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18篇 |
免费 | 494篇 |
国内免费 | 2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9篇 |
儿科学 | 171篇 |
妇产科学 | 112篇 |
基础医学 | 1708篇 |
口腔科学 | 37篇 |
临床医学 | 531篇 |
内科学 | 1302篇 |
皮肤病学 | 67篇 |
神经病学 | 656篇 |
特种医学 | 4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41篇 |
综合类 | 920篇 |
预防医学 | 795篇 |
眼科学 | 127篇 |
药学 | 626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262篇 |
肿瘤学 | 3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210篇 |
2021年 | 319篇 |
2020年 | 257篇 |
2019年 | 190篇 |
2018年 | 206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267篇 |
2015年 | 258篇 |
2014年 | 419篇 |
2013年 | 504篇 |
2012年 | 452篇 |
2011年 | 508篇 |
2010年 | 447篇 |
2009年 | 451篇 |
2008年 | 388篇 |
2007年 | 399篇 |
2006年 | 347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42篇 |
2003年 | 222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75篇 |
2000年 | 146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74篇 |
1984年 | 71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9篇 |
1981年 | 38篇 |
1980年 | 29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23篇 |
1977年 | 14篇 |
1976年 | 11篇 |
197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甲亢及其治疗与病毒性肝炎互相影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抗甲亢治疗对病毒性肝炎肝脏功能的影响,病毒性肝炎肝脏功能对甲亢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病毒性肝炎48例,单纯甲亢45例及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38例,分别比较各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情况,并比较抗甲亢治疗与未抗甲亢治疗对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病毒性肝炎对甲亢的影响。结果: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比单纯甲亢及单纯病毒性肝炎都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甲亢治疗能改善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比单纯甲亢血中T3、T4升高明显,导致甲亢加重。结论:甲亢能加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抗甲亢治疗对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PD-1(program death factor-1)分子的基因定量表达情况,探讨PD-1表达水平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并筛选HLA-A2阳性的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9例急性恢复期乙型肝炎患者(AHB)、15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LC)和10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总T细胞内PD-1的mRNA水平,同时测定其配体PD-L1、PD-L2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记物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以各基因在正常对照组的定量表达水平为基础值,HBeAg阳性CHB组T细胞内PD-1和PBMCs内PD-L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HBeAg阴性CHB组和AH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与L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BMCs内PD-L2的mRNA水平在各实验组中无明显差异(P均>0.05)。在所有检测的CHB患者中,外周血T细胞内PD-1表达水平在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07拷贝/ml)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07拷贝/ml)和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HBV病毒载量成正相关(r=0.41,P<0.01),但与血清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外周血T细胞中PD-1基因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尤其是在HBeAg阳性组和高病毒载量组明显上调,提示T细胞高表达的PD-1可能通过与其配体PD-L1作用而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并导致病毒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预防或减少先天性语言障碍青壮年病毒性脑炎患者误诊的经验教训。方法收集本院1999-2006年收治的2例青壮年(31-37岁)先天性语言障碍病毒性脑炎患者误诊的病例资料,并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都于晚上急诊就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给予口服抗病毒、消炎等处理后回家休息,2例患者分别于第2d和第3d白天再入院就诊时都出现了较剧烈的头痛,明显的意识障碍,其中1例高热。患者入院后均卧床休息、补液、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降温、镇静、应用脱水剂等对症处理,后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后,1例患者基本痊愈,但另外1例伴有高热患者留下了明显的智力下降的后遗症。结论需提高急诊医师,特别是一线的青年临床医师对先天性语言障碍青壮年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表现的警惕,加强对患者精神和情绪变化改变的认识,对患者家属需详细询问病史,对患者进行及时全面的体格检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完善各项检查,如CT、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等;观察病情的变化,认真分析病情进展,以便及时诊断病毒性脑炎,对症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这对于减少病毒性脑炎患者后遗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2002-2018年浙江省病毒性脑膜炎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从设立的监测点医院采集疑似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样本2 173份,其中脑脊液1 718份、粪便455份,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脑脊液中人类肠道病毒(HEV)、腮腺炎病毒(MuV)、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和乙型脑炎病毒(JEV)核酸,粪便样本只检测HEV;用ELISA方法检测脑脊液中上述5种病毒IgM抗体;对HEV核酸阳性样本扩增病毒VP1基因和测序,确定病毒型别并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在2002-2018年2 173份样本中检出HEV核酸阳性871份(40.1%),其中脑脊液1 718份、阳性654份(38.1%),粪便455份、阳性217份(47.7%);871份HEV核酸阳性样本,VP1扩增测序阳性670份,其中HEV-A 5份、HEV-B 665份,涉及23个病毒血清型,分别为柯萨奇病毒(CV)A组CVA4、CVA6、CVA9、CVA10,CVB组1~5, 埃可病毒(EchoV;E)E3、E4、E6、E7、E9、E11、E14、E16、E18、E21、E25、E30、E33和肠道病毒(EV)-71,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E30、E6和CVB5,该3个血清型间隔若干年呈现病毒活动性增强的趋势。从2012-2015和2018年795份脑脊液中检出HEV核酸阳性374份、MuV 6份、HSV和CMV均为5份,对其中的368份脑脊液同时检测5种病毒IgM抗体,HEV抗体阳性2份、JEV 6份、MuV 1份。670份HEV中除1份EV-71外,EchoV 517份、CV 152份,两者之比为3.4:1,两类病毒间隔3~5年存在优势株交替变化的趋势。VP1进化树显示,浙江省HEV位于HEV-A和HEV-B分支上,E30存在h和i基因亚型。结论 浙江省病毒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为HEV-B;EchoV检出率明显高于CV,两类病毒存在交替变化的趋势;优势血清型E30、CVB5和E6间隔若干年呈现病毒活动性增强的趋势;监测点HEV活动强度与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的发生两者之间在时间上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服用解毒养心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4月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82例按服药意愿分组,服用解毒养心汤的50例患者为养心汤组,服用辅酶Q10、维生素C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比组。比较治疗效果和心电图变化。结果:养心汤组患者服用解毒养心汤的治疗效果比对比组患者服用西药效果好,(P0.05);养心汤组心电图向正常化改变明显,30例正常化,15例趋于正常,总比率为90%,(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服用解毒养心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推荐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足三里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治疗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2011 年因骨髓抑制而采用足三里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14 例.结果 骨髓Ⅱ度抑制的患者采用足三里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有效率为89.85%,骨髓Ⅲ度抑制的患者有效率为62.22%.结论 足三里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对大部分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有效,简单经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中药双黄升白冲剂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升白疗效及对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作用。方法:选择主要为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胃癌、肠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28例)为化疗同时服用双黄升白冲剂;治疗2组(27例)为WBC<4×10^9/L始用双黄升白冲剂;对照1组(33例)为化疗同时服用茜Zhuo双酯,对照2组(24例)为WBC<4×10^9/L始用茜Zhuo双酯,并做实验研究电镜观察小鼠骨髓超微结构。结果:升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1组为75.00%,治疗2组为88.89%;对照1组为54.55%,对照2组为58.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双黄升白冲剂对小鼠骨髓有良好的保护、改善造血微环境的作用。结论:中药双黄升白冲剂对化疗后骨同须受抑制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9.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can lead to suppression of many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both to antigens encountered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he irradiation (primary) and to antigens previously encountered (memory). The pathways involved are complex and not completely elucidated. This brief review summarizes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currently regarding the multiple steps involved,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main aspects of photoimmunosuppression and its clinical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