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77篇
  免费   2219篇
  国内免费   673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750篇
妇产科学   619篇
基础医学   1102篇
口腔科学   260篇
临床医学   2837篇
内科学   5381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1668篇
特种医学   424篇
外科学   2908篇
综合类   3758篇
预防医学   6188篇
眼科学   202篇
药学   2375篇
  13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106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558篇
  2022年   1335篇
  2021年   1540篇
  2020年   1396篇
  2019年   1085篇
  2018年   1130篇
  2017年   1101篇
  2016年   1267篇
  2015年   1140篇
  2014年   2629篇
  2013年   2397篇
  2012年   2036篇
  2011年   2198篇
  2010年   1552篇
  2009年   1354篇
  2008年   1281篇
  2007年   1208篇
  2006年   974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10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PCI治疗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CI治疗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4%(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了解云南省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防治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云南省社区T2DM患者(年龄≥18岁,且均在云南省居住≥1年)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1—3月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统计DN发病情况。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5 122例T2DM患者,男性2 317例(45.24%),女性2 805例(54.76%);平均年龄(56.28±19.03)岁,以45~59岁为主,共2 649例(51.72%);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共3 834例(74.85%);居住在城市2 190例(42.76%),农村2 932例(57.2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共2 051例(40.04%)。DN发病1 462例,发病率为28.5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60~90岁(OR=1.994,95%CI:1.409~2.821)、T2DM病程11~15年(OR=1.530,95%CI:1.207~1.939)、吸烟(OR=1.441,95%CI:1.203~1.726)、肉类摄入频次>1次/周(OR=1.347,95%CI:1.134~1.599)、肥胖(OR=1.678,95%CI:1.338~2.104)、高血压(OR=2.086,95%CI:1.367~3.182)、总胆固醇(TC)升高(OR=2.070,95%CI:1.842~2.327)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OR=1.799,95%CI:1.550~2.089)是云南省T2DM患者DN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参加体育锻炼(OR=0.613,95%CI:0.426~0.883)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OR=0.573,95%CI:0.413~0.794)是T2DM患者DN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云南省T2DM患者DN发病率较高,年龄较大、T2DM病程较长、吸烟、肉类摄入频次、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HbA1c是否达标及BMI、TC、HDL-C是该地区T2DM患者DN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售主要食品中镉含量,对广州市3~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镉暴露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方法 2016—2018年监测广州市共16类2 882份食品镉含量,结合2011年广州市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应用点评估方法,初步评估广州市3~17岁儿童青少年主要膳食的镉暴露风险。结果 广州市市售主要食品中镉平均含量为0.000 4~1.397 5 mg/kg,总检出率为81.37%,其中双壳贝类的镉含量平均值最高,为1.397 5 mg/kg。3~6岁学龄前儿童、7~17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主要膳食镉的月平均暴露量分别为17.129 5、13.970 9 µg/kg·BW,安全限值(MOS)均>1;根据食品化学物高端暴露模型计算,高端暴露量(P95消费量)分别为43.018 2、39.812 7 µg/kg·BW,MOS均<1。3~6岁、7~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平均消费水平下镉暴露的主要来源依次为米及米制品、叶菜类和双壳贝类,3类食品累加贡献率分别为72.39%、75.09%;高消费水平下镉暴露的主要来源依次为双壳贝类、米及米制品和叶菜类,3类食品累加贡献率分别达89.01%、91.27%。结论 广州市3~17岁儿童青少年通过日常膳食摄入的镉对健康造成的风险较低,但食物高消费水平下尤其是双壳贝类高摄入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加强重点食品的镉含量监测,倡导平衡膳食和食物摄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及空腹静脉血采集,并采用灭菌棉拭子擦拭创面拭取分泌物用于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多重耐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5 12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MDROs感染情况分析,年龄35~85岁,平均(61.03±11.19)岁,糖尿病病程1~29年,平均(12.32±7.16)年。多重感染者210例,多重感染率为4.10%。共分离出265株MDROs,居于前3位的MDROs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41.13%)、铜绿假单胞菌61株(23.02%)、大肠杆菌58株(21.89%)。主要的MDROs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100%耐药,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100%耐药,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暴露史(OR=1.962)、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OR=1.970)、骨髓炎(OR=4.323)、神经缺血性伤口(OR=1.269)和抗菌药物疗程≥5 d(OR=1.487、3.274、1.602)是糖尿病足患者发生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抗菌药物暴露史、因同一伤口住院次数>2次/年、骨髓炎、神经缺血性伤口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与发生MDROs感染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632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心胸外科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MDRO感染分为MDRO组和非MDRO组,计算MDRO感染率并分析多重耐药菌株分布,筛选影响心胸外科患者MDRO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心胸外科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为15.19%(96/632),多重耐药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心胸外科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2.094)、基础疾病(OR=3.056)、机械通气(OR=4.158)、留置导管(OR=4.914)、低白蛋白血症(OR=5.197)、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OR=3.536)、频繁更换抗菌药物(OR=4.272)等。结论心胸外科医院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MDRO感染发生比例,影响其发生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MDRO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术后出现低位前切综合征(LAR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溪市中心医院行保肛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42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LARS分为LARS组106例和非LARS组315例、分析LAR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放宁、术后恢复时间、坐骨棘间径是LAR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放疗.术后恢复时间、坐骨棘间径是LAR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放疗.术后恢复时间.坐骨棘间径与术后LARS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或采取其他术式治疗。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究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及与单核淋巴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例,根据术后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00)和未感染组(n=100),其中感染组根据切口愈合时间分为早期愈合组(n=65)和延迟愈合组(n=35)。对影响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血清单核淋巴细胞水平。结果延迟愈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早期愈合组,白蛋白含量低于早期愈合组,手术时间长于早期愈合组,尿瘘、肠瘘次数均高于早期愈合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瘘、肠瘘是影响患者感染切口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切口感染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细胞介素-8(IL-8)、IL-4、IL-6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而IL-2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瘘、肠瘘是影响患者感染切口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影响术后切口的愈合。同时,对单核淋巴细胞因子的检测有助于防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危险因素及CMV包膜糖蛋白H(gH)基因分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BD患者362例,调查CMV感染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BD患者合并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感染不同CMV gH基因型IBD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62例IBD患者中CMV感染患者122例,CMV感染率为33.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重度IBD病情、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病毒治疗、激素依赖、结肠切除、临床治疗无效是IBD患者CM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重度IBD病情、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是IBD患者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22例IBD合并CMV感染患者中gH 1型85例(69.67%)、gH 2型37例(30.33%);gH 1型与gH 2型IBD合并CMV感染患者的年龄≥40岁、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肠切除结局以及激素依赖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H 1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 1型与gH 2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5)。结论年龄≥40岁、重度病程、广泛结肠病变、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会增加IBD患者CMV感染风险,IBD并CMV患者以gH1型为主,但gH基因分型不会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决策树模型分析脑卒中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免疫炎性因子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7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和未感染组136例。记录患者临床特征,检测血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和卡方自动交叉检验(CHAID)模型分析影响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WBC、CRP、PCT、SIL-2R预测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脑卒中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卒中类型、是否合并糖尿病、吸烟史、吞咽困难、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有关(P<0.05);感染组患者血WBC、CRP、PCT和SIL-2R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糖尿病、侵入性操作、CRP和PCT均为影响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CA-ROC分析显示,血WBC、CRP、PCT、SIL-2R和联合预测主成分1(PC1)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0.816、0.854、0.686、0.918;PCA-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模型分析显示,WBC、CRP、PCT、SIL-2R和PC1预测肺部感染的准确率为77.33%、84.72%、86.90%、79.02%和89.24%。结论血清PCT水平可用于预测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临床可重点关注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0.
PurposeE-cigarette use is increasing among adolescents, despite potential harms. Social media messages are a promising way to educate youth about e-cigarettes,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at message topics and formats will have beneficial impacts for message reception, reach, e-cigarette knowledge, and beliefs about harms.MethodsA national convenience sample of adolescents (n = 928, aged 15–18 years) in high school was recruited for an online experiment. In October 2019,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ized to view one of three social media formats (visual based, quiz, and text only) or a no-message control. Participants in format conditions viewed six unique topics in a random order. Outcomes were e-cigarette knowledge and beliefs. Message reactions and sharing preferences were also assessed among youth who saw social media messages.ResultsSocial media messages led to greater knowledge (Cohen's f = .19; p < .001) and beliefs (f = .16; p < .001) about harms of e-cigarett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regardless of format. Almost four in five adolescents (79%) reported they would share the social media messages, most likely in person (49%) and with friends (52%). Message topics for missing out because of lung damage, having uncontrolled moods, and ingesting specific harmful chemicals elicited higher intended message reactions.ConclusionsSocial media messages can educate about e-cigarette harms. Social media campaigns are a promising e-cigarette education strategy to reach youth, directly and potentially through peer-to-peer sha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