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28篇
  免费   16640篇
  国内免费   7036篇
耳鼻咽喉   3289篇
儿科学   10551篇
妇产科学   4421篇
基础医学   21824篇
口腔科学   6914篇
临床医学   40762篇
内科学   50590篇
皮肤病学   4129篇
神经病学   13950篇
特种医学   134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41744篇
综合类   33588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一般理论   43篇
预防医学   26885篇
眼科学   5147篇
药学   28193篇
  631篇
中国医学   6384篇
肿瘤学   12699篇
  2023年   3031篇
  2022年   6949篇
  2021年   12825篇
  2020年   7603篇
  2019年   15248篇
  2018年   11016篇
  2017年   8478篇
  2016年   8723篇
  2015年   11576篇
  2014年   22195篇
  2013年   20202篇
  2012年   22976篇
  2011年   19929篇
  2010年   17871篇
  2009年   17151篇
  2008年   15721篇
  2007年   15977篇
  2006年   13565篇
  2005年   9008篇
  2004年   5001篇
  2003年   4175篇
  2002年   3257篇
  2001年   2654篇
  2000年   2373篇
  1999年   1564篇
  1998年   1954篇
  1997年   1703篇
  1996年   1419篇
  1995年   1442篇
  1994年   1341篇
  1993年   1035篇
  1992年   1228篇
  1991年   1111篇
  1990年   1178篇
  1989年   1089篇
  1988年   1022篇
  1987年   880篇
  1985年   2992篇
  1984年   3920篇
  1983年   2792篇
  1982年   2982篇
  1981年   2930篇
  1980年   2538篇
  1979年   2324篇
  1978年   1893篇
  1977年   1612篇
  1976年   1678篇
  1975年   1257篇
  1974年   1198篇
  1973年   11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Oddi括约肌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至2005年间45例Oddi括约肌狭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中有27例术前进行过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8例获得诊断;25例切开十二指肠行括约肌成形术,术后病理证实为Oddi括约肌狭窄;20例经ERCP确诊,并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因MRCP的广泛使用,2000年后Oddi括约肌狭窄的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2000年前为2/27,2000年后为6/18(χ2=4.79,P<0.05).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3/20,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成形术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4/25(χ2=0.01,P>0.9).结论 MRCP是诊断Oddi括约肌狭窄理想的非损伤性检查;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是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18F-FDG PET/CT显像正常腹部消化器官的标准摄取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正常腹部消化器官标准摄取值(SUV)的变化范围.方法60例要求行PET/CT检查的健康人,按体重7.77 MBq/kg静脉注射^18F-FDG,PET采集为三维模式,每个床位3 min.对腹部肝、胆囊、脾、胰腺、胃、盲肠、结肠和直肠进行半定量分析,各器官的SUV由横断面测量,准确定位时参考同机CT.结果正常腹部消化器官^18F-FDG摄取有较大差异,其中摄取较高者SUV平均值(SUVavg)依次为直肠、肝、乙状结肠、回盲部和脾、升结肠,SUV最大值(SUVmax)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肝、回盲部、升结肠、脾.结论PET/CT显像能较好地识别腹部消化器官;熟悉正常腹部消化器官^18F-FDG摄取的差异,对判读图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系膜细胞,分别用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s)及未经糖化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处理,以常规培养的肾系膜细胞作为对照,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AGEs对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PAI-1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AGEs对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ELISA测定条件培养基中FN、Ⅳ型胶原及PAI-1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系膜细胞PAI-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相应浓度的BSA比较,AGEs(0—200mg/L)对系膜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不同程度地刺激系膜细胞FN、Ⅳ型胶原、PAI-1蛋白的产生。RT—PCR检测显示,给予AGEs(100mg/L)的系膜细胞PAI-1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AGEs促进系膜细胞PAI—1的表达,提示AGEs通过上调PAI-1的表达而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4.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发硬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发硬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6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发硬纤维瘤患者的手术史、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分析总结诊疗经验.结果5例患者发生硬纤维瘤前有大肠手术史,1例无腹部手术史.腹部无痛性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6例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手术治疗4例,术后2例继续服用药物治疗,期待治疗1例.术后复发2例,1例出现短肠综合征.6例患者均存活.结论FAP患者伴发硬纤维瘤并不罕见,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治疗.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肿瘤部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移植肾复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效果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6例患者首次肾移植后出现大量蛋白尿或/和血肌酐(Cr)升高、并经移植肾活检确诊为FSGS,在不改变免疫抑制方案的情况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后1年移植肾的病理改变情况,测定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6例患者中,2例在血浆置换后1年接近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患者血浆置换后1年,移植肾的肾小球、肾间质、血管及免疫球蛋白病变的等级与血浆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浆置换后1年及5年的Cr水平与血浆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h尿蛋白定量与血浆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血浆置换能快速、有效地缓解移植肾复发性FSGS的病变程度和进程,其效果取决于FSGS诊断的及时性,如果已发展到肾小球硬化的程度,血浆置换亦无法将其逆转。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钙和血清磷的水平,了解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治疗超过1年,行3次以上iPTH、Ca和P检查的患者,以血iPTH〉800ng/ml为界定点,分析严重的SHPT发病率与年龄、性别、透析龄、原发病(糖尿病或非糖尿病)、血清钙和血清磷的关系。结果139例患者中有27例是严重的SHPT患者,发病率为19.4%(27/139),它们拥有较长的透析龄(P〈0.05);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P〈0.05),而且存在明显的高磷血症和高钙磷乘积(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钙磷乘积是严重的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的SHPT的发病率与年龄、高钙磷乘积有关。因此,临床上必须早治疗,严格控制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fibulin-5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法,对32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fibulin-5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fibulin-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强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且表达强度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癌组织的fibulin-5表达强(P〈O.05)。结论fibulin-5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组织细胞的恶性转化及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99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C virus (HCV) patients who have developed interferon-α induced depression. A 2-year data analysis of HCV psychiatric liaison clinic has been undertake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ress of thos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interferon-α (INF-α) are reported. 53 of the 78 patients enrolled at the HCV Clinic and treated with INF-α were referred for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 Six patients developed major depressive illness following INF therapy. They were all treated with SSRIs and they made full recovery. This is a significant observation and is concordant with other studies. Its biochemical ramifications are presented. It is concluded that INF-induced depression is fully reversible. A hypothesis is proposed that SSRIs modulate the neuro-protective neurotoxic ratio by possibly inhibiting the indole-2,3-dioxygenase induction of the kynurenine pathway.  相似文献   
999.
体位改变对胸科手术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体位改变对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组(L-DLT组)及右双腔支气管导管组(R—DLT组)。全麻诱导后分别插入左、右双腔支气管导管,用纤维支气管镜(FOB)确定导管位置。病人体位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后,用听诊法和FOB再次检查、确定导管位置。记录结果和DLT深度。结果 与平卧位相比,L-DLT组的DLT深度均变浅(P〈0.05);R-DLT组的置入深度变化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变浅(P〈0.05)。体位改变后,听诊法判断DLT位置不满意的13例,其中L-DLT组为5例(10%),R-DLT组为8例(16%)。FOB检查导管位移32例,其中L-DLT组管端位移12例(24%),包括严重位移3例(6%);R—DLT组管端位移20例(40%),包括严重位移7例(14%)。位移率和严重位移率R-DLT组均高于L-DLT组(P〈0.05)。结论 体位改变对DLT位置有较大影响。FOB检查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听诊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氯喹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Au)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90只,雌雄不拘,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全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全肝缺血再灌注+氯喹组(C组),每组30只。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时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于缺血前即刻经股静脉注射氯喹10mg/kg,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缺血20min、再灌注4h时每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抽取门静脉血,测定血浆D-乳酸、内毒素(ETX)、肿瘤坏死因子-a(TNF-a)浓度,另外10只用于观察再灌注48h时大鼠生存率,并在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门静脉血D-乳酸、ETX、TNF-a浓度升高,大鼠生存率降低,肺组织超微结构严重受损,氯喹可减弱全肝缺血再灌注导致的上述改变。结论 氯喹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抑制磷脂酶A2激活,降低肠粘膜屏障通透性升高,降低肠黏膜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