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35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646篇
预防医学   347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证型关联性,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新疆阿克苏等5个地区10家医院收集生长于新疆或在新疆居住20年以上且经西医确诊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和(或)中医辨病为胸痹的住院患者660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其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证型分类,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均以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痰湿质、湿热质与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60例冠心病患者秽浊痰阻证387例占58.63%,非秽浊痰阻证273例占41.37%;③秽浊痰阻证以兼夹、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两组体质比较其中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秽浊痰阻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性明显(P均<0.05)。结论饮食习惯是影响体质形成、证候类型的重要因素;秽浊痰阻证以偏颇体质、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且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和汉族正常成年人(20~60岁)视盘参数正常值及其形态特征,比较其在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方法:将3代居住广西隆林县无血缘关系的240例正常人(壮、汉族各120例480眼)纳入研究。运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 rgretina tomograph-Ⅱ,HRT-Ⅱ)分别检测不同年龄段壮族与汉族人群视盘参数,并探讨民族、性别、眼别、年龄与视盘参数的关系。视盘参数包括视盘面积(DAmm2)、视杯面积(CAmm2)、视杯/视盘面积比值(C/DAR)、盘沿/视盘面积(R/DAR)、盘沿面积(RAmm2)、视乳头轮廓线高度变化值(HVCmm)、视杯容积(CVmm3)、盘沿容积(RVmm3)、平均视杯深度(MCDmm)、最大视杯深度(MxCDmm)、视杯形态测量(CSMmm)、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Tmm)、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mm2)。结果:按年龄分成4组,两民族间比较:CA、C/D,R/D,MCD,MxCD参数在30~39岁组有显著差异(P〈0.05),RA参数在50~59岁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参数在各年龄段无显著差异。正常壮、汉族人mRNFLT和RNFLA值与年龄均呈负相关,壮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3和-0.186,汉族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和-0.219,性别间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眼别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壮族C/DAR比值双眼差值范围为0.000~0.162。汉族C/DAR比值双眼差值范围为为0.048~0.112。结论:两民族视乳头地形图参数无显著差异。年龄对视乳头地形图某些参数有一定影响,而性别间、眼别视盘各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IL-1β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其交互作用与新疆汉族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分析229例胃癌患者和作为对照的256例非胃癌患者IL-1β基因rs1143633、rs3136558和rs1143630位点基因型的分布;采用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研究对象Hp感染率。结果IL-1β基因rs3136558位点多态性、Hp感染与新疆汉族胃癌的发病有关;Hp感染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在汉族人群中,Hp感染阳性,同时携带IL-1β基因 rs3136558 TT基因型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Hp感染阴性并携带IL-1β基因 rs3136558 CT+CC基因型个体的2.25倍 (95% CI:1.37~3.69)。结论Hp感染和IL-1β基因多态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共同促进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和双族小学生睡眠状况分布特征.[方法]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选择8~12岁学生3147名(朝鲜族2207名,汉族940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睡眠状况的相关信息.[结果]朝鲜族和汉族男生睡眠时间(h)分别为8.38±0.71,9.13±0.67,女生分别为8.41±0.75,9.17±0.65,睡眠时间随年龄的增长呈显著降低的趋势(F朝男=56.673,F朝女=98.225,F汉女=15.468,均P〈0.001);朝鲜族和汉族男生就寝时间(h)分别为20.83±0.61和20.39±0.54,女生分别为20.78±0.65和20.35±0.58,就寝时间随年龄的增长呈显著升高的趋势(F朝男=38.044,F汉男=4.211,F朝女=81.110,F汉女=17.527,均P〈0.001);朝鲜族和汉族男生晨起时间(h)分别为5.61±0.52,5.91±0.43,女生分别为5.59±0.52,5.93±0.39,晨起时间随年龄的增长呈显著降低的趋势(F朝男=8.259,F朝女=8.227,均P〈0.01).睡眠时间〈8.6h,8.6~9.0h,≥9.1h者所占比例在朝鲜族男生中分别为45.6%,39.5%,14.9%,汉族男生中分别为13.1%,23.5%,63.3%,朝鲜族女生中分别为42.0%,41.1%,16.9%,汉族女生中分别为8.8%,29.9%,61.3%,不同民族学生睡眠时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χ2男=37.001,)(χ2女=17.567,P〈0.001).[结论]延边地区小学生睡眠状况及不同睡眠时间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且年龄与睡眠状况具有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壮药龙盘止咳方的抗流感病毒性肺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10.4g/kg)龙盘止咳方组、低剂量(5.2g/kg)龙盘止咳方组和龙盘止咳方(10.4g/kg)+Toll样受体3(TLR3)激动剂聚肌胞苷酸[Poly(I:C),20mg/kg]组,每组20只。采用甲型流感病毒(IAV)H1N1滴鼻法建立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并每组取10只小鼠,记录15d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计算肺、脾和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病毒载量;ELISA法检测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IL-4、干扰素α(IFN-α)、IFN-β和IFN-γ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TLR3/视黄酸诱导基因I(RIG-I)/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在实验期间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感染后出现典型的流感症状,小鼠存活率、存活时间、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病毒载量,肺匀浆中IL-6、IL-4、IFN-γ、IFN-α和IFN-β水平,肺匀浆中IFN-γ/IL-4比值,以及肺组织TLR3、胞核NF-κBp65、RIG-I和干扰素β启动子刺激蛋白1(IPS-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龙盘止咳方组小鼠症状明显减轻,小鼠存活率、存活时间、脾指数、胸腺指数、肺匀浆中IFN-α和IFN-β水平及肺组织RIG-I和IPS-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病毒载量,肺匀浆中IL-6、IL-4和IFN-γ水平,肺匀浆中IFN-γ/IL-4比值,以及TLR3和胞核NF-κBp65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Poly(I:C)可明显减弱龙盘止咳方对IAVH1N1感染小鼠的肺脏保护作用。结论壮药龙盘止咳方有减轻IAVH1N1感染小鼠肺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3/RIG-I/NF-κB信号通路,抑制过度的先天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6.
贵州仡佬族人手指毛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观察了贵州仡佬族20 ̄60岁农民、干部共206人(男100,女106)的手指指毛的分布。结果表明,手指近侧指节除有一例女性没生有指毛以外,其余均生有指毛,中间指节有一部分有指毛,远侧指节不生有指毛。近侧、中间指节指毛的出现率男性高于女性。左、右手指毛分布基本上对称。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壮尔颗粒(Zhuang'er Granules,ZG)对细胞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用环孢菌素A(Cs A)建立小鼠模型,并在检测前第7天滴鼻肺炎链球菌(SP)。灌胃给药17 d后,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同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并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脾脏中CD3^+,CD4^+,CD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明显下降,CD4^+有下降趋势,CD8^+有上升趋势;各给药组CD3^+,CD4^+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升高,而CD8^+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降低。血中CD3^+,CD4^+,CD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有下降趋势,CD4^+明显下降(P〈0.05),CD8^+明显升高(P〈0.05),各给药组CD3^+和CD4^+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而CD8^+的百分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壮尔颗粒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CD3^+和CD4^+的同时,降低CD8^+,以通过T细胞的平衡来调节小鼠自身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Demirjian法推断乌鲁木齐市3~16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实际年龄的适用性。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年龄在3~16周岁的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口腔曲面断层片362例(男195例,女167例),按照Demirjian法记录牙齿发育指数及牙龄,并对实际年龄与Demirjian法推断的牙龄进行配对t检验,将牙齿成熟指数和年龄进行曲线拟合,初步建立两者间的数学模型。结果:直接应用用Demirjian法进行年龄评估时,其推断的年龄与实际生活年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成熟指数(Y)与实际年龄(X)的相关回归方程如下:Y(男)=-61.119+20.965X-0.686X2,Y(女)=-74.475+25.214X-0.901X2。结论:Demirjian法不能用于测定乌鲁木齐市3~16岁年龄段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的年龄,使用时需进行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在汉族人中拉莫三嗪相关过敏反应是否与HLA-B*1502有相关性。方法对在郑州人民医院诊断为癫痫的患者在服用拉莫三嗪前进行HLA-B*1502测定,将服用拉莫三嗪12周后出现过敏反应者作为实验组,未出现过敏反应者作为对照组1,服用其他非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出现过敏反应者为对照组2,检测对照组2的HLA-B*1502阳性率,对3组间HLA-B*1502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HLA-B*1502的阳性率为41.86%,对照组1为14.02%,对照组2为13.33%.实验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1(χ2=13.86,P<0.05)及对照组2(χ2=6.83,P=0.009),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0.924)。结论HLA-B*1502可能与汉族人拉莫三嗪相关过敏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不同民族、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1145人进行HP检测。分析HP感染与胃癌、民族、性别的关系。结果在1145例病例对照中HP总感染率为44.54%。相同民族、相同性别组间HP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维族胃癌组男性HP感染率低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维族胃癌组HP感染率低于汉族,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P感染率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非癌患者之间分布是均衡的。胃癌患者维族女性是HP感染的明显危险因素,仍需加大样本含量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