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9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138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415篇
内科学   1195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369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41篇
综合类   96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10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41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4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3年   1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81例,其中暴发性及心源性休克型8例。其主要特点是:心脏增大(43.4%),心律失常(93.9%),其中早搏最多见(59.9%);传导阻滞(15.5%)。作者认为应强调对Ⅱ°-Ⅱ型以上传导阻滞病情严重应给激素及临时起搏器抢救治疗;心电轴异常(35.7%),亦是心肌炎的重要心电图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国产ELISA试剂盒对157例肝癌、肝硬化病人血清中抗-HCV及HBV-M进行检测,101例肝癌10例抗-HCV阳性,阳性率为9.9%;56例肝硬化6例抗-HCV阳性,阳性率为10.7%;肝癌组抗HCV与HBsAg双阳性率79%(8/101),HBsAg阳性率为723%(73/101),明显高于HCV感染率,说明HBV仍是乙肝流行地区的主要相关因素。14例抗-HCV阳性(包括可疑阳性),肝癌外周血中8例(57.1%)HBsAg阳性,推测HCV可单独作用但更常与HBV形成混合感染参与慢性肝病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开春 《河北医学》2002,8(8):704-705
目的观察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应用黄芪注射液、小柴胡冲剂和辅酶Q10;对照组(30例)用GIK极化液、辅酶Q10和维生素C,两组患者无禁忌证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86.6%,高于对照组的43.3%和63.3%(p<0.05).结论黄芪、小柴胡冲剂联合辅酶Q10对VMC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型银翘散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比银翘散合煎剂,分煎剂与颗粒剂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观察银翘散3种不同剂型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小鼠的影响以及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抗FM1,Adv-7增殖的影响。结果 银翘散3种不同剂型对模型组均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银翘散3种不同剂型在抗菌,抗病毒等药效作用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包括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和原发性肝癌在内的100例慢性HBV感染者作了HBsAg亚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这组病例中adr亚型占61%,adw占33%,ayr占2%,adwr占4%。adr亚型有随年龄增长更占优势的趋向。adr和adwr亚型感染者HBsAg滴度较adw组显著增高,且e抗原阳性率亦较高。上述发现提示,具有adr和adwr亚型的HBV株可能具有较强的复制活性,不易被清除,从而导致受感染者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explore which amino acids or which blocks of amino acids in the 29 amino acid neuropeptide galanin are important for recognition of the endogenous ligand by galanin receptor subtypes present in the jejunum and in the hypothalamus, respectively, we have carried out L-Ala substitutions of individual amino acids or of blocks of amino acids in the rat galanin sequence and examined the binding of the obtained analogs to the rat hypothalamic and jejunal galanin receptor subtypes.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galanin sequence YLLGPH9–14 is essential for recognition of galanin by both the rat hypothalamic and jejunal galanin receptor subtypes. Substitution of the N-terminal amino acids, GWTL1–4, leads to total loss of affinity of galanin for both hypothalamic and jejunal galanin receptors. The α-helical C-terminal amino acid (25–29) part of galanin has no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affinity of galanin to the hypothalamic galanin receptor subtype. L-Ala substitution of the C-terminal amino acids of galanin KHGLT25–29 shows, however, that this C-terminal motif is essential for the recognition by the jejunal galanin receptor subtype, whereas amino acids in the middle portion of galanin NSAG5–8 are of importance for binding to the hypothalamic but not to the jejunal receptor. [Ala5–8] Galanin thus has a more than 100-fold higher affinity to jejunal receptor than to the hypothalamic receptor, while [Ala25–29] galanin has a more than 100-fold higher affinity for the hypothalamic than for jejunal galanin receptor subtypes. pH dependence of the galanin binding to these receptor subtypes is also different. © Munksgaard 1997.  相似文献   
17.
18.
多重PCR归化法平行检测HBV和HCV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多重PCR归化法并应用于对HBV、HCV平行检测。方法:利用PCR反应5′端允许添加非互补序列的原理,运用内外两对引物,经过2轮扩增,使目的产物均带上共有序列,再以共有序列为引物进行扩增,实现多重扩增。比较和筛选四种核酸提取方法。运用正交优化法,优化并确定最佳扩增条件。对28份血标本进行对比试验,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归化多重PCR方法对于HBV、HCV病毒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83.5%,诊断特异性为70.0%,诊断指数为153.3%,诊断效率为72.2%;对HBsAg阳性患者的HBV DNA的诊断敏感性为78.6%,诊断特异性为80.0%,诊断指数为158.6%,诊断效率为79.2%。对抗-HCV阳性患者的HCV RNA的诊断敏感性为75.0%,诊断特异性为90.0%,诊断指数为165.0%,诊断效率为83.3%。结论:多重PCR归化法在多基因扩增或多种病原体的同时平行检测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该方法实用、准确、可靠,对HBV HCV的防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潮汕地区健康青年中H9、H6、H5三种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隐性感染情况,以期了解上述三种禽类甲型流感病毒亚型是否能够或已经从禽类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方法:潮汕地区健康青年血清946份,通过HI实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H9亚型抗体阳性率达37.2%;同时发现有三份血清存在H5抗体;未见H6亚型抗体的存在。结论:H9亚型在健康青年中的隐性感染率非常高;H5亚型抗体的存在也应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在不同高发区人群中的发病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在广东省不同鼻咽癌高发区人群中发病差异,探讨相关病因发病因素。方法:1986~1995年对广东省四会市、广州市近6万人前瞻性研究,通过对两地人群鼻咽癌检出率,EBVVCA/IgA阳性率,阳性人群癌前病变,癌变检出率,并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差异。结果:发现四会地区人群与广州地区人群相比:①高鼻咽癌检出率;②EBVVCA/IgA阳性人群高合并鼻咽粘膜癌前病变;③EBVVCA/IgA阳性人群高鼻咽癌检出率;④鼻咽粘膜癌前病变高癌变率。结论:EBV感染与肿瘤遗传易感性在鼻咽癌发病上是否起着协同或加强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