颗粒能显著升高ABCA1的蛋白水平,同时上调ABCA1、CYP7A1和SR-BΙ的基因表达。实验结果表明,绞股蓝总苷颗粒能够显著降低血脂,且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后降脂效果提高,并可降低血清转氨酶,初步探索其降脂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胆固醇逆转运调节TC含量。 相似文献
55.
虞坚尔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小儿难治性疾病中,特别是重度胆汁淤积性黄疸,虞教授提倡中西医结合,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标本兼顾,各取所长。在中医治疗方面,虞教授专注于“利胆退黄、调脾疏肝、活血祛瘀、扶正固本”四个方面,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并举,正气复而黄自去。 相似文献
56.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 当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绩效评价不够完善,难以保障养老服务的质量,而养老机构绩效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因此需构建一套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检验。方法 2018年8-11月,以电话、面谈等方式对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接受咨询的专家工作年限均大于10年,从事社会福利行业管理、养老机构管理、老年病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管理教学、临床医学等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隶属度分析法等从投入、产出、结果3个维度确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结果 两轮专家权威程度的熟悉程度(Cs)分别为0.679、0.768,选定依据(Ca)分别为0.614、0.657,权威系数(Cr)分别为0.646、0.713。两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94、0.426,两轮咨询的Kendall's W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049、504.768,P<0.001)。经过专家咨询、调整、改进,构建了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赋予了相应的权重系数,3个一级维度的权重分别是0.216 3、0.576 2、0.207 5,合成权重CR均<0.10。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和总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800。结论 构建一套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框架的可靠性和可信性程度较高,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57.
板蓝根组酸对耐药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耐药逆转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板蓝根组酸对耐药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人耐药肝癌BEL - 74 0 4 /ADM动物模型 ,应用 FCM、HPL C和 RT- PCR等方法观察板蓝根组酸在体内对多药耐药逆转。结果 板蓝根组酸联合 ADM作用于耐药肝癌动物后 ,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分别为 0 .17± 0 .0 5 (cm3)、0 .73± 0 .19(g)明显小于 ADM组的 0 .5 8± 0 .13(cm3)、1.4 1± 0 .32 (g)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肿瘤抑制率达 5 3%。其细胞内 ADM的含量 :板蓝根组酸 +ADM组为 1.0 7± 0 .0 7,ADM组为 0 .2 8± 0 .11,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但 MDR1- m RNA,P- gp的表达改变不明显。结论 板蓝根组酸在体内能逆转耐药肝癌细胞对 ADM的耐药性 ,其逆转作用可能与降低 P- g P药物外排功能、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有望作为逆转剂用于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58.
结核杆菌单药敏感试验与多药联合敏感试验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单药敏感试验(即常规药敏试验)和多药联合敏感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证明这两种敏感试验的符合率在95%以上。结果显示,由抗性药物组成的化疗方案在体外对40%的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效果,在2种药物高度耐药,1种药物敏感时,病原菌在3种药物联合敏感试验中是敏感的。研究表明,根据多药联合敏感试验时受试株初生长时间,菌落数和菌落大小,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由抗性药物组成的化疗方案的敏感程度。在结核菌药敏试验中应采用匡氏琼脂培养基,耐多药结核菌应加做联合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59.
Drug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epilepsy revisited: starting early or late? One drug or several drugs? 下载免费PDF全文
Dieter Schmidt 《Epileptic Disord》2016,18(4):356-366
There are two popular strategies for current drug treatment of epilepsy; starting early may be better and polytherapy conveys advantages over monotherapy. This review briefly examines if the historical record is much of a guide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se two strategies. Great clinical scientists of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such as Sir William Gowers, and William Aldren Turner, offered vivid single case studies and showed early results of seizure remission in groups of subjects.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fered, however, no evidence of clear clinical benefits for early treatment and polytherapy. Combination treatment was thought to be useful in only some cases. In agreement, current evidence shows no clear clinical benefit of starting treatment early, except perhaps in severe epilepsy. Polytherapy is clinically useful in a subgroup of subjects, but despite being a standard treatment strategy for over one hundred years, it has been poorly studied. In fact, there is no compelling experimental or clinical evidence for a difference in seizure outcome between monotherapy and polytherapy. This surprising finding should prompt a re‐appraisal regarding the need to test both strategies separately for the licensing of new antiepileptic drugs. 相似文献
60.
丹参酮ⅡA、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b_1配伍对平滑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与复方丹参方中另两种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不同剂量配伍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的作用.方法:血管紧张素Ⅱ(AngⅡ)0.1 μmol/L诱导大鼠VSMC增殖,随后采用MTT法检测增殖细胞的活性、细胞划痕损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数目、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两味药配伍组中 Rg1 10 μmol/L Rb1 7 μmol/L、三味药配伍组中ⅡA 4 μmol/L Rg1 1 μmol/L Rb1 7 μmol/L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可以抑制细胞迁移,使细胞阻滞在G1期(P<0.01).结论:上述两种配伍可以明显抑制VSMC的增殖、迁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