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16篇 |
免费 | 1274篇 |
国内免费 | 9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6篇 |
儿科学 | 189篇 |
妇产科学 | 176篇 |
基础医学 | 1260篇 |
口腔科学 | 377篇 |
临床医学 | 3537篇 |
内科学 | 1717篇 |
皮肤病学 | 401篇 |
神经病学 | 389篇 |
特种医学 | 114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1294篇 |
综合类 | 7400篇 |
预防医学 | 3283篇 |
眼科学 | 302篇 |
药学 | 3491篇 |
63篇 | |
中国医学 | 2063篇 |
肿瘤学 | 7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4篇 |
2023年 | 760篇 |
2022年 | 878篇 |
2021年 | 1204篇 |
2020年 | 782篇 |
2019年 | 658篇 |
2018年 | 366篇 |
2017年 | 543篇 |
2016年 | 718篇 |
2015年 | 863篇 |
2014年 | 1289篇 |
2013年 | 1075篇 |
2012年 | 1497篇 |
2011年 | 1515篇 |
2010年 | 1398篇 |
2009年 | 1241篇 |
2008年 | 1543篇 |
2007年 | 1313篇 |
2006年 | 1220篇 |
2005年 | 1561篇 |
2004年 | 1067篇 |
2003年 | 969篇 |
2002年 | 906篇 |
2001年 | 776篇 |
2000年 | 610篇 |
1999年 | 460篇 |
1998年 | 377篇 |
1997年 | 351篇 |
1996年 | 354篇 |
1995年 | 300篇 |
1994年 | 289篇 |
1993年 | 177篇 |
1992年 | 149篇 |
1991年 | 140篇 |
1990年 | 168篇 |
1989年 | 128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用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对心理弹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统计两组心理弹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健康行为达标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弹性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均上升,组间比较,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ADL评分、HAMD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ADL评分均上升,HAMD评分均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健康行为达标率比较... 相似文献
62.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的临床意义,本文对338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Pre-S1Ag检测,同时检测HBV标志物和HBV-DNA,对其阳性率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38例患者,Pre-S1Ag阳性检测率为63.02%,HBeAg阳性检测率为48.52%,HBV-DNA阳性检测率为68.05%.Pre-S1Ag阳性与HBV-DNA阳性的符合率为78.56%;Pre-S1Ag与HBeAg阳性的符合率为81.17%;Pre-S1Ag与HBeAg、HBV-DNA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提示Pre-S1Ag能够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状况,有可能作为体内病毒复制存在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3.
采用H+-ISFET的便携式上消化道pH值记录仪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消化道PH值记录仪是为临床医学上对胃、食管的PH值进行长时间监测而专门设计的仪器。本文介绍了一种便携式的上消化道PH值记录仪的研制。它采用H^ -ISFET和内参比电极组成的双通道上消化道PH值传感器。以高性能的嵌入式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在2节普通5号电池供电、采样间隔4s、同时记录2通道PH值的条件下可稳定工作24h以上,PH值测量误差小于0.1,仪表轻便,重量仅150g,并具有性能稳定,使用简便,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64.
SARS病毒S1蛋白重组C端片段免疫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纯化的重组SARS病毒S1蛋白C端 ,研究其刺激机体产生针对SARS病毒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机制 ,将编码SARS病毒S1蛋白C端 311个氨基酸残基的基因克隆 ,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 ,纯化获得了的重组蛋白。利用SARS患者恢复期的血清 ,对纯化的重组S1蛋白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表明 ,本研究中克隆表达的重组蛋白序列与公布的SARS病毒S1蛋白C端的序列相同 ,其编码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5 90 0 0Mr。SARS患者恢复期的血清均与重组蛋白反应 ,在5 9 0 0 0Mr处形成特异性的反应条带 ,而来自SARS流行前的正常人对照血清则不能与重组蛋白反应。在本研究中获得的重组蛋白可以为研究SARS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过程及其机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5.
HBV-前S_2抗原和抗体在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酶免疫法检测了HBV-前S_2抗原和抗体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动。结果表明,在急性HBV感染时,病程一月内前S_2抗原的阳性效为86.9%,抗前S_2抗体的阳性率为27.3%;在病程1~6个月间,前S_2抗原的阳性率降至34.7%,抗前S_2抗体的阳性率升至60%。前S_2抗原在HBeAg和HBV-DNA阳性血清中的检出率(84.2%)明显高于在HBeAg和HBV-DNA阴性血清中的检出率(20.0%),而抗前S_2抗体则相反。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时,前S_2抗原的检出率为80%,在慢性迁延性肝炎时的检出率为82.6%,抗前S_2抗体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的检出率均很低。本文结果提示前S_2抗原的表达与HBV病毒的复制相关,而抗前S_2抗体的出现可作为预示HBV感染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分离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根据菲律宾株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扩增出26kDa的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pBluescript质粒。初步酶切鉴定后,从两端对插入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与菲律宾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9.8%,仅第582位碱基不同,菲律宾株为A,而大陆株为G。比较从cDNA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两者100%相同。测序结果也与曼氏血吸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路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也称罗伊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表面蛋白对其黏附HT-29细胞的影响。方法将路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进行胰蛋白酶、蛋白酶K处理;用氯化锂和盐酸胍对乳杆菌表面的蛋白进行抽提,进行SDS-PAGE后与黏蛋白受体进行Western blot,并对杂交阳性蛋白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路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经胰蛋白酶、蛋白酶K处理后,其对HT-29细胞的黏附力显著下降(P<0.01);用氯化锂去除路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外表面的S层蛋白后,路氏乳杆菌JCM1081对HT-29细胞的黏附力无显著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Mr)为29×103和14×103的两种菌体表面蛋白与黏蛋白受体杂交中出现了强阳性;质谱分析结果显示29×103蛋白与路氏乳杆菌ATCC55730的h0793蛋白相似性高达71.1%。结论路氏乳杆菌JCM1081菌体表面的蛋白参与了乳杆菌的黏附,其中29×103和14×103的两种胞壁表面蛋白能够特异地识别黏蛋白受体并与之结合,29×103蛋白属ABC转运蛋白家族。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骨骼肌中糖原合成酶-3(GSK-3)及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的表达及变化情况,并探讨GSK-3和P70S6K在IR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40只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脂组、高脂高糖饲养组,喂养8周后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钳夹试验)对大鼠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及P70S6K的含量,同时测定各组大鼠的附睾脂肪垫重量、血糖(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高脂高糖组、高脂组大鼠产生明显IR,体重增加(P<0.01),以附睾脂肪垫的重量增加更为显著(P<0.01),TG、TC及FFA水平、hsCRP增加(P<0.01),GSK-3、P70S6K在IR大鼠肌肉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高脂高糖饮食可诱导大鼠产生IR,IR大鼠的hsCRP、TG、TC及FFA水平明显增高,大鼠产生IR与炎症反应有关,GSK-3、P70S6K在IR大鼠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在胰岛素信号传导中起负相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分布的多态性 ,为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MVR PCR方法和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对 12 4名河北汉族人群无关个体D7S2 1位点进行了快速检测 ,并进行数字编码。结果每一个体平均得到 3 6个数字编码 ,未发现任何两个无关个体所有编码相同 ,两无关个体 3 6个编码相同的机率为 3 .4 8× 10 -18。三种重复单位a 型、t 型和o 型出现的机率分别为 4 8.5 %、4 9.5 %和 2 .1%。该位点杂合度为 0 .9876,非父排除率为 0 .974 6,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0 .9872。结论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 ,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简便、快速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