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1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49篇
基础医学   1433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1460篇
内科学   1298篇
皮肤病学   194篇
神经病学   371篇
特种医学   4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1篇
外科学   808篇
综合类   461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081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2541篇
中国医学   1753篇
肿瘤学   10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893篇
  2013年   2670篇
  2012年   2110篇
  2011年   1758篇
  2010年   3238篇
  2009年   2906篇
  2008年   109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带血(CB)CD34^+细胞体外增殖和造血重建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梭形细胞完全融合后传代,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将CBCD34^+细胞接种到MSC或其他培养液中.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造血干细胞扩增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加入IL-3的培养体系中.在MSC和细胞因子作用下,CD34^+细胞扩增7d和14d后,有核细胞(NC)、CD34^+细胞和CDl33^+细胞数,实验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CD34+细胞在未加入IL-3的培养体系中培养8d后,实验组NC、CD34^+细胞、CD34^+CD38-细胞和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扩增后CD34^+细胞的ALCAM、VLA-α4、VLA-α5、VLA-β1、HCAM、PECAM和LFA-1表达较扩增前无显著变化。结论MSC可为造血干细胞(HSC)体外扩增提供适宜的微环境,有助于CD34^+细胞体外增殖并抑制HSC分化,保持其造血重建潜能和归巢能力。  相似文献   
22.
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不同哺乳类细胞建立相应的慢病毒体外感染体系,以建立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方法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携带EGFP基因)包装(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超速离心浓缩和保存等,随后用病毒上清或浓缩后的病毒感染293FT细胞,24—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见绿色荧光以证实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将携带EGFP基因的病毒上清或浓缩后的病毒分别加入内含293FF细胞、小鼠ES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或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培养板孔内,感染6—12h后,用相应培养基替换感染液,数天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见绿色荧光以证实慢病毒是否成功感染不同哺乳类细胞。结果按标准程序生产的携带EGFP基因慢病毒(病毒上清或浓缩后的病毒)成功高效率感染293FF细胞、MEFs或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用浓缩后的病毒(携带EGFP基因)感染小鼠ES细胞,亦可获得EGFP阳性的ES细胞克隆。结论熟练掌握了慢病毒包装、浓缩及鉴定等技术,同时针对不同哺乳类细胞建立了相应的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传递系统,这些为相关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3.
舌粘膜及粘膜下血管网的构筑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手术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人舌粘膜的微血管构筑。舌深动脉长支和舌背动脉终支在舌粘膜下形成一完整的致密动脉网,跨越界沟和舌正中线,成为一整体。由动脉网发出微动脉支进入舌粘膜内,形成粘膜内的毛细血管网和各种乳头毛细血管丛。另外,还讨论了舌粘膜下馓血管构筑和舌瓣设计与临床舌诊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血管灌注透明标本和微血管腐蚀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睾丸的大血管和微细血管的构筑。大鼠生精小管的周围,有两种小血管配布。1.管间血管:该血管或为1条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或为2条并行的较大的毛细血管连结成网状,位于生精小管间三角形的间质柱内,并与小管平行走行。2.管周毛细血管:连于管间血管之间,呈绳梯状围绕生精小管,并在生精小管上皮下固有膜内,形成管周毛细血管网。本文还观察了大鼠睾丸较大血管及睾丸固有鞘膜脏层的血管配布特点,讨论了这些血管配布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及其与血清HA、PⅢP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和HA、PⅢP含量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与HA、PⅢ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18、0.7126,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6.
听源性惊厥易感性大鼠上丘神经元构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方法,光镜下计数、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观察、测量惊厥鼠与正常鼠土丘神经元的一些指标.结果显示:(1)在吻例段和中段上丘第Ⅱ层和吻侧段上丘第Ⅲ层的神经元胞体平均直径惊厥鼠显著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上丘上述部位神经元较小;(2)在吻侧段上丘第Ⅵ层,中段上丘第Ⅰ、Ⅱ层和屋倒段上丘第Ⅴ层,神经元剖面椭圆率惊厥鼠显著地小于正常鼠,说明惊厥鼠土丘上述部位神经元胞体较细长;(3)除第Ⅲ层外,土丘各板层神经元剖面面数密度惊厥鼠都大于正常鼠.本研究结果表明,惊厥鼠的土丘有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这种变化与惊厥鼠惊厥易感性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7.
多参数信息融合实现非脑电的睡眠结构分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前临床睡眠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PSG),用仪器记录被测者整晚的脑电、眼动电和颏肌电等生理参数,计算机进行自动睡眠分期,再由技术人员依据国际标准进行校正.几十年来PSG保持着睡眠分期金标准的地位.提出在不使用脑电的条件下,利用较易获得的心动周期、呼吸、体动等基本生理参数,提取其中与睡眠过程及其变化有关的规律和信息,建立知识规则库,采用不确定推理的证据理论进行多参数睡眠信息融合计算,实现睡眠结构分期.50余例与PSG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醒睡的平均符合率达90%以上,基本睡眠结构的平均符合率达75%以上,证明该技术达到了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含量与HA、PⅢ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leptin和HA、PⅢ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和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eptin与HA、PⅢP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78.0.5706,P〈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水平的升高与肝脏炎症病变严重程度有关,leptin测定可作为—个判断肝脏炎症严重程度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快速检测微量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D(25-OH-VD2 、25-OH-VD3 )、维生素E(α-、β-和γ-生育酚)的方法。方法 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经甲醇-乙腈(50:50, v/v)沉淀蛋白、正己烷萃取,以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为分离柱,2.5 mmol/L甲酸铵-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ESI+ )、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血清中6种脂溶性维生素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 >0.995;6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检测限为0.20~1.25 ng/ml,定量限为0.39~3.88 ng/ml;加标回收率为86.6%~107.7%,日内精密度<9.6%,日间精密度<9.3%。NIST标准参照品SRM 968f验证方法准确度,结果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 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用血量少,适于婴幼儿等采血困难者微量血样中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同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